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秋零

作品数:39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哲学宗教
  • 4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7篇哲学
  • 7篇基督
  • 6篇宗教
  • 6篇基督教
  • 4篇德论
  • 4篇哲学研究
  • 4篇历史哲学
  • 3篇道德
  • 3篇上帝
  • 3篇书信
  • 3篇黑格尔
  • 2篇信仰
  • 2篇宇宙
  • 2篇在者
  • 2篇哲学家
  • 2篇哲学史
  • 2篇人性
  • 2篇神学
  • 2篇批判哲学
  • 2篇启蒙

机构

  • 36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7篇李秋零
  • 1篇冯俊
  • 1篇杨耕
  • 1篇段忠桥
  • 1篇田薇
  • 1篇赵敦华
  • 1篇余纪元
  • 1篇姚介厚
  • 1篇席大民

传媒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 9篇宗教与哲学
  • 2篇哲学研究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前线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世界哲学
  • 1篇圣经文学研究
  • 1篇德国哲学
  • 1篇哲学门
  • 1篇现代德国哲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康德论幸福被引量:3
2018年
"幸福"概念在康德哲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康德把"幸福"理解为习惯性的感性欲望,即偏好在广度、深度和绵延上的满足,同时幸福又取决于人在同类中所拥有的优势,因而谋求幸福靠的是能够认识自然且改造自然,并在同类中竞争以谋取优势的理论理性。建立在自爱基础上的对幸福的追求促进了理性的发展,造就了文化,但不能造成道德。道德以自由为存在根据,不能以幸福为目的,但并不排斥对幸福的追求。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德性与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德性的二论背反使康德最终提出了上帝存在这个实践理性的公设来保证德福的结合。但是,上帝所保证的幸福还是康德所理解的幸福吗?
李秋零
耶稣是如何成为神的?──基督教三位一体,道成肉身教义的一种文化学诠释被引量:1
1997年
耶稣是如何成为神的?──基督教三位一体,道成肉身教义的一种文化学诠释李秋零基督教起源于犹太教的一个小宗派,但却是在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犹太教是一个严格的-神论宗教。它只信仰耶和华为唯一真神,除此之外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即便是摩西这样...
李秋零
关键词:原始基督教道成肉身文化学逻各斯马太福音犹太教
“基督教是真哲学”一说分析
由于哲学与宗教在终极关怀层面上的类同性,基督教在诞生之初就面临着如何处理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与保罗、德尔图良等人抵制哲学不同,游斯丁、克莱门等早期希腊教父表现出对哲学的亲善态度,既肯定哲学是对真理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分有了...
李秋零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哲学家基督徒希腊哲学德尔图良
文献传递
何以解经?惟有理性!——康德论宗教与理性(提纲)
一、宗教是理性的产物实践理性作为自给自足的道德能力,不以任何东西为自己的前提和目的,以绝对命令的形式出自义务去行动。因此,道德绝对不需要宗教。绝对命令就是康德伦理学的终点。但是,人在遵循道德法则的时候,却不可能不考虑到某...
李秋零
文献传递
奥古斯丁研究的拓荒之作——读《神圣的呼唤》被引量:2
2000年
李秋零
关键词:奥古斯丁基督教哲学人类学
康德论哲学与神学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康德因以理性解释宗教而受到普鲁士当局警告,他在沉默数年之后公开真相,并集中讨论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康德认为,政府为控制国民的思想而关注神学的学说,同时神学的根源不是理性,而是《圣经》,因此政府要求可以对神学学说有审核的权利。而哲学的根源是理性,理性是自由的思维,因此哲学是自由的,只服从理性的立法而不服从政府的立法。同时,由于神学在形成自己的学说时利用了理性,并且有真理的诉求,而真理却必须建立在理性之上,因此,以理性为惟一权威的哲学还有权利、义务和自由对神学学说做出自己的评判。
李秋零
关键词:哲学神学宗教信仰
上帝宇宙人--尼古拉.库萨哲学研究李秋零
李秋零
上帝 宇宙 人--尼古拉·库萨哲学研究
李秋零
主体生成论的意义
2010年
李秋零
关键词:生成论哲学体系主体性哲学笛卡尔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与“因德称义”被引量:3
2014年
犹太教—基督教传统均关注人在上帝面前"称义"。犹太教重视遵行律法,可谓"因行称义",其形式主义亦即仅注重外在表现有可能造成"信"与"行","内"与"外"的分裂而可能导致伪善,遭到耶稣的批判。保罗把耶稣的思想发展至"因信称义",为奥古斯丁和路德所继承。"因信称义"否认"行为"在"称义"上的意义,把"信"当做"称义"的唯一充分必要条件,甚至把"信"本身视为上帝的恩典,忽视人在"称义"问题上的主动性,为康德所不能接受。康德主张"善的生活方式"是唯一为上帝所喜悦的,可谓"因德称义"。因康德哲学意义上的善不在于符合义务的效果,而在于出自义务的动机,从而实现了"信"与"行","内"与"外"的统一。
李秋零
关键词:因信称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