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婷

作品数:31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多态
  • 20篇多态性
  • 18篇子宫
  • 17篇异位症
  • 17篇子宫内膜
  • 17篇子宫内膜异位
  • 17篇子宫内膜异位...
  • 17篇内膜
  • 17篇内膜异位症
  • 17篇基因
  • 17篇宫内
  • 17篇宫内膜
  • 16篇易感
  • 16篇易感性
  • 12篇基因多态性
  • 9篇单核
  • 9篇单核苷酸
  • 9篇核苷
  • 9篇核苷酸
  • 8篇单核苷酸多态

机构

  • 20篇南方医科大学
  • 19篇广东省妇幼保...
  • 8篇中山大学
  • 8篇粤北人民医院
  • 7篇暨南大学
  • 6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计划生...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毛婷
  • 15篇王玉凤
  • 14篇曾俊
  • 11篇宗利丽
  • 10篇赵欣
  • 10篇付永贵
  • 9篇黄郁馨
  • 7篇饶兴蔷
  • 5篇林蒋海
  • 5篇刘泽寰
  • 4篇谭晓嫦
  • 3篇徐正美
  • 2篇陈文娟
  • 2篇陈永秀
  • 2篇罗喜平
  • 2篇马远珠
  • 2篇李延霞
  • 1篇江雪芳
  • 1篇范保维
  • 1篇洪小山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中国妇幼卫生...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妇产与遗传(...
  • 1篇2013年粤...
  • 1篇广东省遗传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2017年婚前医学检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2017年婚检服务利用情况,并对影响婚前医学检查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县(市、区)婚检机构覆盖率、平均每万结婚登记人数拥有的婚前医学检查服务人员、婚前医学检查率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分析经济因素对婚检服务利用的影响。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广东省2017年婚检服务资源配置与婚检服务利用分为六大类型。结果 2017年全省县(市、区)婚检机构覆盖率达92. 4%,平均每万结婚登记人拥有婚前医学检查服务人员17. 5人,婚前医学检查率为43. 8%。广东省2017年婚检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是0. 22。全省12个地市(57. 1%)婚前医学检查率低于全省平均婚前医学检查率,全省10个地市(47. 6%)婚检服务资源配置是不足的。12个婚检服务利用低的地市中有66. 7%的地市婚检服务资源配置不足,4个地市(19. 0%)婚检服务资源较充足/充足,但婚检服务利用低。结论经济水平并不是影响广东省婚前医学检查率的决定性因素,婚检服务资源配置是影响婚前医学检查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婚检服务资源配置较充足或充足而婚前医学检查率低的地级市,还应重点考虑其他因素对婚前医学检查率的影响。
马远珠毛婷缪华章赵庆国王雄虎王智强李兵
Bcl-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联合DNA测序对337例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对照组)和3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例组)Bcl-2基因rs1088477A/G和rs2279115A/C单核苷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对照组妇女和病例组妇女rs1800477A/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7.3%、91.4%和0.6%、8.6%、90.8%,两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妇女和病例组妇女rs2275115A/C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0%、45.1%、32.9%和25.8%、42.1%、32.1%,两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基因rs1800477A/G和rs2279115A/C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易感性无关。
郝双宗利丽林蒋海刘泽寰付永贵毛婷王玉凤赵欣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BCL-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不孕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组及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宫内妊娠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及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治疗效果好,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时间短,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谭晓嫦陈文娟陈永秀毛婷李延霞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不孕症疗效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及性伴侣带菌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5例RVVC患者及其中45位患者性伴侣,取阴道、肛门、口腔及龟头分泌物分离念珠菌,采用ITS1区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分析和大亚基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应用微卫星CAI位点的SSCP和基因扫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型测定。结果 RVVC患者阴道、肛门、口腔及其性伴侣龟头分泌物的念珠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0.0%(55/55)、61.8%(34/55)、1.8%(1/55)和60.0%(27/45),各部位念珠菌感染均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且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同一患者阴道与肛门、阴道与性伴侣龟头分泌物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符合率分别为86.2%和54.5%。结论肠道及性伴侣龟头携带的念珠菌可能是RVVC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宗利丽王彩丽曾俊王玉凤赵欣毛婷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基因型单链构象多态性基因扫描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憩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憩室(PC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经宫腔镜确诊的42例PCS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人工周期药物治疗组(n=24)和经阴道手术治疗组(n=18)(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剖宫产术史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治疗PCSD疗效好,复发率低。
朱金虎罗喜平谭晓嫦洪小山毛婷
关键词:月经异常手术
腹腔镜手术相关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1例
2016年
患者,女,42岁,因经期延长3年余于2012年7月1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8~30d,经期5d,近3年月经经期延长,持续10d,周期及经量无改变。
曾俊范保维毛婷邵红艺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经期延长月经
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和假丝酵母菌群分布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英文)被引量:6
2011年
探讨致病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我们对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以及生活习惯、饮食、既往用药及工作环境相似的急性VVC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对其阴道来源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分子水平的菌种鉴定,结合SSCP和基因扫描(GeneScan)对白假丝酵母菌CAI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对VVC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分。结果从获得的198份标本中分离白假丝酵母菌140株(70.7%);58株非白假丝酵母菌(29.3%)。198名患者中重度VVC 95人,轻中度VVC 103人。白假丝酵母菌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所占比列分别为62.1%和76.6%(P=0.011)。140株C.albican共检出38种CAI基因型且集中分布于少数几种,其中基因型30-45(44株,31.43%)和32-46(23株,16.43%)最常见,其次为基因型30-46(4株,2.86%)和32-47(9株,6.42%)。以上4种优势基因型菌株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vs 42.0%,P〈0.00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VVC的主要致病菌,但非白假丝酵母菌与白假丝酵母菌相比更容易引起重度VVC,白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与VVC严重程度有关。
曾俊宗利丽毛婷黄郁馨徐正美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假丝酵母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基因扫描
PR基因G886G与H770H位点联合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基因第8外显子区G886G(rs500760)和第5外显子区H770H(rs1042839)位点联合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
毛婷王玉凤曾俊宗利丽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基因多态性易感性
文献传递
IL-6634C/G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妇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rs18007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432例Eros患者和499名对照人群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检测IL-6634C/G基因SNP。结果儿-6634C/G位点等位基因、携带等位基因G及其基因型的分布在Eros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14和0.045),其中等位基因C使Ems发病风险提高1.057倍,而等位基因G使其降低0.835倍;携带等位基因G使Eros发病风险降低0.822倍,而不携带使其提高1.143倍;CG与CC基因型相比患Ems的危险度低0.704倍(95%CI:0.533~0.931)。但IL-6634C/G位点携带等位基因C的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9)。结论中国南方汉族妇女IL-6634C/G位点SNP与Ems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毛婷宗利丽王玉凤赵欣付永贵曾俊饶兴蔷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6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
探讨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328例妇女宫颈细胞筛查结果。结果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查病理阳性13例,检出率2.18%;液基细胞学检查病理阳性44例,检出率2.54%。传统巴氏检查微生物阳性28例,检出率4.71%;液基细胞学检查微生物阳性113例,检出率6.52%。传统巴氏检查的灵敏度是50%,液基检查的灵敏度是7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方法在微生物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查,筛查效果明显改善,将其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在基层医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谭晓嫦陈文娟陈永秀毛婷李延霞
关键词:宫颈癌液基细胞学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