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宇琦

作品数:52 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会议论文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卒中
  • 22篇卒中后
  • 21篇脑卒中
  • 13篇痉挛
  • 11篇脑卒中后
  • 11篇康复
  • 8篇肉毒
  • 8篇肉毒毒素
  • 7篇上肢
  • 7篇上肢疼痛
  • 7篇疼痛
  • 7篇注射
  • 7篇操作性条件反...
  • 6篇注射治疗
  • 5篇信度效度
  • 5篇肢体痉挛
  • 5篇偏瘫
  • 5篇评价量表
  • 5篇量表
  • 5篇汉化

机构

  • 37篇中国康复研究...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杨宇琦
  • 24篇崔利华
  • 22篇山磊
  • 20篇刘丽旭
  • 16篇公维军
  • 16篇杨凌宇
  • 15篇张通
  • 14篇何静杰
  • 10篇胡雪艳
  • 8篇高飞
  • 6篇孙新亭
  • 6篇柳妍
  • 6篇童燕娜
  • 5篇吴晓莉
  • 4篇陈予东
  • 4篇刘平
  • 4篇黄岳
  • 3篇毕晓辉
  • 3篇刘平
  • 3篇赵军

传媒

  • 11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第五届北京国...
  • 2篇第八届北京国...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2010年北...
  • 1篇第八届全国神...
  • 1篇2014`中...
  • 1篇第9届北京国...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种感觉障碍对电针足三里改善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各种感觉障碍对电针足三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的不同影响来说明感觉传入是针灸效应的基础。方法12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两组:电针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2和58例,两组再根据是否有感觉障碍及何种感觉障碍分为无感...
公维军张通崔利华杨宇琦孙新亭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
文献传递
首次卒中后6个月肢体痉挛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首次卒中后6个月,患者肢体痉挛发生的情况.方法 所有355名患者均选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因脑卒中在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中心住院的患者.应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量表(MAS)分别于发病后1个月...
赵军崔利华山磊杨宇琦
森林脑炎康复治疗1例报道
2011年
报道1例33岁男性患者,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后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下降。通过个体化的康复治疗策略,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杨宇琦张通刘丽旭何静杰杨凌宇公维军孙新亭童燕娜柳妍
关键词:森林脑炎康复病例报道
脑卒中康复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及对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康复病房中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静脉血栓疾病的发生率及其对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病房脑卒中住院患者3557例。统计人口学特征、卒中特点(类型、部位)、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动脉氧分压)、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和平衡评分、小腿三头肌改良Ashworth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抗凝剂/抗血小板治疗数据。结果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28.5%和1.29%,多数发生在发病30 d后。相比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栓塞风险更高(χ^(2)=12.49,P<0.001),年龄更大(t=2.501,P<0.05);大面积脑卒中、严重下肢瘫痪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的患者更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疾病。并发肺栓塞患者经过康复,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比入院时显著改善(|t|>4.302,P<0.001)。结论康复病房中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不容忽视。应根据风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年龄较大、既往有血栓形成史、大面积脑卒中和严重肢体瘫痪的患者风险更大。并发肺栓塞患者,如抗凝治疗有效,可早期开展个体化全面康复,以改善其功能预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吴晓莉吴晓莉胡雪艳张玉阁陈予东厉含之陈予东高飞杨凌宇高飞杨宇琦
关键词: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康复
脑卒中后Holmes震颤发生率及其预后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Holmes震颤的发生率以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院神经康复病房脑卒中患者中诊断Holmes震颤的患者,收集其临床信息、影像学表现、药物治疗方案、康复评定量表评分、康复方案和治疗效果。结果共收治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15例,其中Holmes震颤5例,发病率0.7%,均为脑出血患者,占脑出血恢复期患者1.7%。患者均为男性,中脑和脑桥出血3例,小脑出血1例,丘脑出血1例。震颤发病在出血后1.5~7个月,均表现为头部伴肢体震颤,同时并发其他神经功能障碍。治疗后,4例震颤好转,1例无效。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和平衡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有所提高(P<0.05)。结论Holmes震颤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较低。经综合治疗后,震颤大部分有所改善,但对运动功能效果不佳。
高飞刘丽旭陈予东杨宇琦杨宇琦胡雪艳胡雪艳山磊吴晓莉
关键词:脑卒中发病率预后康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注意障碍的影响
胡雪艳张通刘丽旭何静杰刘平杨宇琦
电针足三里应用于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偏瘫痉挛期患者的疗效。方法63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均予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同时给予电针足三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痉挛量表评分、H/Mmax和肌肉的顺应性。结果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痉挛量表评分、H/Mmax和腓肠肌内外侧头的顺应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针灸治疗可明显降低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肌张力,提高其运动功能。
公维军张通崔利华胡雪艳杨宇琦孙新亭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痉挛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半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半侧空间忽略症患者,通过经典的半侧空间忽略评估量表,评估其治疗前后忽略程度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40例脑卒中所致半侧空间忽略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并对治疗组进行...
何静杰刘丽旭公维军杨宇琦毕晓辉崔利华杨凌宇山磊
关键词:半侧空间忽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康复
文献传递
改良诺丁汉感觉功能评价量表(NSA)的汉化及评定脑卒中后感觉功能的信度效度研究
感觉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约为60%。如果我们对感觉功能障碍不能很好的认识和评定,就无法训练感觉功能及监测其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时不能够满足患者的真正需要,因此而无法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目前...
杨宇琦崔利华山磊公维军杨凌宇
卒中后听觉失认的1例报告被引量:5
2017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吴某,男性,49岁,大学学历,主因“言语理解不能、交流闲难1月”于2015年8月19日入我院。2015年7月19日患者突发口齿不清,言语含糊,反应迟钝。外院头颅MRI确诊“左侧颞顶枕新发脑梗死”,收入院,按“脑梗死”抗血小板及活血化瘀治疗。7月24甘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倒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复查头颅MRI示“右侧颞枕顶叶交界区新发梗死,累及侧脑室旁、基底核,左侧颞顶枕叶多发出血性梗死”,诊断为“心源性脑栓塞伴渗血,心律失常,房颤”,改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吴晓莉杨宇琦刘平高飞黄岳杨凌宇何静杰刘丽旭
关键词:卒中后头颅MRI听觉心源性脑栓塞出血性梗死低分子肝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