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慕熙昱

作品数:38 被引量:225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雷达
  • 10篇多普勒
  • 10篇降水
  • 8篇天气雷达
  • 5篇多普勒天气
  • 5篇多普勒天气雷...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多普勒雷达
  • 4篇阵风锋
  • 4篇中尺度
  • 4篇强对流
  • 4篇切变
  • 4篇雷达资料
  • 4篇回波
  • 4篇反演
  • 4篇风场
  • 4篇风场反演
  • 3篇单多普勒雷达
  • 3篇同化

机构

  • 24篇江苏省气象科...
  • 14篇南京大学
  • 5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江苏省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重庆市气候中...
  • 1篇常州市气象局
  • 1篇空军航空气象...

作者

  • 34篇慕熙昱
  • 14篇徐芬
  • 8篇夏文梅
  • 7篇葛文忠
  • 7篇郑媛媛
  • 6篇孙康远
  • 6篇方德贤
  • 5篇刘国庆
  • 4篇曾明剑
  • 4篇杨吉
  • 2篇黄安宁
  • 2篇党人庆
  • 1篇赵坤
  • 1篇魏鸣
  • 1篇付志康
  • 1篇周林义
  • 1篇唐志鹏
  • 1篇宫福久
  • 1篇王吉宏
  • 1篇胡志群

