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怡

作品数:41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细胞
  • 9篇内皮
  • 7篇内皮细胞
  • 6篇动脉
  • 6篇干细胞
  • 5篇小鼠
  • 4篇蛋白
  • 4篇心肌
  • 4篇血管
  • 4篇切应力
  • 3篇代偿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心脏
  • 3篇鼠骨
  • 3篇衰竭
  • 3篇胎儿
  • 3篇胚胎
  • 3篇胚胎干细胞
  • 3篇小鼠骨髓

机构

  • 27篇四川大学
  • 17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妇幼保...
  • 1篇石家庄市人民...
  • 1篇成都七中嘉祥...
  • 1篇成都市妇女儿...

作者

  • 36篇张怡
  • 8篇周开宇
  • 8篇华益民
  • 6篇陈槐卿
  • 6篇赵连三
  • 5篇段泓宇
  • 4篇涂秋芬
  • 4篇刘肖珩
  • 4篇王川
  • 4篇王涛
  • 3篇陈茂
  • 3篇李一飞
  • 3篇郭应坤
  • 3篇余昶
  • 3篇邱大健
  • 2篇唐红
  • 2篇熊恬园
  • 2篇聂永梅
  • 2篇雷秉钧
  • 2篇冯沅

传媒

  • 11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第八届全国生...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体剪应力对EA.Hy926细胞IL-8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为研究EA.Hy926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大小流体剪应力作用下IL-8受体CXCR1、CXCR2 mRNA的表达规律,通过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分别施加5.56、10.02、15.27 dyn/cm2三种剪应力,选取剪切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和30 min、1、2、4和8 h等10个时间点进行观测,以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IL-8受体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5.56 dyn/cm2剪应力作用下,与静止组相比,各时间点CXCR1 mRNA与CXCR2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在10.02 dyn/cm2剪应力作用下,CXCR1 mRNA表达随时间相对缓慢下降;而CXCR2 mRNA表达在30min出现短暂的升高,然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开始缓慢下降。在15.27 dyn/cm2剪应力作用下,其CXCR1、CXCR2 mRNA的表达随时间呈现较显著性降低(P<0.01),当持续作用4 h以上其CXCR2 mRNA表达极低。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强度、作用时间的流体剪应力参与调节IL-8受体表达。
余昶刘肖珩张怡
关键词:流体剪应力CXCR1CXCR2内皮细胞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被引量:36
2003年
目的 探讨影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MEF)分离和培养的一些因素 ,以建立稳定的 MEF培养体系。方法 取 BAL B/ c小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 ,利用体外培养体系 ,对 MEF的生长形态、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进行观察 ,并对不同胚胎日龄以及不同胰酶作用时间对 MEF分离及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13.5 d胎龄鼠胚的 MEF分离效果优于 10 .5 d、18.5 d胎龄鼠胚 ;MEF在体外为贴壁生长型细胞 ,第三代细胞增殖旺盛 ;在室温条件下 ,0 .2 5 %胰酶消化 MEF时间以 3~ 5 min为宜。结论  MEF在第 3代增殖旺盛 。
张怡赵连三汪成孝雷秉钧
关键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胚胎干细胞饲养层
HPVL1保守序列肽段诱导多型别HPV抗体的初步研究
2011年
为探索一段人类乳头瘤病毒(HPV)L1蛋白中长12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序列是否能诱导产生多型别HPV抗体,我们通过B细胞表位预测和多序列对比,筛选出一条HPV L1蛋白保守肽段,并人工合成此肽段,加弗氏佐剂后免疫家兔,对照组只用弗氏佐剂。先用ELISA的方法检测免疫家兔血清中抗体滴度;再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细胞荧光、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此抗血清与HPV阳性的宫颈癌细胞株和宫颈组织的反应情况。结果发现,用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在1∶25600以上,而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均检测出抗血清能与多型别HPV进行反应,而对照组呈阴性。此结果表明,该多肽可诱导产生针对多型别HPV的抗体,对于研发制备HPV、HPV L1诊断试剂盒有重要意义。
刘宝王霞张怡陈恒禧胡丽娜
关键词:抗体
川崎病血小板功能及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中小型血管炎症性疾病,其引起的冠状动脉异常(CAA)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KD早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以降低CAA的发生率。KD亚急性期患者普遍存在血小板增多症...
郑小兰张怡
关键词:川崎病PDWMPV
文献传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小鼠胎盘P-糖蛋白表达及功能的调控研究--胎盘转运地高辛个体化治疗胎儿心力衰竭
王川华益民周开宇詹雅兰张怡李一飞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被引量:7
2003年
