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辉
- 作品数:1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959例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的临床调查
- 2007年
- 梁小辉
-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住院患儿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用药情况
- 加减八珍汤辅助治疗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加减八珍汤辅助治疗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加减八珍汤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安慰剂,均连续治疗4周,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中医证候变化、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肿瘤进展、不良反应等情况。4周后,以生活质量评分表、中医症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药物干预前后各组患者评分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各症状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加减八珍汤治疗后,实验组疗效评价较治疗前均改善(P <0. 05),且实验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加减八珍汤辅助治疗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疗效安全、可行。
- 梁小辉孟战备郑红玲
- 关键词: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加减八珍汤肿瘤
- 口服补液盐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腹泻病情况调查
- 2006年
-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对ORS液在小儿腹泻病治疗的作用和用法的认识。方法:以问卷方式调查基层医生对腹泻病治疗的认识。结果:基层医生尚未认识到腹泻病治疗中ORS液的用法以及适应症,接受过学习的医生对ORS治疗腹泻全面认识的正确率明显高于未参加学习的医生。结论:有必要进一步推广ORS液在腹泻治疗中的地位,强调基层医生对ORS应用的认识,定期举办继续教育学习及面向基层的基础培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梁小辉
- 关键词:ORS基层医生
- 82例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常见咳嗽原因。方法对2010~2011年门诊诊为慢性咳嗽的8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常见病因。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鼻后滴漏综合症,支原体感染为常见病因。结论对于慢性咳嗽的患儿,应依据患儿年龄、饮食习惯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全面考虑,以提高诊断及治愈率。
- 梁小辉
- 关键词:慢性咳嗽病因患儿
- 婴儿良性癫痫30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30例婴儿良性癫痫的临床观察及12~27个月的随访,进一步探讨婴儿良性癫痫的诊断方法及疗程。方法对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06-07-2007-10神经专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婴儿良性癫痫患儿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观察。结果经12~27个月随访,所有患儿临床发作于起病8个月内停止,发作停止均达12个月以上。结论应注意总结婴儿良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因其病程短、预后佳,可考虑缩短疗程。
- 梁小辉
- 关键词:癫痫随访研究婴儿
- 小儿有机磷中毒29例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儿有机磷中毒的特点与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特点与治疗,总结其特征并与同期收治的成人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针对具体患儿采用个体化治疗,无1例死亡,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成人。结论:只要抓住小儿中毒的特征,儿童有机磷中毒是可防可治的。
- 梁小辉李淑云
- 关键词:杀虫药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梁小辉
- 关键词:肺炎
- 小儿哮喘规范治疗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对全球哮喘防治简易方案的落实情况。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参加“乡村医生培训班”的儿内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生尚未全面了解G INA方案,特别对吸入激素存在一定的不足与误区,进修过的医生对G INA的了解明显高于未外出学习人员,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有必要进一步推广G INA方案在哮喘治疗与长期预防中的主导地位,强化基层医生对哮喘治疗的全面了解,定期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等继续教育不失为1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梁小辉徐强(编校)
- 关键词:GINA哮喘吸入激素
- 黄芩针佐治喘憋性下呼吸道感染112例分析
- 2006年
- 目的:观察黄芩注射液在以喘憋为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5~10mL黄芩注射液溶于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至症状消失。结果:加用黄芩注射液的患儿在喘憋消失、肺部罗音吸收以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疗效显著,P〈0.01。结论:黄芩注射液对以喘憋为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可在基层临床推广使用。
- 梁小辉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
- 新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小儿消化道溃疡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道溃疡患儿采用新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确诊为Hp阳性的消化道溃疡的60例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三联疗法,即阿莫西林加胶体次枸橼酸加甲硝唑进行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组采用新三联疗法,即克拉霉素加胶体次枸橼酸加甲硝唑进行治疗,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儿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腹痛缓解率和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腹痛缓解率与对照组相近,但是腹痛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三联疗法治疗Hp为阳性的小儿消化道溃疡的治疗效果与传统三联疗法相似,但其疗程短,显著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梁小辉
- 关键词:新三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