传媒

  • 7篇高原气象
  • 5篇气象科学
  • 3篇气象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第33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6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多普勒雷达探测大面积降水发生发展、维持和消散的速度特征研究
夏文梅徐芬汤达章胡志群慕熙昱梁明珠王凌震王卫芳吴海英蒋义芳王啸华
运用单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研究大面积降水发生发展、维持和消散过程的多普勒速度回波特征,特别是中、低层的冷暖平流与大尺度辐合辐散相结合的速度回波特征,并在该基础上对冷暖平流和大面积降水密切相关的大尺度辐合辐散信息的多普勒速度...
关键词: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增雨作业
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同化中不同坐标转换方案的对比试验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江苏省气象局与美国强风暴实验室联合开发的高精度数值分析及预报系统(Precision Weather Analysis and Forecast System,PWAFS)对雷达资料同化中径向速度资料的两种坐标转换方案进行对比分析。Grid方案将雷达径向速度资料通过最小二乘法从极坐标映射到模式三维网格;Tilt方案将雷达径向速度资料通过双线性插值在水平方向插值至标量水平网格,但在垂直方向不进行插值,保留在雷达仰角对应的高度上。两种方案对反射率资料的处理均是插值到模式三维网格点。Grid方案在近雷达处进行平滑,在远雷达处进行插值,会导致低层数据平滑,Tilt方案减少了雷达径向风观测垂直插值引发的误差,更多的保留了雷达观测的特性。本研究分别通过龙卷、大风及梅雨锋暴雨个例对这两种方案的同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龙卷个例中Grid方案得到了部分虚假的较大的同化风场,Tilt方案结果清楚展示了龙卷发生位置的回波及流场的精细结构。大风个例中两种方案得到的最大风速值差3 m·s^-1,Tilt方案的结果更接近观测最大风速值,且得到的大风速区分布更符合观测。梅雨锋暴雨个例中Grid方案对东北及西南两个区域的大风速区均未能很好的反映,Tilt方案得到的水平风速大值区范围明显优于Grid方案。在靠近雷达中心的低层,观测资料密集,Tilt方案能够更好的反应实际大气状态。但是因为缺乏其他观测资料进行验证,两种方案的效果还需要利用数值预报或其他方法进行对比。
慕熙昱慕熙昱潘玉洁潘玉洁李昕李昕
关键词:雷达资料同化龙卷阵风暴雨
一次阵风锋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模拟了2006年6月29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由强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的阵风锋过程,并分析了该过程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在对流系统经过南京站之前,近地层出现了明显的逆温,当对流系统经过南京站时中低层湿度一直在加深;背景形势显示有中低层急流和垂直风切变。在这次数值模拟中,虽然未模拟出阵风锋的细线回波,但是较成功地模拟出雷暴单体前侧的下沉出流、冷出流与环境气流形成的辐合上升气流,以及辐合上升气流处对应阵风锋发生的位置。
夏文梅慕熙昱徐琪徐芬
关键词:阵风锋数值模拟强对流
基于AWOS数据的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特征统计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利用南京禄口机场2011 2016年分钟级地面观测数据对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现象进行分析,统计低能见度天气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他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关系,归纳低能见度天气下各气象要素的阈值,建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警指标。结果发现,禄口机场发生低于2 000 m能见度现象时,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均超过90%,表明禄口机场低能见度主要是由雾造成的。禄口机场能见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次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双峰双谷结构,4月及7、8月为两个峰值,6月及12月和次年1月为两个谷值。这种特征的形成与近地层大气的温度、湿度、层结有密切关系。能见度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凌晨至早晨能见度最低,午后能见度达到最高,秋季能见度的日变化幅度较大,冬季低能见度可能出现的时间分布范围广。通过分析发现能见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并不呈现某种线性关系。分析不同等级低能见度天气对应的气温、温度露点差、水平风速范围,发现气温在不同月份有较大差异,温度露点差及水平风速的范围较稳定。
慕熙昱慕熙昱周林义周林义黄安宁
关键词:能见度阈值
长江三峡及附近地区强降水过程的数值研究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年均降水量1160mm,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都在宜昌。宜昌地区西部是山区,东部是平原,有其特殊的地形;宜昌的降水预报对制定防洪抗灾措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宜昌建立...
慕熙昱陈少平田刚方德贤党人庆葛文忠
关键词:数值模拟雷达资料强降水
文献传递
数字天气雷达虚拟终端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被引量:6
2006年
设计了一套基于PC机的数字天气雷达虚拟终端系统,用普通的PC机代替传统数字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分机[1,2]直接完成雷达信号处理和实时显示。该系统在硬件方面,设计了基于PCI总线的三通道高速数据接收卡,以满足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要求;在软件方面则利用高级语言(C++)和虚拟设备驱动程序(WDM)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2000/9X操作系统的实时处理软件,以此控制数据接收卡和雷达工作,并完成信号处理和实时显示。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便于升级,完全能够实时、高效地处理常规天气雷达信号,而且处理后的雷达回波层次清楚,具有较高精度。本研究也为虚拟终端应用到多普勒天气雷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赵坤陈建军方德贤葛文忠慕熙昱
关键词:虚拟终端PC机信号处理
一种基于组网X波段雷达自适应协同扫描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组网X波段雷达自适应协同扫描方法,组网天气雷达根据观测区域内雷达数据,识别出的不同尺度天气特征作为触发条件,自适应启动不同扫描策略。本发明中根据组网天气雷达数据识别出的不同尺度天气特征作为触发条件,自适...
徐芬郑媛媛曾明剑慕熙昱杨吉孙康远陈刚
文献传递
南京地区初夏一次阵风锋过程的分析与识别被引量:23
2009年
阵风锋过程一般伴随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发生,在近地层形成很大的阵风及风切变,容易造成风灾,特别是对航空部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2006年6月29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由强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的阵风锋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地面中尺度观测网观测到的实况,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阵风锋系统的结构。当阵风锋经过时,地面测站观测到明显的风向变化、风速增大、气压增强、温度下降,而后出现强降水等特点,这些都符合阵风锋的结构特征。利用地面测站实时观测到的气压、相对湿度、温度等计算得到折射指数,它在阵风锋刚经过时迅速增大,而后随阵风锋外移逐渐减小,但是因为阵风锋后对流系统的影响,折射指数还要维持很长时间的高值。从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强度上能看到阵风锋位置的回波强度、高度都比两侧要大,与后方强对流系统之间的距离有5~10 km。对雷达观测到的径向速度进行反演,可看到上层的速度大于近地层速度,并且强速度中心靠前,在近地层形成向后的气流(回流)。阵风锋在多普勒速度场中表现出明显的线状组合切变,利用阵风锋的这个特点设计自动识别算法,能够有效地对阵风锋进行识别,组合切变也能有效地对阵风锋的发展以及移动作预报。
夏文梅慕熙昱徐芬徐琪王可法
关键词:阵风锋风场反演
一种基于多源气象观测资料的分类型冰雹落区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气象观测资料的分类型冰雹落区识别方法,包括综合原材料、原材料预处理、滤波、提取计算、建立模型、时空匹配、计算概率和落区边缘的识别,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利用多种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探测资...
徐芬曾明剑郑媛媛慕熙昱杨吉孙康远刘青元
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与数值模拟被引量:40
2007年
2003年4月12日,一条飑线袭击了江西、福建、浙江三省,所到之处出现冰雹、大风等强烈天气,这次过程强度强,影响范围大,三省交界及附近区域有二十多个测站出现冰雹、大风,冰雹直径有的达3 cm以上,最大风速达32 m/s。该文利用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回波以及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对这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此次强对流过程。结果表明:雷达回波显示出飑线的带状强回波,线状回波上呈现波型特征;在数值模拟结果中看到在系统发生的带状区域内有多个中尺度涡旋存在,在飑线内有中尺度涡旋簇和弓形回波。
慕熙昱党人庆陈秋萍方德贤葛文忠
关键词:强对流系统雷达回波弓形回波中尺度涡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