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红

作品数:32 被引量:300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食管
  • 12篇反流
  • 11篇食管炎
  • 11篇反流性
  • 11篇反流性食管炎
  • 8篇胃炎
  • 7篇疗效
  • 6篇溃疡
  • 5篇萎缩性
  • 5篇萎缩性胃炎
  • 5篇慢性
  • 5篇活血
  • 4篇细胞
  • 4篇消化性溃疡
  • 4篇疗效观察
  • 3篇血瘀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脾胃
  • 3篇脾胃虚

机构

  • 3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2篇天津市中医药...
  • 8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32篇李淑红
  • 31篇唐艳萍
  • 12篇刘华一
  • 7篇弓艳霞
  • 5篇王瑞
  • 5篇刘思邈
  • 4篇李方儒
  • 3篇康丽丽
  • 2篇魏晓东
  • 2篇李爽
  • 2篇牛薇
  • 2篇魏玮
  • 2篇徐阳
  • 1篇崔莉红
  • 1篇刘继威
  • 1篇王骁
  • 1篇唐艳萍
  • 1篇李淑云
  • 1篇甘永康

传媒

  • 5篇世界中西医结...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胰汤鼻饲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清胰汤鼻饲联合大承气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照组:禁食3~7 d,常规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抗炎,调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抑酸,清胰汤鼻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清胰汤鼻饲,大承气保留灌肠。结果:中药清胰汤灌肠联合大承气灌肠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在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周期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清胰汤鼻饲治疗对胰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弹性蛋白酶、胰糜蛋白酶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使胰淀粉酶活性降低。
李淑红唐艳萍
关键词:清胰汤大承气汤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Hp感染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Hp感染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8)采用西药标准四联疗法:奥美...
李淑红唐艳萍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消化性溃疡四联疗法脾胃虚弱
改良酸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建立及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动物模型的成功制备对该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获公认的酸相关RE动物模型多行贲门肌部分切开联合幽门半缝扎术。
唐艳萍弓艳霞李淑红王瑞刘思邈崔莉红李方儒
关键词:动物模型建立常见疾病缝扎术
辛开苦降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细胞间隙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细胞间隙的影响。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25只,共4组。对照组只行腹腔开关术,其余3组均采用改良部分贲门肌切开加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制备RE大鼠模型。术后第3天西药组灌胃混合剂:吗丁啉片(3.2 mg/kg)+奥美拉唑胶囊(4.3 mg/kg)+铝碳酸镁片(161.4mg/kg),中药组灌胃半夏泻心汤加减汤剂(5.7 g/kg),1次约2.5 m L,1天2次,连续14天;同时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实验第7、14天各组模型食管下段p H值、黏膜大体标本、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测量各组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本组治疗第7天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在第14天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均升高(P<0.01),食管黏膜肉眼积分均降低,上皮细胞间隙亦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均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肉眼积分升高,上皮细胞间隙亦升高(P<0.01)。与模型组同期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第7、14天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升高,食管黏膜肉眼积分降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第14天大鼠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亦降低(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中药组第7天大鼠食管下段p H值降低(P<0.05),中药组第14天大鼠食管黏膜肉眼积分和上皮细胞间隙均降低(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对RE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随疗程增加效果更加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损伤黏膜良好的修复作用、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及抑制胃酸实现的。
唐艳萍刘思邈魏玮魏晓东弓艳霞王瑞李淑红刘继威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辛开苦降病理组织学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美沙拉嗪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美沙拉嗪治疗,实验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对炎症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前者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10和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2组间各项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总有效率高,可以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调节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美沙拉嗪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炎症
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动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试验组给予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胃动力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腺体萎缩情况优于对照组,餐前餐后胃动力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检查结果中NK-κB及COX-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有利于胃动力恢复。
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穴位敷贴胃动力
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结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结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Hp感染的120例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组加服疏肝健脾清热化湿中药,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比较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Hp转阴、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分别为71.6%和73.3%,治疗组分别为91.7%和93.3%,两组的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年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Hp复发率分别为15%和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结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能更有效地保护胃黏膜,抑制Hp感染,治疗胃炎效果更佳。
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
关键词:胃炎中药
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脾虚血瘀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包括限水、限钠,保肝利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活血利水汤,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腹水改善情况及肝功能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上述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2组PT时间及PTA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腹围、门静脉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均<0.05),24 h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2组脾脏厚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2组治疗后腹围、24 h尿量及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为患者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奠定基础。
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腹水
益气活血通络法对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在治疗气虚血瘀型萎缩型胃炎(CAG)中对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和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气虚血瘀型CAG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胃复春治疗,治疗组采用具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汤药治疗.治疗后,对患...
李淑红唐艳萍
关键词:益气活血气虚血瘀萎缩性胃炎凋亡增殖癌前病变
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结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结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HP感染的120例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
李淑红唐艳萍
关键词:中药胃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