滑芳
- 作品数:26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Aurora A激酶抑制剂VX-680对人宫颈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Aurora A激酶抑制剂VX-680对人宫颈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Aurora A激酶抑制剂VX-680抑制宫颈癌细胞株Caski中Aurora A的表达,再将宫颈癌细胞用不同浓度顺铂处理,Western Blot检测Aurora A蛋白受抑制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urora A表达下调后宫颈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Aurora A表达下调使顺铂对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均<0.01)。结论 Aurora A激酶抑制剂VX-680可使人宫颈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强,抑制Aurora A可望提高顺铂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 滑芳李琴宋菲菲谢磊李义飞葛静茹秀丽刘晶李月萍
- 关键词:宫颈肿瘤AURORA顺铂
-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宫颈癌细胞迁移与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
- 刘晶李菁菁滑芳张红真葛静孟亚丽冯艳萍李林杨艳红谢磊李义飞
-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为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对宫颈癌的发病机制,肿瘤的进展过程的了解,还有很大的不足,而这些研究的进展直接关系到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并对患者的愈后有很重要的意义。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与癌细胞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宫颈癌细胞迁移肿瘤治疗
- Aurora Kinases在宫颈癌中发病机制的探索
- 滑芳谢磊李月萍李义飞葛静茹秀丽刘晶张红真
-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特别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在中国有明显增高趋势,并趋于年轻化。因此,寻找宫颈癌的病因,明确其发病机制对进一步宫颈癌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线索。Aurora激酶家族是一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诊断肿瘤治疗
- 氧化苦参碱通过P38MAPK通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及作用。方法人宫颈癌HeLa细胞经过系列浓度的OXY(1.0、2.0和4.0mg/ml)处理不同时间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测定OXY对HeLa细胞PCNA、CyclinD1和P38MAPK、P-P38MAPK计学意义表达的影响。并采用AnnexinV-PI双染测定细胞凋亡。结果氧化苦参碱成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增殖;高浓度氧化苦参碱(4.0mg/ml)不仅抑制HeLa细胞增殖,而且促进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OXY处理细胞的PCNA和Cyclin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可缓解OXY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增加PCNA和CyclinD1蛋白表达。结论OXY能够通过提高P38MAPK磷酸化而下调PCNA和CyclinD1表达,抑制HeLa细胞增殖。
- 刘晶李菁菁李义飞葛静滑芳谢磊李林孟亚丽
-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人宫颈癌P38MAPK
- 促进血液循环疗法对更年期女性性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对更年期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更年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卵巢功能下降程度分为卵巢功能下降组[卵泡刺激素(FSH)>10 U/L,A组,n=40]与卵巢功能衰竭组[FSH>40 U/L且雌二醇(E2)<10~20 pg/ml,B组,n=40],A、B组组内随机分为A1、A2组与B1、B2组各20例,A1、B1组采用谷维素治疗,A2、B2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仿生物神经电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方案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更年期症状及性功能的改善情况,检测患者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容积、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卵巢血流搏动指数(PI)、卵巢间质收缩期峰值(PSV)及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流速(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并留取外周静脉血,测定FSH、E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各组更年期症状评分均降低,A2组、B2组评分降低幅度高于A1、B1组(P<0.05),A2组评分低于B2组(P<0.05)。治疗3个疗程后,各组性功能量表评分均上升,A2组、B2组评分上升幅度高于A1、B1组(P<0.05),A2组评分高于B2组(P<0.05)。治疗3个疗程后,A2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RI降低,PI、PSV、S/D上升,与A1组、B1组及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1、B2组FSH高于A1、A2组(P<0.05),E2水平低于A1、A2组(P<0.05),治疗3个疗程后,A2、B2组FSH水平均降低,E2水平均上升(P<0.05),A2组FSH低于B2组,E2水平高于B2组(P<0.05)。结论采用仿生物神经电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疗法可改善更年期卵巢功能下降与衰竭患者性功能及更年期症状,调节雌激素水平紊乱,且以更年期卵巢功能下降患者卵巢血供、性功能及更年期症状改善更明显。
- 李海莲黄丽霞张红真房桂英张彦敏滑芳
- 关键词:卵巢功能围绝经期
- 宫颈癌与宫颈病变组织Aurora A和Aurora B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AuroraA、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2010—09—012012—06—30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204例宫颈病变组织,其中慢性宫颈炎40例,CINI52例,CINⅡ~Ⅲ级48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6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AuroraA、B的表达,分析AuroraA、B在不同宫颈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AuroraA在慢性宫颈炎组、CINI组、CINⅡ~Ⅲ组及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40)、11.54%(6/52)、62.50%(30/48)和78.69%(51/64),AuroraB分别为2.50%(1/40)、9.62%(5/52)、58.33%(28/48)和68.75%(44/64)。AuroraA、B的阳性表达率在cINⅡ~Ⅲ组及宫颈鳞癌组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和CINI组,P〈0.001;但在宫颈鳞癌与CINⅡ~Ⅲ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0和0.255。AuroraA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P=0.030)、淋巴转移(P一0.040)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9)有关,AuroraB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07。AuroraA、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AuroraA和AuroraB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 滑芳许静李淼谢磊李义飞李月萍葛静张红真
