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同均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评价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患者的效果,并与常规颞顶骨瓣减压术比较疗效差异。方法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采用常规颞顶骨瓣减压术。术后治疗方案基本相同,术后随访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评定疗效。结果改良组ADLⅠ级3例,Ⅱ级14例,Ⅲ级9例,Ⅳ级2例,V级1例,死亡1例。常规组ADLⅠ级1例,Ⅱ级9例,Ⅲ级10例,Ⅳ级6例,V级2例,死亡2例。需二次开颅手术常规组5例,改良组1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患者中有良好的效果,与常规颞顶瓣减压术比较,能减少二次开颅的概率,改善患者预后。
- 黄汉文魏建功宋同均王士强刘道斌张琦辉
-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减压术
- 颅内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天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及对照组各20例,微创组使用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对照组使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结果:微创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要高,而且微创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软通道颅内血肿微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并具有损伤小、见效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魏建功宋同均刘道斌王士强钟远强董世节张琦辉黄汉文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引流
- 颅内破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与显微外科夹闭治疗疗效观察
- 目的:我们将2017年10月~2020年4月间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采用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观察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4月在我科治疗的35例颅...
- 宋同均刘裕浩麦浩坚
-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夹闭治疗疗效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被引量:3
- 2007年
-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及时有效地保持呼吸通畅、纠正低血压及采取综合治疗等可降低死亡率。
- 钟远强魏建功宋同均刘道斌王锡铭
- 关键词:脑干损伤
-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3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5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膜外血肿位于单侧后颅窝29例,位于双侧6例,血肿跨幕上、幕下10例,血肿破入脑室5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合并幕上硬膜下血肿10例;合并后颅窝硬膜下血肿3例,小脑内血肿2例;合并枕骨骨折19例,颅底骨折10例。血肿致梗阻性脑积液9例,第四脑室、环池受压、移位7例,环池消失1例。10例患者行保守治疗,2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术后6个月,33例患者预后按GOS分级:2分2例,3分4例,4分7例,5分20例。结论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病情紧急、危重,早期诊断、根据血肿特点及时行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 黎志迪杨志林魏建功王士强宋同均黄汉文张琦辉
- 关键词:后颅窝硬膜外血肿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组织氧与二次脑损伤因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脑组织氧(PbtO2)与二次损伤因素(SBI)的关系。方法:对1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行脑组织氧监测,观测、比较二次脑损伤高危因素与脑组织氧的相关性。结果:脑组织氧颅内压呈负相关,与脑灌注压、血氧分压呈正相关。体温对其也有影响。结论:二次损伤因素直接或间接对影响脑组织氧的代谢,从而影响预后。
- 宋同均魏建功刘裕浩刘道斌王士强董世节张琦辉黄汉文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组织氧预后
- 脑出血术后应用依达拉奉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7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3个月后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2、4周NIHSS分别为(11.7±3.5)、(8.9±3.1)分;对照组NIHSS分别为(15.7±4.6)、(13.2±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治疗组BI显效率为61.54%、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BI显效率为38.46%、有效率为6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促进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且安全有效。
- 王士强张琦辉宋同均刘裕浩董世节
-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缺损
- 改良大骨瓣减压、显微侧裂入路治疗伴脑疝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评价改良大骨瓣减压、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伴脑疝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清除血肿,术后按照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救治指南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ADLⅠ级3例,ADLⅡ级14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2例,ADLⅤ级1例,死亡1例。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疗效满意,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规范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黄汉文魏建功宋同均王士强刘道斌张琦辉
- 关键词:侧裂入路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显微神经外科
- 自体带蒂颅骨瓣帽状腱膜下保存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自体带蒂颅骨瓣帽状腱膜下保存的优点。方法 将去骨瓣减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病人术后将带蒂骨瓣存放于帽状腱膜下保存;对照组术后将游离骨瓣放于帽状腱膜下或深低温下保存,两组病人取同一切口行手术二次回植。回植前行病理检查,回植后行头颅X线片检查。结果 带蒂颅骨瓣回植前病理检查骨细胞成活率高,术后头颅X线片随访颅骨成活,愈合良好。结论 帽状腱膜下带蒂自体颅骨瓣保存回植优于其它保存方法。
- 魏建功黎建明张日华宋同均刘立良刘道斌王锡铭
- 关键词:帽状腱膜病理检查X线片检查
- 儿童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儿童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探讨其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22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分级判断预后,恢复良好12例,轻中残6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能够改善患儿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 黄汉文魏建功宋同均王士强刘道斌董世节张琦辉黎志迪刘裕浩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塞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