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庆玮
-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3例重型肝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回顾性研究73例重型肝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总结73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按病因、发病性质分组,回顾性分析肝功、肾功、电解质、PTA等生化指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腹腔感染等合并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上述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1)73例重型肝炎中单独HBV感染占65.75%,酒精性肝病5例(6.85%),药物性肝损伤6例(8.22%),戊型肝炎2例(2.74%),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2.74%),重叠病因7例(9.59%),其他因素3例(4.11%);按发病速度、严重程度和基础肝病情况分亚急性12例(16.43%),慢性肝炎基础上11例(15.07%),肝硬化基础上重型肝炎50例(68.49%);无肝性脑病表现占41.10%,有肝性脑病表现占58.90%;(2)重型肝炎死亡率,以酒精性肝病和重叠因素基础上为66.67%,其次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占50%,HBV相关重型肝炎死亡率为18.75%;73例重型肝炎总体病死率为28.77%,其中肝硬化组死亡率(40%)高于非肝硬化组(4.3%),P=0.00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无肝性脑病重型肝炎死亡率3.33%,有肝性脑病组死亡率46.51%,肝性脑病Ⅲ、Ⅳ期死亡率72.73%;(3)独立样本t检验筛选出可能与死亡相关的9个因素,分别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血肌酐、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血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性脑病,血肌酐水平是死亡的危险因素,ALB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肝性脑病,血肌酐水平是重型肝炎死亡的危险因素,ALB为保护性因素。核苷酸类似物的应用,是重型乙型肝炎死亡率低至18.75%的丰要原因之一.
- 赵俊梅张璐杜庆玮穆彩琴任玉莲胡蕾平申戈庄立伟路遥邱国华孙庆丰吴云忠杨民李明慧谢尧成军徐道振
-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白蛋白凝血酶原
- 新形势下提高传染病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 2013年
- 随着卫生事业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传染病病种更替明显,使社会公共卫生事业面临巨大挑战,传染病学的教学事业也同样面临挑战。根据传染病学的教学现状,对传染病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如各论教学与总论及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建立传染病影像学资料库、增加新发传染病的教学内容等,以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学教学的需要。
- 孙庆丰杜庆玮丁继光王均镕付荣泉洪亮吴金国
- 关键词:传染病教学
-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上预后判断和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206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结果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HE)、肝肾综合征(HRS)、消化道出血(GB)和继发细菌感染(SBI),HE组与无HE组好转率分别是6.9%和55.5%,HRS组与无HRS组好转率分别是0和58.9%,GB组与无GB组好转率分别是9.7%和40%,SBI组与无SBI组好转率分别是27.6%和54.1%,以上各组比较P值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症的出现预后差,临床上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并发症,能有效改善预后,应引起临床工作者更大重视和关注。
- 洪亮叶志勇孙庆丰丁继光付荣泉吴金国杜庆玮陈威王晓峰
-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症预后
- 虚拟环境在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让中风患者完成冲热饮的任务从而评估虚拟环境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50例入住瑞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中风患者参与到实验中。患者在冲热饮过程中的表现与其神经系统损坏程度息息相关。将患者在虚拟环境以及真实生活中冲热饮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相比较,从而准确地评估神经系统损害,再根据录像把患者所犯的错误表现进行归类。结果患者在真实世界与虚拟环境的表现成绩不是非常关联(ρ=0.30,P<0.05)。两种环境的表现成绩都与年龄、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rl指数)评分、精神状态检查评分以及视觉空间功能有关,真实世界中冲热饮的表现只与臂力和顺序排列能力有关,而虚拟环境的表现只与语言功能和练习程度有关。无论在真实世界或是虚拟环境,参与者在冲热饮这个任务过程中都会犯各种错误。结论尽管虚拟环境可用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困难,对康复治疗提出了很多挑战。所以虚拟环境也许不会像原先所设想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康复手段。还需研究探索出更多的虚拟环境任务来评估其对于中风患者康复的作用。
- 陈鹏杜庆玮付荣泉娄晓辉李勇杨晓清
- 关键词:卒中康复虚拟现实
- 苦黄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散剂治疗老年戊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用于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退黄药物品种繁多,如思美泰、优思弗、美能、茵栀黄、苦黄等,苦黄与思密达联合应用是否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研究。笔者2009-04-01~2011-03-31采用苦黄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散剂口服治疗老年戊型黄疸型肝炎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陈威王晓峰孙庆丰吴金国丁继光杜庆玮傅荣泉
- 关键词:老年戊型肝炎苦黄注射液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药物品种
- 传染病教学改革
- 传染病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关键.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传染病授课内容,筛选优秀的师资队伍,通过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学式教育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在授课...
