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 作品数:145 被引量:66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乙型脑炎病毒贵州分离株E基因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收集某猪场1例发病种公猪的睾丸病料,处理后采用细胞培养与乳鼠脑内接毒相结合的方法盲传并结合RT-PCR方法分离鉴定,命名为乙型脑炎病毒(JEV)贵州分离株(GZ株),然后根据GenBank登录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SA14和SA14-14-2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扩增E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JEV贵州分离株E基因,并将E基因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9-T-E,经双酶切鉴定、测序及序列分析鉴定后,再将E基因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成功构建乙脑病毒E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32a-E,将构建好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E转化至宿主菌BL21(DH3)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得到了约59ku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进一步提取、纯化和浓缩目的蛋白,并将其加入弗氏佐剂后免疫小鼠,免疫后采血检测抗体。结果显示:乙型脑炎病毒贵州分离株E基因原核表达目的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抗体水平,该研究为乙型脑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汤德元王凤马萍罗险峰李春燕曾智勇徐健刘建
-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贵州分离株E基因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 猪博卡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1
- 2012年
- 猪博卡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单链线性DNA病毒,该病毒于2009年在瑞典发现。作为一种新型病毒,人们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从博卡病毒的由来、猪博卡病毒的发现、分类、基因组结构及流行病学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根据GenBank收录的25条猪博卡病毒的部分基因和全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分析软件,通过Jotun-Hein算法,分别从猪博卡病毒的NS、NP、VP以及全基因序列进行相似性临近排组分析,并建立了PBoV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可将猪博卡病毒分为2个大支和若干遗传簇,但这些不同的遗传簇所包含的毒株在核苷酸序列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郝飞汤德元李春燕罗险峰张华马萍曾智勇洪尼宁刘霞
-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遗传进化分析
- 某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性疫病ELISA及六重PCR的检测分析
- 2015年
- 为了解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6种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感染状况,试验采用ELISA试剂盒对送检的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PCV-2)、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细小病毒(PPV)抗体水平的检测,同时对送检的组织病料进行六重PCR检测。结果表明:CSFV、PRRSV、PCV-2、JEV、PRV和PP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2%、52.7%、49.4%、83.8%、87.3%和78.8%,其中PRRSV免疫效果较差;另外,该猪场未免疫PCV-2疫苗,但是其抗体阳性率相当高,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很可能存在PRRSV和PCV-2感染;送检的组织病料经六重PCR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存在PRRSV和PCV-2野毒感染。说明该猪场应加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的预防工作。
- 罗险峰张华汤德元马萍李春燕曾智勇刘建郝飞李达
-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疫病ELISA抗体水平
- 黄果树毛峰春茶与夏茶香气成分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从香气组分的角度分析黄果树毛峰春茶与夏茶的差异,为茶叶品质物质基础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PME-GC-MS法结合Nist2008和Wiley275谱库鉴定分析各香气成分,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春茶中检测并鉴定了65个化合物,夏茶中检测并鉴定了35个化合物,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和酯类,春茶中醇类成分较夏茶高,酯类成分较夏茶低,二者共有香气成分32个,占总香气成分分别为84.6%和99.0%,其中春茶中含量较多的特有成分为Z-3-己烯醇和香叶醇,占总香气成分的12.0%,香叶醇作为一种玫瑰系香精主剂,能赋予春茶甜的玫瑰花气息。结论:春茶在香气成分的种类上较夏茶丰富,特有的Z-3-己烯醇和香叶醇,可能是春茶比夏茶气味浓郁的主要原因。
- 李春燕王若焱张明王道平潘卫东宋攀文治瑞
- 关键词:春茶夏茶香气成分SPME-GC-MS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猪流感病毒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 2014年
- 为建立可同时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猪流感病毒(SIV)二重RT-PCR方法,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区域设计引物,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以上2种病毒的RT-PCR诊断方法,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分别为364 bp(PRRSV)和981 bp(SIV)。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对PRRSV和SIV的核酸检测最低浓度分别为3.2×10-3 ng和2.7×10-3 ng。应用该方法对3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PRRSV阳性率为43.8%,SIV阳性率为31.3%,二重感染率为9.4%。该方法的成功建立为快速高效地检测以上2种病毒提供了有力手段。
- 王洪光汤德元曾智勇罗险峰李春燕郝飞刘建李达
-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
- 乙型脑炎的发病机理及毒力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8年
- 主要介绍了乙型脑炎的病毒基因组成、发病机理和毒力致病机理的研究,从乙脑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上分析乙脑病毒的毒力致病机理与基因结构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掌握乙脑病毒强弱毒株基因结构的差异及研究其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 李春燕汤德元徐健刘玉攻黄涛
- 关键词:乙型脑炎发病机理
- 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目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发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感染后表现为仔猪神经症状、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以及母猪发生流产、死产和产仔数下降等症状。现阶段该病存在潜伏感染、高感染率和高发病率等特点,给其防治带来了巨大困难,同时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该病的防治过程中,疫苗免疫接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今广泛应用的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净化和根除提供参考。
- 郝飞汤德元曾智勇李春燕罗险峰甘振磊刘建王洪光
-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基因工程疫苗
- 规模化猪场主要细菌性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3
- 2014年
- 为掌握现代规模化猪场主要细菌性疫病的流行状况,本研究运用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方法对贵州省10家规模化猪场的220份样本进行了检测及细菌鉴定,以实现对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猪丹毒杆菌等常见病原菌的调查。结果表明:10家规模化猪场中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及猪丹毒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5.5%、17.5%、31.5%、9.5%,说明这些规模化猪场存在的细菌性疫病主要由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链球菌感染引起,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上升,严重影响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做好这些疫病的预防工作十分必要。
- 王洪光汤德元曾智勇罗险峰李春燕郝飞刘建李达
-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猪丹毒杆菌
- 长白猪IL-4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010年
- 将长白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刀豆素A(ConA)的刺激下培养24h后,提取其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白细胞介素-4(IL-4)cDNA,克隆到pMD19-T载体并测序。将构建好的载体双酶切并回收目的片段与pcDNA3.1(+)载体连接并转化入Top10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IL-4cDNA全长为411个碱基,其中ORF为402个碱基,编码133个氨基酸,与GenBank公布的猪IL-4比对同源性为100%,从而证实成功构建了长白猪IL-4cDNA真核表达载体。
- 王彬汤德元李春燕曾智勇王凤甘振磊周厚品
- 关键词:长白猪真核表达载体
- 伪狂犬病病毒Guizhou-DY株gE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区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 2013年
- 根据GenBank公布的伪狂犬病病毒GDSH株(EF552427)的gE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对伪狂犬病病毒Guizhou-DY分离株的gE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9-TgE636,经双酶切鉴定、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将gE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区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gE636,并将其转化至BL21(DE3)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分析,得到了约42.7 ku的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进一步提取、纯化目的蛋白,将目的蛋白加入弗氏佐剂免疫小鼠,免疫后采血检测抗体,结果显示目的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抗体,该研究为伪狂犬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郝飞汤德元李春燕曾智勇罗险峰甘振磊刘建王洪光
-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原核表达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