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方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直肠
  • 4篇胃肿瘤
  • 4篇基因
  • 3篇直肠癌
  • 3篇胃癌
  • 3篇肠癌
  • 2篇蛋白
  • 2篇抑癌
  • 2篇抑癌基因
  • 2篇切除
  • 2篇疗效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癌患者
  • 2篇癌基因
  • 2篇P27
  • 2篇PTEN
  • 2篇肠内
  • 1篇动脉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山东省立医院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11篇巩方明
  • 5篇刘洪俊
  • 2篇李鹏
  • 2篇贾宝庆
  • 2篇严永峰
  • 1篇田兴松
  • 1篇刘洪一
  • 1篇李冰
  • 1篇安郁利
  • 1篇李辰生
  • 1篇王白石
  • 1篇孙鹏
  • 1篇胡明根
  • 1篇石玉龙
  • 1篇石玉龙
  • 1篇白云
  • 1篇李冰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34例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PN组(n=79)和PN组(n=55),EN-PN组患者采用EN和PN联合应用,PN组患者采用单纯PN。观察两组患者的耐受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总淋巴细胞数(TLC)和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结果 EN-PN组患者耐受性较好,与PN组相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无显著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较PN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PN组患者术后第8天血清TP、ALB、PA、TF、TLC和OPNI较PN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组患者的TF、TLC和OPNI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EN-PN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营养和免疫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巩方明李冰严永峰王白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外营养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巩方明刘洪俊石玉龙
关键词:缺血肠系膜动脉肠系膜静脉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腹腔镜在直肠癌微创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2017年
通过分析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腹腔镜的临床研究评价机器人系统在直肠癌微创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至2015.07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诊治直肠癌患者60例,分别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对比分析。结果:1.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组,两组对比差异P=2.56,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出血量指标对比差异P=0.02(P<0.05);3.机器人组清扫淋巴结与腹腔镜组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机器人组淋巴结转移情况,两组对比差异P=0.02(P<0.05)有统计学意义;5.机器人组术后排气与腹腔镜组差异明显P=0.01(P<0.05)结论: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比,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出血量少、淋巴结清扫数量多、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宋振珍刘洪一巩方明安郁利
关键词:直肠癌微创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
胃癌组织中p27基因甲基化改变及其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27基因的5’CpG岛甲基化状态,并探讨p27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测定49例胃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以及lO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27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组p27基因甲基化率为49%,癌旁组p27基因甲基化率为25%,正常胃黏膜组p27基因甲基化率为0。胃癌组p27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p27基因甲基化率为61%,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组的28%(P〈0.05)。p27基因甲基化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大小、部位无关(P〉0.05)。结论p27基因甲基化可能导致p27mRNA的失转录,并与胃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巩方明刘洪俊石玉龙李辰生
关键词:胃肿瘤DNA甲基化
直肠类癌的诊治体会
2006年
刘洪俊巩方明
关键词:直肠类癌诊治体会胃肠道癌患者
PTEN蛋白和p27在胃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胃癌中抑癌基因PTEN和p27的表达和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和8例正常胃组织中PTEN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和p2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22/36)和63.9%(23/36)(P>0.05),均低于正常胃组织阳性率100%(P<0.05)胃癌组织中PTEN和p27阳性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43P<0.05),结论:PTEN和p27基因的异常改变参与胃粘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PTEN和p27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之一。
巩方明刘洪俊
关键词:胃肿瘤P27
鼻空肠管和空肠造瘘管置入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评估鼻空肠管与空肠造瘘管置入术在全胃切除术患者中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采用鼻空肠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治疗;B组:43例运用空肠造瘘管置入术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疗效及并发症。结果:B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A组更短(P<0.05);B组术后营养指标优于A组(P>0.05);A、B组耐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空肠造瘘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耐受性更好,放置时间更长,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李冰李鹏巩方明严永峰孙鹏贾宝庆
关键词:鼻空肠管空肠造瘘管全胃切除术肠内营养
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器人一期切除实施流程与布孔教学
2024年
目的结合实际病例阐述结直肠肝转移机器人一期同步根治性切除的优势和实施流程。方法结合两团队在肝脏和结直肠机器人手术经验, 总结本专业团队2020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组织和参与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机器人手术病例15例, 阐述同步手术的合理化流程、布孔方案, 统计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数据。结果总结了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器人一期同步根治术的实施流程和联合手术的布孔原则。利用该方案联合手术平均手术时长(285.4±59.5)min, 术中出血量(203.3±208.3)mL, 术后禁食时间(3.5±1.1)d, 术后平均住院日(10.5±4.2)d, 未发生Clavien Ⅲ级以上并发症。结论结直肠肝转移机器人一期同步根治性切除的实施流程和布孔策略安全可行, 便于借鉴学习。
马奔刘博源巩方明李鹏贾宝庆胡明根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
PTEN和p2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及其可能的下游抑癌基因p2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进行对比。探讨PTEN、p27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PTEN、p27在胃癌发展过程...
巩方明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抑癌基因
文献传递
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其主要通过PIP3途径、FAK途径、MAPK途径等发挥其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调节细胞迁移与黏附。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降,提示PTEN基因的异常改变参与了胃黏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PTE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之一。
巩方明刘洪俊
关键词:胃肿瘤PTEN抑癌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