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上海浦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波
作品数:
6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滨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辛红波
滨州市中心医院
李书敏
滨州市中心医院
王奇
滨州市中心医院
魏宪会
滨州市中心医院
张秋芹
滨州市中心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上消化道
2篇
上消化道出血
2篇
胃镜
2篇
消化道
2篇
消化道出血
2篇
疗效
2篇
内镜
2篇
静脉
2篇
溃疡
2篇
化道
1篇
电凝
1篇
电切
1篇
电切治疗
1篇
电子胃镜
1篇
血管
1篇
血管离断
1篇
血管离断术
1篇
炎症
1篇
药物治疗
1篇
硬化剂
机构
5篇
滨州市中心医...
1篇
滨州医学院附...
作者
5篇
成波
2篇
魏宪会
2篇
辛红波
2篇
王奇
1篇
赵吉庆
1篇
张秋芹
1篇
李琨
1篇
李书敏
1篇
陈兵刚
1篇
邓亭
1篇
孙辉
1篇
王健
1篇
赵琨
传媒
2篇
中国临床实用...
1篇
滨州医学院学...
1篇
中国社区医师
1篇
中国处方药
年份
1篇
2018
2篇
2015
1篇
2014
1篇
2010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胃镜下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胃镜下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2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枸橼酸铋钾、雷尼替丁、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6周治疗后,治愈率:对照组66.87%,观察组9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对照组22.09%,观察组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模式相比,胃镜下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辛红波
张秋芹
成波
关键词:
胃溃疡
胃镜
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0年
辛红波
成波
王健
李琨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电子胃镜
静脉曲张
消化溃疡
硬化剂
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对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组织学炎症疗效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A、B两组。以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者为A组,以联合泮托拉唑及瑞巴派特治疗者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痛、腹胀、反酸、嗳气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单核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前列腺素E2(PGE2)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胃痛、腹胀、反酸、嗳气症状评分,胃黏膜单核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PG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治疗后B组胃痛、腹胀、反酸、嗳气症状评分分别为(1.35±1.01)分、(1.11±0.78)分、(1.21±0.63)分及(1.32±0.72)分,胃黏膜单核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PGE2分别为(1.08±0.61)分、(1.37±0.65)分及(622.12±20.23)分,均明显优于A组,而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成波
魏宪会
邓亭
孙辉
王奇
关键词:
泮托拉唑
瑞巴派特
慢性糜烂性胃炎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对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对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和并发症发生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79例,其中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吻合器经腹部行食管下段部分切除术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肝功能变化,观察分析患者食管曲张消除状况、消化道出血率和再次出血率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在肝功能和营养状况变化上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有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门静脉压和门静脉内经均小于对照组(P〈0.05),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腹腔出血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消化道瘘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7例,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234, P=0.04)。随访2年,再出血率上,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508,P=0.034〈0.05)。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效果显著,肝功能损害低,消化道出血率和再出血率低,且并发症轻,可以作为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治疗手段。
赵琨
魏宪会
成波
赵吉庆
王奇
关键词: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静脉高压症
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对胃肠道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肠道息肉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试验组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电切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9%)明显低于对照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取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李书敏
陈兵刚
成波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