- 丁继光杜庆玮孙庆丰洪亮付荣泉吴金国
-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 文献传递
- 传染病学影像学资料库的建立
- 一、建立资料库的必要性随着社会及医疗水平进步,当前传染病面临新的形势。传染病的教学同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近年来在传染病教育界引发了许多的教学设想、思考及对策,以应对新的形势。从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来看,许多传染病种逐年减少甚...
- 杜庆玮孙庆丰丁继光洪亮吴金国王钧镕付荣泉
- 关键词:传染病教学
- 重型手足口病20例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总结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6月2日某市暴发流行中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为各地手足口病诊治提供经验。方法某市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6月2日共报告手足口病1001例,其中重型20例,对此次暴发流行的诊治及重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救治进行了总结。结果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患儿年龄多在3岁以下,平均年龄(23.6±19.2)月龄;最高体温≥39℃,平均(39.52±0.39)℃;发热至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时间1~4d,平均(2.35±0.99)d;神经系统并发症均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最常出现的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占60.0%(12/20),易惊占55.0%(11/20),肢体抖动占45.0%(9/20),嗜睡占35.0%(7/20);12例EV71感染患儿与6例其他肠道病毒(非EV71、非CoxA16)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原核酸咽拭子检出率为83.3%(15/18),脑脊液检出率为94.4%(17/18);按照分期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病死率为0。结论本次流行中重型手足口病病情相对较轻,神经系统并发症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病程在4d以内体温超过39℃者应及时留观,分期治疗疗效显著。
- 丁继光孙庆丰郑戈温怀加虞上勇林峰潘嘉西孙芳红陈威杜庆玮
-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
- 肝纤维化无创模型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机的判定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无创肝纤维化模型FIB-4、S指数、APRI、GP模型,APGA、PAPAS对治疗时机难以确定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帮助判定该人群的治疗时机。方法389例治疗时机难以确定的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取得其病理结果,分别对其进行血常规、血清生物化学指标、乙型肝炎病毒学标志物、HBVDNA等常规血清学检测。根据肝组织病理学分为非显著肝纤维化组324例(s〈2)和显著肝纤维化组65例(s≥2),参考原始文献构建预测肝纤维化的无创模型。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9.0软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方法评价比较不同无创模型预测该人群显著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各无创模型对本研究人群肝纤维化程度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各模型APRI,FIB-4,APGA,S指数,PAPAS和GP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691,0.758,0.729,0.673和0.691。其中APGA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58,95%CI:0.673~0.844),各变量中γ-谷氨酰转肽酶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纤维化无创模型能较好判断治疗时机难以确定的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显著肝纤维化,帮助该人群治疗时机的判定,其中以APGA模型更佳,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活组织检查的需求。
- 周青青胡益冰周克张伟伟李明慧董朴丁继光洪亮杜庆玮谢尧孙庆丰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无创模型
- 传染病学影像学资料库的建立被引量:2
- 2010年
- 使用数字化设备或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制作传染病各病种的文本、图像、影视、动画、解说等教学素材。把这些素材按基础理论部分、临床表现部分、辅助诊断部分归类。建立传染病影像学资料库顺应了国际上信息化教学发展潮流的需要,采用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是一项缓解传染病专业教学难问题的系统工程。但本工程需要全国传染病教学界广泛重视、交流,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
- 杜庆玮孙庆丰丁继光洪亮吴金国王钧镕付荣泉
- 关键词:传染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