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韬

作品数:40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主题

  • 4篇发病率
  • 4篇发病率预测
  • 3篇首页
  • 3篇人工智能
  • 3篇住院病案
  • 3篇住院病案首页
  • 3篇病案
  • 3篇病案首页
  • 2篇医学生
  • 2篇医学统计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排队论
  • 2篇卫生统计
  • 2篇卫生统计学
  • 2篇现状及影响
  • 2篇量表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机构

  • 38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西昌市疾病预...
  • 1篇广元市精神卫...
  • 1篇布拖县人民医...

作者

  • 38篇张韬
  • 16篇李晓松
  • 6篇刘元元
  • 5篇徐浩
  • 4篇马越
  • 4篇高旸
  • 3篇汤炜
  • 3篇何红燕
  • 3篇周婷
  • 3篇郭际香
  • 3篇张兴裕
  • 3篇曾维
  • 2篇廖如珺
  • 2篇郭鹏飞
  • 2篇殷菲
  • 2篇肖雄
  • 2篇赵星
  • 2篇任钦
  • 2篇范志伟
  • 1篇马梅

传媒

  • 9篇现代预防医学
  • 7篇中国卫生统计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2017年中...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三):方法学评价与报告规范
2024年
针对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本文总结了其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并简要介绍QUADAS-AI和改良的QUADAS-2工具。此外,总结了此类研究的报告规范,并简要介绍人工智能研究报告清单以及口腔医学人工智能研究清单。
高歌崔馨心曾梦雨曾维郭际香张韬汤炜刘畅
关键词:人工智能
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在淋病发病率预测的应用初探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RIMA模型和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对我国淋病发病率月报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结果与ARIMA模型相比,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得到的预测绝对误差AE的极差、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下降了27.20%、11.97%和14.61%,说明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能提高预测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论基于ARIMA的Kalman滤波算法对于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的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张韬张兴裕刘元元李晓松
关键词:ARIMA模型淋病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传染病空间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探索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在四川省血吸虫病空间分析中的适用性,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以2001年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病调查数据为例,结合相关的社会经济学数据以及自然环境数据,采用GWR模型分析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与社会经济学因素、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同经典的全局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比较。结果影响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空间分布的变量有:人口密度、降雨量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比较两种模型的主要诊断指标,GWR模型的AIC、σ2、R2和校正R2全面优于OLS。结论 GWR模型较OLS能更加深刻地揭示传染病数据中的复杂空间关系,在传染病空间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肖雄杨长虹谭柯何红燕张韬李晓松
关键词: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异质性血吸虫病
医学本科生在《医学统计学》开课前的学习特点: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评估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根据相关的自评量表在本科《医学统计学》课前开展针对医学生学习特点的问卷调查并作出评估,旨在为本课程教学方案的完善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自评量表构建相应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并借助SPSS22.0与AMO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本科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统计学》前对合作技能的自评情况最好,而对学习态度的自评情况最差。提示医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有待改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提示学习态度和其余3个维度都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分别为0.71、0.76、0.56。说明教学模式改善的重点目标应该在改变学生学习态度部分。结论进一步的教学模式改善计划中,应该通过合理设计学习活动,着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的能力。
高旸张韬
关键词:医学生自评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
