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波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4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弓形虫IgA抗体特异性免疫应答被引量:30
- 2004年
- 目的研究速殖子超声裂解物(TSo)和IFN-γ鼻内免疫小鼠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后,血清、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分泌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7周龄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分别用10μl缓冲液PBS、20μgTSo、500UIFN-γ和20μgTSo+500UIFN-γ鼻内免疫小鼠。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分别于攻击后第7、10、13、16、19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小肠液及粪便,ELISA法测定IgA含量。结果各组血清IgA抗体水平在攻击后第10天达到峰值,TSo+IFN-γ组血清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各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在攻击后第13天达到峰值,在实验期各时点TSo+IFN-γ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组。小肠液与粪便Ig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结论TSo或IFN-γ或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小鼠可诱导黏膜免疫,产生高水平的弓形虫特异性IgA抗体。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优于单独免疫,免疫小鼠肠道产生大量SIgA,发挥抗虫作用。鼻黏膜免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接种途径。
- 殷国荣元海军杨亚波周永安沈嬿琼孟晓丽
- 关键词:弓形虫IFN-Γ鼻内免疫
- 重组人IL-2对感染弓形虫孕鼠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妊娠期感染弓形虫的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变化及IL - 2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BALB/c孕鼠被随机分为 4组 :空白对照、感染对照、两个IL - 2处理组。于妊娠第 8d ,空白对照腹腔注射 0 2ml生理盐水 ,其余组腹腔接种 4 0 0个弓形虫速殖子。在感染的 - 1、0、1d ,IL - 2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rhuIL - 2 5 0 0u(低剂量组 )和 10 0 0u(高剂量组 )。妊娠第 10、12、14、16d取孕鼠脾 ,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 ,在妊娠各期感染组的脾CD4 + 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 ,而CD8+ 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 (第 10、12、14d) ,二者比值明显倒置 ;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高剂量IL - 2处理组的CD4 + T细胞水平在妊娠第 10、12d高于感染组 ,CD8+ T细胞水平在妊娠第 10、14d低于感染组 ,CD4 + /CD8+ T细胞比值在妊娠第 10、12、14d高于感染组。低剂量IL - 2处理组CD4 + T细胞与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 ,CD8+T细胞水平仅在妊娠第 14d显著性低于感染组。结论 感染弓形虫孕鼠的外周免疫受到一定抑制 ,妊娠各期脾CD4 + /CD8+T细胞比例失衡 ;感染孕鼠NK细胞数量减少 ;注射适量rhuIL - 2可以使倒置的CD4 + /CD8+ T细胞比值逆转 ,促进NK细胞增殖 ,提高母体免疫水平。
- 殷国荣单联喆杨亚波韩剑峰刘红丽申金雁
- 关键词:重组人IL-2弓形虫感染T细胞亚群NK细胞
- 致敏IEL过继转移诱导抗弓形虫感染的机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离供体鼠感染弓形虫后不同时间点的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并过继转移,研究其诱导受体鼠抗弓形虫感染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ALB/c小鼠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5×104个/只,对照组未感染,作为供体提供IEL。同品系小鼠36只为受体鼠,分为6组,每组6只,经尾静脉分别接受分离自供体鼠感染弓形虫后第7(IEL7组)、9(IEL9组)、11(IEL11组)、13(IEL13组)、15d(IEL15组)的致敏IEL或未致敏(IEL0组,即对照组)的IEL3×105/0.2ml·只。各组小鼠过继转移后第4d,用弓形虫速殖子灌胃攻击,攻击后第13d分离纯化脑、肺、脾组织内速殖子并计数,测定小肠Peyer′s Patch(PP)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致敏IEL过继免疫可使受体鼠脑、肺、脾组织内速殖子数显著减少,接受致敏后第13d IEL的小鼠组织内速殖子数减少最为显著(Ρ<0.01),与IEL0组相比,脑、肺和脾组织内速殖子数分别减少81.13%、58.43%和70.97%;同时,小肠PP结CD4+T细胞增多,CD4+/CD8+比值增高(Ρ<0.01)。结论过继转移致敏IEL能显著提高受体鼠的抗弓形虫感染能力,且保护作用同致敏时间关系密切,以感染后13d分离的致敏IEL保护性最强。
- 杨亚波沈嬿琼殷国荣刘红丽
- 关键词:弓形虫粘膜免疫过继转移
-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研究进展
- 本文内容包括:
1 弓形虫病的危害及控制问题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人和动物感染率极高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引起人兽共患病,世界性分布.美国15%~33%的成人血清抗体...
