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性
  • 2篇上矢状
  • 2篇上矢状窦
  • 2篇上矢状窦血栓
  • 2篇上矢状窦血栓...
  • 2篇矢状
  • 2篇矢状窦
  • 2篇矢状窦血栓形...
  • 2篇缺血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窦血栓形成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技术
  • 1篇影像技术

机构

  • 6篇辽宁省血栓病...
  • 1篇沈阳市第九人...

作者

  • 6篇常大伟
  • 2篇谭俊杰
  • 1篇富克非
  • 1篇初照成
  • 1篇唐广海
  • 1篇张玉琴
  • 1篇王琦
  • 1篇李敬林
  • 1篇杨健
  • 1篇熊晓东
  • 1篇程晓丽
  • 1篇邓秀君
  • 1篇李檀
  • 1篇池明宇
  • 1篇金福森
  • 1篇刘天明
  • 1篇刘树权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特点。方法:回顾1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患者中有9例有明显诱因;常见的表现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局灶...
常大伟
关键词: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中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池明宇张玉琴唐广海程晓丽刘树权李檀杨健王琦初照成李敬林熊晓东常大伟富克非金福森邓秀君
干细胞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临床医学治疗手段,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制高点,可以替代、修复、重建或再生因疾病、创伤、衰老或遗传因素所造成的人体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尤其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更具有...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药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特点。方法回顾1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例患者中有9例有明确诱因;常见的表现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癫(?)发作等;颅脑磁共振扫面可见特征性改变;9例抗凝治疗好转,2例死于脑疝。结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多有明显的诱因,临床表现各异,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常大伟谭俊杰刘天明
关键词:矢状窦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会(附3例报告)被引量:3
2010年
常大伟谭俊杰
关键词: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诊疗体会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技术临床诊断率误诊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 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 0例和对照组2 8例。2组基础疗法相同,治疗组早期加用刺五加注射液和活血化瘀中药;2组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 % )明显高于对照组(67 9%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 =4 5 8,P <0 .0 5 ) ;治疗组复查颅脑CT显示,血肿吸收完全,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常大伟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刺五加注射液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常大伟刘宇翔
关键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卵圆孔未闭经食管超声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