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巍

作品数:63 被引量:238H指数:8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动脉
  • 13篇胸腔
  • 13篇胸腔镜
  • 13篇手术
  • 11篇外科
  • 10篇肺癌
  • 9篇胰岛
  • 9篇胰岛素
  • 9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8篇细胞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8篇病患
  • 7篇体外循环
  • 7篇外循环
  • 6篇心病
  • 6篇术后
  • 6篇冠心病
  • 5篇胰岛素受体

机构

  • 50篇东莞市人民医...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第...

作者

  • 59篇杜巍
  • 31篇周建平
  • 26篇李伟阳
  • 21篇辛军
  • 21篇周伟
  • 14篇叶志彬
  • 13篇黄秋霞
  • 11篇王厚强
  • 11篇陈国标
  • 8篇陆军
  • 8篇谢锐文
  • 8篇袁金权
  • 8篇陈小聪
  • 7篇卢星照
  • 6篇刘玉华
  • 6篇黄锡安
  • 5篇廖二元
  • 5篇周后德
  • 4篇张曙
  • 4篇谢海辉

传媒

  • 6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现代医院
  • 2篇微创医学
  • 1篇医药世界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对低射血分数(EF)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低射血分数患者行OPCAB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EF、左室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末内径(LVDD)与术后一周和三月复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死亡1例(2.4%);出现并发症5例(12.2%),治疗后均痊愈。术后一周LVDD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术后三个月EF值明显增高(P〈0.05),LVDD减少(P〈0.05);34例(82.9%)心功能NYHA分级较术前有1-2级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低EF冠心病患者实施OPCAB安全、可靠;OPCAB减少了手术创伤、体外循环并发症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杜巍周伟李伟阳辛军王厚强周建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冠状动脉疾病每搏输出量
腔内修复技术在高龄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技术(EVAR)在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年龄≥80(87.0±6.2)岁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手术16例,其中男性11例,急诊手术2例,均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动脉瘤解剖条件复杂11例,占69%,术后进行1月至3年随访,回顾性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分析总结针对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治疗的特点及经验。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术中使用主体覆膜支架 Medtronic Endurant 12枚及 Medtronic Talant 4枚,手术时间67~182 min,平均(92±25)min,术后3 d 因心衰死亡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占69%,随访期内因Ⅰ型内漏死亡1例,其他原因死亡4例。结论对于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高,是首选治疗方法,但需注意采用相应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中、远期疗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
周伟辛军周建平陆军杜巍李伟阳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高龄腔内修复治疗微创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我院外科手术治疗18岁以上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心内畸形58例,现就其主要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至2008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18岁以上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58例,男22例,女36例,年龄18~44岁,平均(27.7±4.1)岁。
杜巍胡建国周伟李伟阳辛军王厚强周建平叶志彬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合心内畸形外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报告
治疗注射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方法的选择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治疗注射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方法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因注射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61例,经彻底清创+假性动脉瘤切除后,分别采用股动脉修补或股动脉端端吻合术(8例)、人工血管重建术(34例)及股动脉结扎术(19例)三种手术方法进行处理,部分患者进行6个月~3年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早期,有5例行股动脉修补术或股动脉端端吻合术患者出现股动脉修补或股动脉端端吻合处感染、破裂出血再次手术;3例行人工血管重建术患者因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1例行股动脉结扎术患者术后因下肢明显缺血急诊行人工血管重建术。随访期间,2例行股动脉结扎术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5例行股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患者经人工血管穿刺注射形成假性动脉瘤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注射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股动脉修补术或股动脉端端吻合术效果不确定,再次感染破裂手术率较高,股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和股动脉结扎术效果良好,但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吸毒患者综合情况进行选择。
周伟辛军周建平杜巍陆军李伟阳
关键词:注射吸毒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方法
非气管插管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MMP-9、脂联素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采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脂联素(AD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60例拟行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VATS组(观察组)和常规插管麻醉VATS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麻醉手术期间生命体征指标、动脉血氧指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麻醉苏醒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于术前24 h、术后24 h、72 h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POCD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于手术切皮前30 min、术后24 h分别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清MMP-9、ADP浓度。结果两组手术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PaO_(2)、SpO_(2)、PaCO_(2)、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呼之可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24、72h的MMSE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切皮前30 min)比较,两组术后血清MMP-9浓度升高,ADP浓度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MMP-9浓度低于对照组,血清AD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能够保证麻醉效果,维持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氧指标稳定,可以加快术后苏醒,可能通过抑制MMP-9表达和促进ADP分泌,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杜巍谢海辉卢星照陈国标黄锡安郭裕良扶志敏彭山攀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基质金属蛋白酶-9脂联素
瓣膜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评价三尖瓣成形环成形术在治疗中、重度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中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75例中度至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手术,其中31例采用传统Devega法成形术(对照组);44例采用国产佰仁思瓣膜成形软环(成形环组),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方法及成形效果。结果 75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5.3%,其中69例(97.2%)患者于术后1个月、1年、18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末期,对照组与成形环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48.1%(13/27)出现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成形环组16.7%(7/42)出现中度以上反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尖瓣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方面具有较好的中期效果。
周伟辛军杜巍陆军周建平李伟阳谢锐文叶志彬袁金权
关键词:三尖瓣闭锁不全心脏瓣膜疾病心脏外科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简称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东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FTS,对照组则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传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围术期应激指标、情绪状态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胸腔引流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5天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患者术后SAS评分[(30.25±4.58)分vs(37.04±5.06)分]、SDS评分[(26.53±4.07)分vs(34.16±4.32)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围术期应用FTS理念能明显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其快速康复。
卢星照周建平杜巍陈国标李伟阳陈小聪袁金权黄锡安郭裕良
关键词:胸腔镜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快速康复外科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8年8月期间45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23例;左侧膈疝40例(88.9%),右侧膈疝5例(11.1%);41例伴有合并伤;45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44例(97.8%),死亡1例(2.2%)。39例随访,无膈疝复发。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正确选择处理顺序和修补方式,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杜巍周伟李伟阳辛军王厚强周建平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手术治疗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使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肺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肺癌手术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均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对照组于手术当天和术后5 d给予常规剂量(30 mg/d)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500 mg/d)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5 d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5 d肺活量25%时呼气流速(PEF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 d血清中IL-6、TNF-α和CRP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5 d的IL-6、TNF-α和CRP水平显著升高,但低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 d和5 d的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胸腔镜根治术围术期对患者使用大剂量的盐酸氨溴索,不仅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肺部组织造成的损伤,还有助于患者肺呼吸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
黄锡安杜巍
关键词:肺癌盐酸氨溴索大剂量肺功能炎症因子
注射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的救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注射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的特点及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8年6月间收治30例假性股动脉瘤破裂患者。手术治疗26例,4例拒绝。瘤体切除、瘤腔清创后,其中,行股动脉直接修补3例,人工血管片修补8例,应用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移植10例,股动脉结扎5例。结果:拒绝手术4例患者全部死亡。25例肢体均存活,足背动脉搏动恢复。术后伤口出血再次手术3例,其中截肢1例。随访3个月~4年,股动脉结扎中1例肢体间歇性跛行。结论:彻底清创、血管修补或移植、控制感染是治疗注射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直接行股动脉结扎在条件困难情况下是可选择的术式。
杜巍辛军王厚强周建平李伟阳周伟
关键词:假性股动脉瘤吸毒血管外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