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
- 作品数:20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人类减贫事业的“怒江实践”被引量:7
- 2020年
-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聚集、“直过民族”最集中的沿边靠藏地区,拥有独一无二的高山峡谷自然景观和世界级自然资源,但是受特殊的自然、历史、社会、交通等多种因素制约,始终未能摆脱千年之困,是中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突出“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推进“志智双扶”,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怒江减贫实践,蕴含着普遍性规律和全球性价值,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独特启示”。
- 无何祖坤沈向兴宋媛尤功胜周月
- 生态移民的搬迁形式研究——云南永善县马楠乡案例分析被引量:24
- 2005年
- 我国生态移民的迁移形式有自发性移民、政府组织移民和企业参与移民搬迁三种形式。作者以云南省永善县马楠易地扶贫工作为案例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搬迁形式各有优势,其中农户自主搬迁的成效最大,返迁率为零,是一种有效的脱贫形式。政府应对农户自主搬迁提供必要的扶持和加以规范管理;政府组织搬迁是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形式,但应尽量减少直接的行政行为;目前企业尚未形成独立承担搬迁的条件,然而在配合政府组织、接收、安置大规模移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潜力,政府应明确自身与企业间的职能和职责关系。
- 文冰宋媛张体伟乔召旗
- 关键词:政府应对生态移民脱贫政府组织中农行政行为
- 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被引量:7
- 2018年
- 云南省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是全国贫困人口规模最大、贫困县数量最多的省份,民族贫困、边境贫困凸显,扶贫开发的复杂性、艰巨性较突出。经过三十多年的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是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发展滞后的现状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未来三年,云南省的扶贫开发工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扶贫,充分调动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创新扶贫资源统筹整合机制,全面实现脱贫、脱帽、增收三大目标。
- 宋媛
- 关键词:扶贫开发工作人力资本投资人口规模贫困程度产业扶贫
- 云南省脱贫攻坚报告被引量:2
- 2019年
- 2018年,云南省牢牢扭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生命线,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创新脱贫攻坚方式,高标准保障扶贫工作实现更加“精准”。脱贫攻坚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县退出实现零突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高,阶段性减贫成效显著。2019年云南省将完成31个贫困县摘帽、130万贫困人口净脱贫、7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的任务,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 宋媛
- 关键词:脱贫农村贫困人口居民生活质量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工作贫困地区
-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攻坚报告被引量:1
- 2019年
- 怒江州是全国“三区三州”之一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难中之难。怒江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以来,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减贫率有效提高。未来两年,怒江州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谋划脱贫攻坚,把实现怒江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作为发展目标,以发展峡谷高原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为核心,以激发和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抓手,强化农村的自治、德治和法治,实施怒江特色的乡村振兴。
- 宋媛
- 关键词:脱贫战略高原特色农业自我发展能力贫困人口
- 民族地区健康扶贫优化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被引量:9
- 2018年
- 健康扶贫中的"扶"与"贫",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基于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分析民族地区的健康扶贫是一种研究视角的创新。这一创新能从根本上审视目前民族地区推进健康扶贫面对的两大现实问题:一方面是贫困群体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得不到较好满足,另一方面是国家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体系如何实现精准化和精细化。因此,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指导健康扶贫的理念、目标和方式的转变,调整医疗资源要素配置和使用中的结构性问题,使国家的医疗服务供给与民族地区的健康需求有机结合,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具体而言,应从医疗资源配置方式、财政投入机制、管理服务体系,以及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结构和民族传统医疗观等外植和内生因素去探索当前民族地区健康扶贫优化发展的路径,从根本上提升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
- 张源洁宋媛
- 关键词:民族地区
- 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能力提升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教育素质、健康素质低下和劳动技能较弱,能力贫困现象突出,已成为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目前,这部分地区的教育扶贫机制未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和社会组织参与机制不完善,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资源整合机制有效性不足等机制性障碍,严重制约着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能力提升,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有效推进。为此,建议在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脱贫攻坚中,加快完善教育扶贫机制,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表达机制和参与机制、创新能力提升的扶贫资源统筹整合机制,着力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探索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
- 宋媛张源洁胡晶
- 关键词:利益表达机制人力资本投资
- 持续干旱对云南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
- 分析了近年来云南旱情异常严重,论述了持续干旱对云南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云南省已进入以干旱为主的周期中,从年纪变化趋势来看,目前云南可能处于要么不出现春夏连旱,要么就是出现特...
- 宋媛
- 关键词:干旱区域经济社会矛盾生态环境
- 云南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效及展望
- 2023年
-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构建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 宋媛
- 关键词: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人居环境
- 云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2024年
-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快速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农村生产、生活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振兴阶段性成效显著,为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云南农村发展仍然面临着发展基础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力较大等困难和挑战,需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全产业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宋媛
- 关键词:全产业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水平农业强省农民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