- 关键词:宫颈肿瘤病理学免疫组化
- 四种断脐时机对母儿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断脐时机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1-12月分娩的400例产妇随机分为四组:早断脐组,晚断脐1组、晚断脐2组、晚断脐3组,每组各100例,比较断脐时机对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产妇血红蛋白值、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生后72 h血红蛋白值、新生儿胆红素峰值的影响。结果早断脐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产后血红蛋白值、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胆红素峰值与晚断脐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晚断脐组之间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产后血红蛋白值、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胆红素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断脐组新生儿生后72 h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高于早断脐组(P<0.05);三种晚断脐组之间新生儿生后72 h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晚断脐方法均增加了新生儿生后72 h血红蛋白值,不增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对新生儿是有益的,未显示晚断脐对产妇有不良影响,分娩应遵循自然规律,等待胎盘娩出后断脐,以防止过早断脐可能潜在的不良影响。
- 谷玉红宋菲菲黄丽霞张彦敏代丽丽滑芳李义飞
- 关键词:产后出血新生儿贫血
- 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观察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47例SP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盆炎净颗粒口服,10 g/次,3次/d;康妇消炎栓外用,1粒/次,1次/d,疗程1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口服,0.2/次,2次/d;甲硝唑片口服,0.4 g/次,2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为(4.52±2.14)分,低于对照组的(10.57±3.75)分(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54%,优于对照组的78.08%(P<0.05)。结论: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较好的治疗方案。
- 葛静谢磊刘晶李义飞都治香滑芳
-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盆炎净颗粒康妇消炎栓血液流变学
- 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134例,收集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ⅠA2~ⅡA2子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组织芯片中的6种免疫细胞(CD3^(+)、CD4^(+)、CD8^(+)、CD10^(+)、CD56^(+)、FOXP3^(+))进行分析,将免疫细胞特征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探究6种免疫组化指标与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41)和预后良好组(n=93),通过Logistic回归法对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进行探讨,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6个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水平对患者五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CD3^(+)、CD4^(+)、CD8^(+)和CD56^(+)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D10^(+)和FOXP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CD10^(+)、FOXP3^(+)是影响子宫颈癌患者预后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3^(+)、CD4^(+)、CD8^(+)、CD56^(+)是保护因素(P<0.05)。CD3^(+)、CD4^(+)、CD8^(+)和CD56^(+)的表达水平较高以及CD10^(+)和FOXP3^(+)的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较好(P<0.001)。结论CD3^(+)、CD4^(+)、CD8^(+)、CD10^(+)、CD56^(+)、FOXP3^(+)免疫细胞和部分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呈显著相关性,可用于预测患者的预后,通过整合肿瘤免疫微环境和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情况。
- 都治香王旭徐静王玉净滑芳
- 关键词:子宫颈癌免疫细胞肿瘤微环境预后
- Aurora A激酶抑制剂VX-680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中Aurora A表达与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相关性,明确Aurora A低表达影响紫杉醇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以Aurora激酶抑制剂VX-680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中的Aurora A表达,再将细胞用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Western blot检测Aurora A蛋白受抑制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urora A表达下调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Aurora A表达下调使紫杉醇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1)。结论人子宫内膜癌细胞中Aurora A表达与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具有相关性,抑制Aurora A可望提高紫杉醇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
- 滑芳张红真房桂英孟亚丽高庆红葛静刘晶谢磊
- 关键词:AURORA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