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天

作品数:80 被引量:443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液相色谱
  • 8篇色谱
  • 8篇相色谱
  • 7篇药代
  • 7篇药动学
  • 6篇药代动力学
  • 6篇细胞
  • 5篇苦参
  • 5篇苦参碱
  • 4篇质谱
  • 4篇基因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LC-MS法
  • 3篇代谢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血浆
  • 3篇氧化苦参
  • 3篇氧化苦参碱

机构

  • 38篇郑州大学
  • 13篇中国药科大学
  • 7篇河南省人民医...
  • 5篇江苏省原子医...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漯河市第三人...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海南省食品药...

作者

  • 50篇李晓天
  • 13篇王广基
  • 12篇王素军
  • 5篇杨敏
  • 4篇孙建国
  • 4篇张玉静
  • 3篇张振清
  • 3篇阮金秀
  • 3篇马仁玲
  • 3篇王书杰
  • 3篇张颖
  • 3篇于彤
  • 3篇王沛
  • 3篇徐雯
  • 3篇翟晓晓
  • 2篇刘静涵
  • 2篇吴干斌
  • 2篇盛龙生
  • 2篇王瑞
  • 2篇徐宇平

传媒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上海医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中医研究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药房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河南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苦参碱大鼠肠道吸收机理及吸收部位的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探明氧化苦参碱在大鼠肠道各区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以期对药物长效缓释制剂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吸收实验,研究了氧化苦参碱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氧化苦参碱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且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药物在小肠部位吸收良好,吸收速度按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的顺序依次下降,吸收速率常数依次为0.237、0.225、0.200和0.062h-1。结论氧化苦参碱的吸收窗比较长,适于制备缓释给药系统。
王素军王广基李晓天杨敏阮金秀张振清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被动转运大鼠肠道动力学特征吸收速率常数缓释给药系统
^(18)F标记多肽在肿瘤受体显像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PET可定性、定量、可视化肿瘤特定分子的表达、活性以及生物变化,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以及新药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分子探针是进行PET研究的先决条件。多肽具有亲和力高、组织渗透迅速、血液中清除快速、免疫原性低和合成方便等优点,为PET分子探针的研发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8 F具有高正电子效率、低正电子能量和相对较短的物理半衰期等优点,在多肽标记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18 F标记多肽在肿瘤受体显像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娉杨润琳杨敏李晓天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分子显像分子探针肿瘤
100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注意事项、临床表现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09年度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0份,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涉及药品6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11种,占药品总数18%,占病例总数29%;中成药12种,占药品总数20%,占病例总数2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1%;老年患者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占5%。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赵宁民李晓天秦玉花赵红卫张磊
关键词:合理用药用药监护
川芎嗪在大鼠肠吸收机理及当归提取液对其吸收的影响
2015年
研究川芎嗪在大鼠肠吸收动力学,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川芎嗪及不同体积比的当归提取液混合物对其吸收速率及相关参数的影响.运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测定,重量法校正系统误差,HPLC测定吸收前后药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考察其吸收动力学及当归提取液对其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10,20,40 mg/L)川芎嗪的大鼠肠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06 39±0.052 3),(0.006 51±0.019 1),(0.006 03±0.073 7)min-1,无显著性差异;川芎嗪标准溶液与当归提取液按体积比为1∶2,1∶1,2∶1混匀时,川芎嗪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12 32±0.106 4),(0.010 24±0.086 1),(0.006 195±0.079 9)min-1,结果显示,川芎嗪的吸收速率常数与当归提取液占混合液的体积分数呈现正相关.川芎嗪在大鼠肠道为被动吸收过程,当归提取液对其有一定的促吸收作用,且随着当归提取液量的增加而增大.
翟晓晓徐雯张朋俊申滢娜王书杰张玉静张颖李晓天
关键词:当归川芎嗪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鼠血浆中的23-羟基白桦酸
2006年
目的 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230羟基白桦酸的液相色谱0质谱联用法(LC-MS)。方法 取血浆,加入内标物枸橼苦素.经二氯甲烷-水(6:1)提取后,40℃水浴中氮气吹干,残渣用甲醇溶解,进行LC-MS测定。色谱柱为Intersil C18(2.1mm×250mm.3.5μm);体积分数为70%乙腈为流动相(其中三乙胺为体积分数0.05%);流速0.2mL·min^-1;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检测(23-HBA,m/z 471;柠檬苦素,m/z 469)。结果 23-羟基白桦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L^-1。(r=0.9998),最低定量限为10μg·L^-1,方法平均回收率〉88%,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小鼠血浆样品-20℃放置至少3周内稳定。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适用于药动学研究.
