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奋 作品数:55 被引量:33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混合痔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和预防 被引量:2 1999年 切口延迟愈合是痔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我们观察了近3年来行外切内扎术治疗的1230例各类混合痔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发现其中24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为195%。本文结合有关文献,探讨了混合痔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方法。1临床资料1... 张思奋 袁汉雄 罗湛滨 范小华关键词:混合痔 延迟愈合 切口 术后 病因 重用温阳药临床应用经验 被引量:2 2006年 王新民 罗湛滨 张思奋关键词:温阳法 阳虚 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痔患者的临床价值与评价 1996年 对200例痔患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163例(81.5%)伴有肠道病变,其中以肠炎最多见,其次为肠息肉和肠癌。并讨论了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痔患者的临床价值。 张思奋 任东林 袁汉雄 梁少媚关键词:纤维结肠镜检查 肠息肉 肠癌 肠炎 我国儿童大肠癌58例分析 被引量:7 1997年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大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949年~1996年国内正式发表的儿童大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共58例,男46例,女12例;年龄7月龄~15岁.①儿童大肠癌在全部大肠癌中的比例约为041%~077%;②主要发生于右半结肠、横结肠及直肠,分别为431%和414%;③容易误诊,误诊率高达769%;④病理类型以粘液腺癌为主,占708%;⑤根治性切除的机会为655%,远较成人低;⑥预后差,2年生存率为548%,无5年生存者;⑦病因不明,与种族及家族倾向关系亦不清楚;⑧目前尚缺乏成熟的综合治疗措施与经验.结论中国儿童大肠癌有一定特点. 任东林 袁汉雄 罗湛滨 林帝颂 范小华 张思奋关键词:大肠肿瘤 儿童 病例分析 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附81例临床资料) 被引量:3 1996年 回顾分析81例大肠癌中52例的误诊情况,认为大肠癌的误诊与患者自身的因素及医务人员对大肠癌的警惕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有关,并就减少误诊提出建议。 林帝颂 罗湛滨 张思奋 袁汉雄关键词:大肠癌 误诊原因分析 医务人员 责任心 双极“D”形电切圈套器的体外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体会 2002年 目的 评价双极“D”形电切圈套器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体外乙状结肠假息肉用双极“D”形电切圈套器和单极椭圆形圈套器行电切 ,并对其结肠壁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 双极“D”形电切圈套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 ,10例中出现迟发性出血 1例 ,即时性大出血 1例 ,与用单极椭圆形圈套器比较时间和能量需求差别无显著性 ;病理学检查提示 ,用双极者组织损伤明显小于用单极者 ,损伤达肌层者分别为 10 %和 90 % ,边缘损伤范围分别为 (0 .4 2± 0 .13)mm和 (1.4 7± 0 .5 8)mm ;结论 双极“D”形电切圈套器用于电外科治疗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和方便、相对安全性高等优点 。 任东林 张思奋 罗湛滨 范小华关键词:体外实验研究 结肠 息肉 电外科学 病理学 针刺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2001~2019年所有关于针刺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计1722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针刺联合中药熏洗坐浴能提高患者总体有效率[OR=3.85,95%CI(2.54,5.85),P<0.00001]、降低术后D1[MD=-1.52,95%CI(-1.72,-1.32),P<0.00001]、D7[MD=-0.93,95%CI(-1.13,-0.74),P<0.00001]、D14[MD=-0.70,95%CI(-0.83,-0.58),P<0.00001]VAS疼痛评分、缩短创面愈合时间[MD=-1.68,95%CI(-2.04,-1.31),P<0.00001]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OR=0.18,95%CI(0.06,0.53),P=0.002<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熏洗坐浴能有效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广泛使用。但仍存在文献质量偏低、样本量小等不足,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双盲文献提供临床依据。 马丽娟 谭康联 张思奋 梁学敏关键词:针刺 中药熏洗坐浴 肛肠术后疼痛 META分析 双级“D”形电切圈套器的体外实验研究和临床的应用体会 目的:评价“D”形双极电切圈套器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体外乙状结肠假息肉用“D”形双极电切圈套器和单极圈套器行电切后的肠壁标本进行病理学及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结果:临床应用上,双极圈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10... 任东林 张思奋 罗湛滨 范小华关键词:圈套器 病理学研究 体外实验 文献传递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及条目筛选 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研制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QLQ-CMPPCC),以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WHO生存质量量表制定原则,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提出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广泛查阅国内外多种普适性及结直肠癌专用生存质量量表,采用结构化决策的方法,编制初始量表。用调查方式对205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测试,运用专家重要性评分法、条目分布考察法、离散趋势法、t检验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α系数法联合进行条目筛选。结果研制出含有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社会功能4个领域、20个方面及54个条目的QLQ-CMPPCC。其中,非造口手术患者回答43条,造口手术患者回答46条,生存质量总评价1条。结论 QLQ-CMPPCC具有中医特色,全面反映了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内涵,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工具。 范小华 王浩 谭康联 欧爱华 何泽慧 罗湛滨 张思奋 郑镇木 姚劲斌 张力关键词:结直肠癌 中医生存质量量表 穴位埋线超前镇痛对肛门病术后β-内啡肽和一氧化氮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观察长强、承山穴穴位埋线用于肛门病术后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中β-内啡肽与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探索穴位埋线超前镇痛减轻肛门病术后疼痛的可能机理。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退出11例,2组均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穴位埋线组79例,术后采用长强、承山穴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78例予术后常规处理。记录2组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临床疗效,记录疼痛持续时间。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手术前后2组患者外周血中β-内啡肽和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2组术后8、24、48、72、96、120小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埋线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埋线能缓解痔术后疼痛,缩短术后疼痛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血清β-内啡肽、一氧化氮含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一定程度缓解痔术后疼痛的程度,调节血清中β-内啡肽和一氧化氮的含量,这可能是穴位埋线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张思奋 赵江宁 袁东辉 巢阳发关键词:穴位埋线 术后镇痛 Β-内啡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