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荆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教育厅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课程
  • 5篇课程改革
  • 4篇教育
  • 4篇课程实施
  • 3篇学校课程
  • 3篇教育课
  • 3篇教育课程
  • 3篇课程建设
  • 2篇学校课程建设
  • 2篇义务
  • 2篇义务教育
  • 2篇义务教育课程
  • 2篇义务教育课程...
  • 2篇教育课程改革
  • 2篇课程方案
  • 2篇国家课程
  • 1篇德育
  • 1篇地方课程
  • 1篇调研组
  • 1篇独立人格

机构

  • 11篇浙江省教育厅

作者

  • 11篇李荆
  • 1篇李冬梅
  • 1篇韩平
  • 1篇方凌雁
  • 1篇马婷
  • 1篇冷莹

传媒

  • 3篇浙江教学研究
  • 3篇教学月刊(中...
  • 3篇教学月刊(中...
  • 1篇素质教育大参...
  • 1篇教学月刊(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笑待百花烂漫——校本课程开发误区分析
2007年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手笔就是调整了原有的课程结构,改国家“一刀切”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足”互为补充。但由于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课和学生自主选择,学分要求不高,更主要是不被计入各种考试,所以这一“足”成了短脚。有人戏称,如果说新课程改革新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校本课程是“弱势群体”,那独立于国家课程之外的校本课程就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李荆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家课程课程结构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浙江实践
2022年
2021年秋季学期,为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双减”工作全面展开。“双减”工作的主阵地在学校,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校内,因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成为了各地中小学校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的一套“组合拳”。相对而言,如何保障课后服务时间,如何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如何拓展课后服务形式,进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是各中小学校急需思考并解决的新命题。
李荆
关键词:教书育人课堂教学质量拓展课
素养导向下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致性的意义、问题与路径被引量:3
2024年
“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层面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强化了“怎么教”“怎么评”的具体指导。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有利于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推进综合学习与实践育人,推动评价方式改进。教师需要明确制约“教—学—评”一致性达成的原因,尝试以综合视野读懂核心素养的要求,重视目标在一致性达成中的核心作用,改进评价方式以促进教与学,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评价有机结合,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关键作用。
李荆
素养导向时代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要素分析
2023年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根据省级课程设置要求,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这是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所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现阶段,做好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在落实教育改革基本要求、培育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可在课程内容上重视三类课程整体规划,在课程结构上一体化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方式上关注综合学习和学科实践的特殊作用,在课程组织管理上保障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可能性。
李荆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方案
基于素养导向的学校课程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2022年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学校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这是新时期对学校整体规划课程,注重课程顶层设计的新任务、新要求。本文从重视方案研制、统筹三类课程、一体化构建体系、关注综合学习和实践育人、保障个性化学习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素养导向下学校课程建设工作需要重视的若干要点。
李荆
关键词:课程方案学校课程建设
个性与选择:学校课程建设的浙江研究
2021年
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浙江省启动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重点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工作。通过创新教育机制落实选择性教育理念、聚焦课程规划研制科学建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活动致力于转变学习方式等方法,浙江省让选择性教育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拓展性课程。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学校课程建设在规划研制、课程质量、配套机制及师资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李荆
关键词:学校课程拓展性课程课程规划
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情况调研报告
2015年
继2012年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之后,浙江省于2015年3月启动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当前,全省各地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如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怎样的不足,下一步工作如何实施,这些问题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期“视点”,特刊出如下一组文章,其中包括省教育厅教研室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调研组撰写的调研报告,以及课程改革有特色的部分学校的先进经验介绍,以期能对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有所助益。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调研组李荆李冬梅方凌雁冷莹马婷
关键词:课程改革调研组教育管理部门省教育厅
浙江省地方课程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地方课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登上舞台。《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浙教基[2003]69号)指出,地方课程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面向局部地方,满足地方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
李荆
关键词:课程实施教育课程体系地方课程国家课程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五年探索与实践
2021年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要求,2015年3月,浙江省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迄今已实施五年的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是总结和推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经验、呼应我省2012年深化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积极回应.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韩平李荆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改革深化课程改革教育内涵发展积极回应
专业支撑与引领:省级教研机构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为被引量:1
2022年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强化教研、科研的专业支撑”,作为发挥重要“桥梁”作用的省级教研机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明确“提供专业支撑与引领”的工作定位,提升为学校、教师、学生、行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追求“专业且务实”的发展目标,有助于省级教研机构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助力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李荆
关键词:课程方案课程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