- 殷国荣杨亚波孟晓丽刘成芳
- 关键词:弓形虫疫苗免疫保护
- 文献传递
- 经口灌胃感染弓形虫诱导的BALB/c小鼠肠道粘膜免疫应答(英文)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BALB/c小鼠经口感染(灌胃)弓形虫速殖子后肠液IgA抗体分泌的动态变化及肠道粘膜组织诱导与效应部位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肠道粘膜免疫应答机制。方法将6-8周龄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经口感染(灌胃)弓形虫RH株速殖子5×10^4个/只,对照组给予等量PBS。于感染后第2、4、6、8、10、13、16、19、22、25d处死小鼠,每次5只。收集各时间点肠道冲洗液,用ELISA法测定肠液IgA水平;分离第2、4、6、8、10dPeyer’s Patches(PP)、肠系膜淋巴结(MLN)及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制备悬液并涂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在感染后第4、6、8、13d实验组的肠液IgA抗体分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PP结CD4+T细胞水平在6、8、10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D4^+/CD8^+比值在6、8、10d显著升高(P〈0.05)。肠系膜淋巴结的CD4^+、CD8+及CD4^+/CD8^+比值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感染后第6、8、10d,效应部位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CD8^+T细胞增高显著(P〈0.01)、CD4^+/CD8^+比值倒置(P〈0.05)。结论经口感染弓形虫BALB/c小鼠的肠道产生高水平的IgA抗体,作为局部首道屏障,发挥着重要的抗虫作用。诱导部位PPCD4^+T细胞水平明显增高,诱导对弓形虫抗原的处理提呈作用;效应部位IELCD8^+T细胞亚群增殖明显,在清除虫体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刘晋平杨亚波殷国荣韩剑峰刘红丽
- 关键词:弓形虫粘膜免疫肠相关淋巴组织
- 重组人白介素2对小鼠弓形虫垂直传播的影响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研究rhuIL - 2对弓形虫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剂量rhuIL - 2处理感染弓形虫孕鼠 ,于妊娠第12天取孕鼠子宫 ,观察记录平均活胎率的变化 ,并将胚胎及胎盘固定 ,做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胎盘胎鼠感染情况 ,计算孕鼠的垂直传播率。结果 高剂量组与感染组相比活胎率明显升高 (P <0 0 5 ) ;两处理组的垂直传播率均较感染组明显下降 (P<0 0 5 )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间隙、蜕膜细胞均有大量弓形虫抗原表达 ;部分孕鼠的胎盘有弓形虫抗原表达 ,但其胚胎组织弓形虫抗原的表达却呈阴性。结论 rhuIL - 2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弓形虫的垂直传播率 ,对感染孕鼠及胚胎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胎盘作为局部免疫屏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单联喆殷国荣杨亚波宋国华侯玉英张杰
- 关键词:小鼠弓形虫宫内感染胎儿
- 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和霍乱毒素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鼻通道细胞免疫应答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tachyzoite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鼻通道(nasalcavity,NC)的免疫效应及持续时间。方法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STAg(20!g/只)为抗原,CT(1!g/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以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6只小鼠。分离NC的淋巴细胞,计数并涂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CD4+T、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小鼠免疫后,NC淋巴细胞第1周至第10周持续显著增生(P<0.05);NC中CD4+T细胞水平第1周至第8周持续显著增高(P<0.05),CD8+T细胞在第1、2、3周(P<0.05)显著增高,持续至免疫后第3周,CD4+/CD8+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STAg和CT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NC的免疫应答,并可持续较长时间。
- 刘晋平殷国荣孟晓丽杨亚波刘红丽
- 关键词: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霍乱毒素鼻内免疫T细胞亚群
- 医学寄生虫学立体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被引量:2
- 2007年
- 随着寄生虫病在我国人群中分布和数量的改变,以及寄生虫学课时数的减少,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实施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网络教学为辅助、实践教学为延伸的立体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 刘红丽侯玉英殷国荣赵瑞君李珀杨亚波张庆华申金雁
- 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 己烯雌酚对小鼠弓形虫垂直传播的影响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研究己烯雌酚(DES)对小鼠弓形虫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DES处理感染弓形虫孕鼠,于不同妊娠时期将孕鼠处死,用放免法测定孕鼠血清雌二醇(E_2)水平,ELISA检测胎鼠弓形虫感染情况。结果低剂量DES处理组活胎率和垂直传播率都显著升高,而高剂量DES处理组活胎率和垂直传播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剂量的DES可以使活胎率增高,但垂直传播率也随之升高,表明控制感染与维持妊娠之间相互矛盾,DES有利于妊娠,却不利于抗感染。
- 杨亚波殷国荣白爱萍单联喆刘红丽
- 关键词:己烯雌酚小鼠DES弓形虫病雌激素
- 医学寄生虫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被引量:12
- 2006年
- 针对医学寄生虫学的专业特点,在进行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同时,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建立了以实践教学为平台,与育人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
- 侯玉英殷国荣赵瑞君李珀刘红丽杨亚波张庆华申金雁
- 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