探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用于人胚胎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可行性 ,以含 10 %胎牛血清的 DMEM(低糖 )溶液为培养基 ,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形态、对胰酶的敏感性、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进行研究 ,并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比较。结果显示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均为贴壁生长型细胞 ,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相比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更旺盛 ,且细胞寿命更长 ;在室温条件下 ,对 0 .2 5 %胰酶更敏感 ,消化时间不宜超过 3min。提示人胚胎成纤维细胞不仅在生长状况上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类似 ,而且作为人胚胎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饲养层 ,在使用期限上优于后者 。
张怡赵连三汪成孝雷秉钧
关键词:胚胎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胚胎干细胞细胞培养
转录因子在低剪应力上调内皮细胞IL-8 mRNA过程中的作用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由AS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主因。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趋化因子...
张怡涂秋芬陈槐卿
文献传递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向肝细胞的转化被引量:4
2005年
为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在体内向肝细胞转化的可能性,将来源于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的B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或经皮肝穿刺直接注入肝脏组织的途径移植入同源正常雌鼠体内。分别于移植术后1、2、4周处死受体雌鼠,取其肝组织,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和免疫组化法同时检测Y染色体的存在和白蛋白的表达,以观察确定所注入的BMSCs在受鼠体内向肝细胞转化的情况。采取经皮直接肝穿刺注射途径移植BMSCs的两个实验组,无论移植细胞是新鲜分离的、还是P3代BMSCs,均可于移植后1周,在受鼠肝脏内检出Y染色体阳性细胞的存在,此类阳性细胞并可同时表达白蛋白。另一方面,经尾静脉注射法进行移植的实验组,于移植后2周,也可在其肝组织内检测到同时表达Y染色体和白蛋白的细胞。本研究证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向肝细胞转化的可能性。
张怡范玉兰赵连三唐红
关键词: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细胞转化白蛋白Y染色体
一种新型的脱细胞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构建和评价被引量:7
2007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免疫原性较小、生物相容性较好、力学性能优良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新鲜获得的犬主动脉,置于三蒸水中4℃过夜,使血管细胞由于渗透压差较大而破裂;随后经过多聚环氧化合物家族的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X-810)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细胞破裂的同时,对血管支架的纤维结构起交联作用;最后应用物理超声的方法清除支架内的细胞碎片残留。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犬主动脉内几乎没有可见的核染,基本消除了血管支架的免疫原性。同新鲜的血管相比较,这种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各种力学指标与新鲜的犬主动脉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处理后的支架仍然保持新鲜血管的力学特征。同时它还表现出极低的细胞毒性,分别在支架上种植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且局部已经融合成片。
涂秋芬张怡李艳陈槐卿
关键词:脱细胞交联生物相容性
构建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新方法及评价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索经兔耳中央动脉穿刺入路,利用球囊损伤兔颈总动脉内膜联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新方法并评价可行性。方法将兔经高脂饲料预喂养4周后,经兔耳中央动脉穿刺入路,利用球囊损伤右侧兔颈总动脉内膜,再经高脂饲料喂养8周。利用磁共振仪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兔颈总动脉病变。结果本研究构建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成功率为85%。在磁共振图像上,实验组颈总动脉血管壁增厚,明显强化,且实验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明显高于自身对照组。实验组颈总动脉血管壁内膜呈现动脉粥样化斑块的病理表现,而自身对照兔颈总动脉血管壁内膜正常。结论通过兔耳中央动脉穿刺入路,行球囊损伤兔颈总动脉内膜联合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成功构建了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重复性较强、造模用时短以及成模率高等优点。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内膜采用了独创的兔耳中央动脉穿刺入路,为构建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开辟了新思路。
叶鹏飞郭应坤张怡沈梦婷李湘陈林徐婷文凌仪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球囊损伤高脂饮食颈总动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