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志慧
- 作品数:22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
- 梁瀚孔令霞冉崎曾鸣韩嵩代瑞雪屠志慧
- 文献传递
- 川中潼南地区须二气藏多参数储层预测被引量:2
- 2010年
- 碎屑岩油气藏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大,地震勘探从寻找构造油气藏进入寻找岩性的、地层—构造复合的隐蔽性油气藏。但实际钻探出现的失误昭示:碎屑岩储集体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无论纵横向、厚度和物性变化都较大,而且大多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特征,储层识别存在较大困难。从分析潼南合川地区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入手,对储层段的地震响应模式,储集体的精细描述以及流体检测等进行综合研究,提出多参数储层预测的综合技术,经后钻的2口井检验,储层有效厚度预测与实际钻井资料对比符合情况较好。
- 张光荣卢晓敏孔令霞屠志慧韩嵩
- 关键词:四川盆地储层烃类检测
- 川中潼南地区须二气藏多参数储层预测
- 碎屑岩油气藏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大,地震勘探从寻找构造油气藏进入寻找岩性的、地层-构造复合的隐蔽性油气藏.但实际钻探出现的失误昭示:碎屑岩储集体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无论纵横向、厚度和物性变化...
- 张光荣卢晓敏孔令霞屠志慧韩嵩
- 关键词:四川盆地储层烃类检测
- 文献传递
- 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三维地震数据中获取多个叠前道集;根据所述多个叠前道集确定出叠加道集;分别确定所述多个叠前道集与所述叠加道集的相似相干系数;根...
- 韩嵩冉崎陈康梁瀚杨广广曾鸣屈伯章屠志慧孔令霞彭浩天狄贵东
- 基于小平滑面的非线性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技术--以四川盆地双鱼石区块为例
- 2020年
- 随着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双鱼石区块勘探开发进程,钻井工程逐渐由早期勘探期直井向开发期大斜度水平井转变。但由于双鱼石区块地表、地下构造特征"双复杂"的情况,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资料存在构造形态落实不准确,钻井揭示地层构造轴线和叠前时间偏移成果存在较大偏差。应用基于小平滑面非线性反演建模技术的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配套方法,提高了地震成像空间归位精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小平滑面处理的数据可以有效保持炮检点位置真实性对旅行时准确计算;②通过构造层位、测井声波速度、近地表速度综合约束下建立的初始速度模型加上非线性层析反演技术能有效提高建模精度;③射线束法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双复杂"地区对断裂带及陡倾角成像有显著提升。最终叠前深度偏移成果较好恢复地下构造真实形态,成像效果与井旁构造恢复结果整体符合,构造轴线和断层位置修正230 m,钻井证实在7 000 m深度相对误差控制在1%内,对双鱼石区块后期勘探开发井位部署及井轨迹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 曾鸣狄贵东彭浩天屠志慧孔令霞韩嵩
- 关键词:叠前深度偏移四川盆地
-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
- 梁瀚孔令霞冉崎曾鸣韩嵩代瑞雪屠志慧
- 文献传递
- 有利砂体识别与解释被引量:6
- 2005年
- 天然气的产量与砂岩的厚度,孔隙度,连通性,砂泥比等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决砂体在空间以什么形态出现,其方向如何,纵向上如何变化,连通形式如何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篷来镇组某工区的砂体进行了精细识别和解释。在地震剖面上,砂体的响应一般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孔隙性好,含气丰度高的砂体往往表现为速度低和极性反转的特点。但发现该工区的砂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形式多变,甚至出现了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记录严重不吻合的现象,故砂体识别工作不能遵循统一模式。因此,采用了多井约束,多层标定,分层解释来识别有利砂体。
- 屠志慧成世琦慈建发
- 关键词:天然气合成地震记录多井约束
- 断层断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断层断距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显示目标地层所在地理区域的地震剖面图;在所述地震剖面图中显示所述目标地层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最大正曲率属性点以及一个或多个最小负曲率属性点;若...
- 梁瀚代瑞雪冉崎孔令霞曾鸣杨广广韩嵩屠志慧
- 文献传递
- 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在苏码头构造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苏码头构造由于受地形起伏和风化层厚度变化的影响,地震原始数据存在静校正问题,它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叠加剖面的成像效果和构造形态。为了消除近地表介质对反射波的这种影响,利用CGG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中的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线性动校正,确定折射层的速度、偏移距的范围,然后在共炮点域、共检波点域求取折射波静校正量,再对地震道数据进行校正,有效解决了静校正问题,使苏码头构造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反射同相轴变得更连续、更清晰,从而提高了叠加剖面的质量,改善了成像效果,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 孔令霞邹定永屠志慧李楠张琳羚
- 关键词:折射波静校正偏移距同相轴
- 叠前深度偏移在复杂构造成像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东三岔坪高陡构造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四川盆地东部三岔坪高陡构造由于经历复杂构造运动,地表出露岩性变化大,激发接收条件差,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应用于该复杂构造成像研究。在叠前常规处理和叠前时间偏移的基础上,利用已有测井、地质等资料,建立实体模型,并通过区域层速度填充该实体模型,从而建立起了高精度的速度模型;得到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其剖面断点更清晰,绕射归位合理,信噪比较高,构造形态清楚,成像效果较好;进一步与某实钻井位数据进行比对,误差较小,说明处理结果真实可靠。结论认为:当速度存在剧烈的横向变化、速度分界面非水平层状时,只有叠前深度偏移能够实现共反射点的叠加和绕射点的归位,使地震资料正确成像;在叠前深度偏移过程中,建立高精度的速度模型非常关键。
- 陈骁董霞曾鸣屠志慧孔令霞韩嵩
- 关键词:叠前深度偏移低信噪比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