住院病案首页中住院费用影响因子综述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住院病案首页中已有变量是否满足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为住院病案首页中新增变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以"住院费用"(或"医疗费用")和"影响因素"为主题词,检索中英文相关文献800余篇,归纳出对住院费用有影响的变量,并核查这些变量是否被包含在现有住院病案首页中,从而对住院病案首页需要增加的变量提出建议。结果现有的住院病案首页可覆盖绝大多数与住院费用有关的影响因素,但是,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转运距离、是否进行临床路径和分娩方式5个对住院费用有影响的变量尚未包含在住院病案首页中。结论为更好地分析住院费用、完善患者住院信息收集,需进一步将上述5个变量纳入住院病案首页中。
王楠徐浩邹俊怡李晓松张韬
关键词:病案首页住院费用
四川省51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抗体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四川省5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包括既往感染康复者、正在住院的病例和新病例)不同时间的血清样本1705份,采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采用SPSS26.0对IgM和IgG抗体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揭示IgM和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研究共纳入确诊病例352人、无症状感染者162人。自确诊(或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后8~149 d,92.75%~100%的感染者血清中IgG抗体呈阳性;持续至360 d后,仍有超过60%的感染者IgG抗体呈阳性,随时间增加,IgG抗体的S/CO值有下降趋势。连续观察15例感染者在确诊(或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后8~14 d,血清中抗体阳性率达100%,120 d后IgM抗体转为阴性,随病程时间增加IgM抗体的S/CO值变化趋势明显。自确诊(或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0~7 d和23~89 d时,确诊病例组与无症状感染者组IgM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150 d后,确诊病例组的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无症状感染者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06)。结论不同类型的2019-nCoV感染者血清中IgM和IgG抗体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同。
杨慧萍韩媛媛刘丽徐佳楠周丽君黄伟峰张韬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抗体
数据缺失机制识别及处理的标准化流程及集成系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提出数据缺失机制识别及处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开发相应集成系统,为非统计专业背景的医学工作者处理缺失数据提供恰当、专业且简便的实现工具。方法系统集成了完成者数据集法、K最近邻分类算法和链式方程多元插值法等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并将其归纳到缺失机制识别及处理的统一框架下,为缺失数据处理提供了从缺失统计,缺失机制识别到缺失处理的标准化流程。结果将归纳的标准化流程分步骤开发为缺失统计、缺失识别、缺失处理等功能模块并进行了集成化,构建了缺失机制识别及处理集成系统。结论标准化操作流程及集成系统实现了缺失机制识别加缺失数据处理全过程,操作方式简单便捷,结果展示直观易懂,为缺失数据的处理提供了更为简便可行的选择,便于医学工作者实际应用。
岳廷妍张昱勤李晓松马越张韬
关键词:缺失数据
基于MCS-P统计量的数据驱动的扫描统计量参数选择
<正>背景与目的:健康事件的分布常具有空间异质性/聚集性,准确识别并处理健康事件数据中的空间模式是认识健康事件发生发展规律的重要前提。扫描统计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空间模式识别技术,其识别结果受参数影响。现有的识别结果的...
马越张韬肖雄李晓松
关键词:参数选择
文献传递
基于UTAUT和HBM模型的基层患者人工智能医疗使用意愿研究
2021年
探究基层患者人工智能医疗使用意愿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与线上问卷法。基于UTAUT和HBM模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与模型修正,分析核心变量间的关系和影响程度。结果 共纳入380人,整体知晓率为66.58%,整体使用率为25.79%,使用意愿均值为3.69。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拟合指数为RMSEA=0.037等。结果表明,对基层患者使用意愿标准化总效应最高的变量为自我效能,最低为感知易感性。结论 基层患者人工智能医疗使用率较低,可从政府、基层医疗机构、社区方面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常洋张韬
不同缺失场景下各缺失值不同处理方法的结果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部肿瘤患者住院病案信息数据,探讨不同缺失场景下数据缺失值通过完成者数据集法、期望-极大化法(EM)、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法(MCMC)3种方法处理后的标准化住院天数对标准化住院费用对数值的回归系数估计值r的优劣。方法运用R 3.4.1软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通过设定缺失比例和缺失机制模拟不同场景的缺失数据集,运用完成者数据集法、期望-极大化法、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法估计不同缺失场景的模拟数据集中标准化住院天数对标准化住院费用对数值的回归系数估计值r,并与完整数据集的回归系数估计值r_c结果进行比较,从准确度(各种方法估计的r与r_c比较)和精确度(各种方法的r的变异程度s)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结果 3种缺失值处理方法的优劣在不同的缺失场景中均有所差异,完全随机缺失(MCAR)和随机缺失(MAR)(1∶2)机制下,当缺失比例小于30%时3种方法的估计值r均在可接受范围(r_c±0.5s_c);MAR(比例=2∶1)机制任意缺失比例下3种方法的估计值r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任意缺失场景下用EM法估计的r的标准误s最小,且与r_c的标准误sc最为接近。结论在选择缺失值处理方法时,应该考虑数据的缺失比例和缺失机制。
邱建青周雨秋岳廷妍裴姣税春燕李晓松张韬
关键词:缺失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