杨敏王广基王素军李晓天徐宇平曹国宪叶文才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23-羟基白桦酸血浆
龙胆苦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通过研究龙胆苦苷(GPS)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GPS低、中、高剂量组、甲氨蝶呤(MTX)组。除正常组,其余大鼠建立AA模型,在大鼠右后趾足垫内皮内注射0. 1 m L完全弗氏佐剂(CFA)。造模成功后,各组连续给药7 d,1次/d,GPS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剂量为30,60,120 mg·kg-1,MTX组腹腔注射给药剂量为0. 2 mg·kg-1,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开始给药后每天使用数字游标卡尺及足趾容积测量仪记录各组大鼠的足厚度、足体积,第7天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以及苏木素-伊红染色的方法对大鼠的踝关节进行X射线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结束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滑膜组织中IL-6,TNF-αm RN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鼠足体积及足厚度,血清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IL-6,TNF-αm RNA水平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足体积及足厚度结果显著下降(P <0. 01);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P <0. 01);滑膜组织中IL-6,TNF-αm RNA水平明显下降(P <0. 05,P <0. 01)。此外,X射线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GPS对于AA大鼠的踝关节也有保护作用。结论:龙胆苦苷通过抑制血清IL-6,TNF-α水平及滑膜组织中IL-6,TNF-αm RNA水平发挥对AA大鼠的保护作用。
谢小倩李贺李贺刘晶晶万志杰罗沙沙赵则月李晓天
关键词:龙胆苦苷佐剂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炎
左氧氟沙星在大鼠体内的时辰药动学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在大鼠体内的时辰药动学。方法:大鼠不同时间口服给予左氧氟沙星20 mg/kg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并求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分别于8 001、6 00及24 00给药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37、2.02和2.85 mg/L;tmax分别为0.56、0.50和0.62 h;AUC0-∞分别为11.23、9.89和11.77 mg.h.L-1;t1/2分别为4.23、3.51和4.46 h;CLs分别为0.39、0.57和0.36 L.kg-1.h-1。其各时间点主要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左氧氟沙星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没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变化。
李晓天王红娟王天奎王素军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时间节律
CYP2B6*6基因多态性对依法韦仑在中国人群药动学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人CYP2B6*6基因多态性对依法韦仑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将40名健康中国志愿者分为3组:CYP2B6*1/*1组(n=29),CYP2B6*1/*6组(n=8)和CYP2B6*6/*6组(n=3)。受试者单剂量口服依法韦仑600 mg,收集给药后336 h内的一系列血样,用HPLC-MS/MS法测定依法韦仑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与CYP2B6*1/*1组相比,CYP2B6*6/*6基因型的志愿者的依法韦仑血药浓度较高(P<0.05);CYP2B6*1/*6组与CYP2B6*6/*6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AUC0-336 h和AUC0-∞)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CYP2B6*1/*6组与CYP2B6*6/*6组的tmax和ρmax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YP2B6*6等位基因突变能引起代谢表型的改变,影响依法韦仑在中国健康人群的代谢。根据基因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有助于依法韦仑的合理使用。
王沛李江峰张胜军王书杰李晓天张莉蓉
关键词:依法韦仑CYP2B6基因多态性串联质谱法药动学
HPLC-MS法测定关附甲素及其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特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关附甲素的LC-MS测定法,研究其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特性。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C8柱,(250mm×2.1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V/V),用0.2%冰乙酸溶液,加入二乙胺适量调pH至4.0左右,流速:0.2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1)方式,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法,检测离子为正离子,关附甲素的选择性离子:[M+H],m/z 430。考察温度、药物浓度、时间和pH值对关附甲素在Caco-2细胞上摄取的影响。结果关附甲素在0.2~50.0μ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最低定量限0.2μmol.L-1。关附甲素在Caeo-2细胞上的摄取具有一定的浓度、时间和pH值依赖性,其摄取表现为被动扩散。结论该法灵敏、简单,专属性强,关附甲素在Caco-2细胞上具有良好的摄取。
李晓天王素军王广基
关键词:关附甲素LC-MSCACO-2细胞PH值
铁死亡的生化过程及对肿瘤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铁死亡(ferroptosis)是近年提出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依赖于细胞内铁和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所引起的细胞死亡。铁死亡的发生与多种生物化学过程密切相关,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铁和氨基酸代谢,以及谷胱甘肽、磷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和辅酶Q10的生物合成。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内ROS水平通常较高,因而与ROS有关的铁死亡对肿瘤疾病的影响引人注目。在调节肿瘤细胞如卵巢恶性肿瘤、头颈部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肝癌,以及横纹肌肉瘤的生长和增殖中,铁死亡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对铁死亡的影响,以及铁死亡在肿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李瑶琪杨敏李晓天
关键词:代谢脂质过氧化肿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