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球
  • 1篇血管球瘤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肠梗阻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早期炎性
  • 1篇早期炎性肠梗...
  • 1篇粘膜
  • 1篇粘膜下
  • 1篇粘膜下肿瘤
  • 1篇症状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肝转移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症
  • 1篇首发症状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公主岭市中心...

作者

  • 3篇张洋
  • 2篇所剑
  • 2篇王大广
  • 1篇陈羽佳
  • 1篇于金海
  • 1篇何亮
  • 1篇王涛
  • 1篇陈岩
  • 1篇王权
  • 1篇孙璇
  • 1篇王立新
  • 1篇王国庆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多方位集束治疗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 探讨多方位集束治疗策略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结直肠外科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多方位集束治疗者13 例(治疗组),采用其他非手术方法治疗者1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d好转率分别为76.9%(10/13)和44.4%(8/18),7d治愈率分别92.3%(12/13)和77.8% (1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3±1.5)d比(4.7±1.9)d]、肛门排气时间[(2.9±2.4)d比(5.1±3.7)d]、排粪时间[(3.5±2.7)d比(6.2±2.8)d]、腹胀消失时间[(4.6±2.3)d比 (9.1±3.4)d]、开始经口进食时间[(5.9±1.8)d比(10.2±2.7)d]、腹部CT肠管改善时间[(6.6±3.5)d比 (11.4±9.6)d]以及从治疗开始至出院时间[(7.3±2.9)d比(14.8±11.2)d]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方位集束治疗策略可有效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大广张洋何亮陈岩于金海孙璇王立新所剑
K-ras基因突变表达谱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K-ras基因突变谱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阐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0例,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分析K-ras基因的突变类型及频率,探讨K-ras基因的突变谱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灶位置、转移位置、病灶形态及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3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者14例,突变率为47%,其中12密码子突变9例,突变率为30%;13密码子突变者5例,突变率为17%。突变表达谱在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肝脏转移灶部位、病灶形态、TNM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中突变率较高,以12,13号密码子突变最为常见,突变类型及频率在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肝脏转移灶部位、病灶形态、TNM分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王涛王国庆王权张洋所剑
关键词:K-RAS基因结直肠癌肝转移基因突变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潜能未定的胃血管球瘤1例被引量:4
2018年
血管球瘤(GTs)多为一种的良性小型血管瘤,较少发生。胃血管球瘤是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的一种,临床上少见。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胃血管球瘤,现将该患者资料报告如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及影像学特征。
李晓光陈羽佳张洋吴琼范运达徐仲航王大广
关键词:胃血管球瘤消化道出血首发症状恶性潜能粘膜下肿瘤影像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