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病人内瘘动脉瘤预防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内瘘动脉瘤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将40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寻找内瘘动脉瘤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循证护理,实验组内瘘动脉瘤发生率大大降低,继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解决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使用的护理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减轻病人痛苦。
- 孙蕾
- 关键词:循证护理内瘘穿刺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现况与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问卷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现况,并调查其影响因素,为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MHD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调查同期100例体检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其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比较;根据患者是否在职、性别、合并其他疾病、学历、有无抑郁情绪进行生活质量比较,探究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年龄对精神健康总评分(MCS)、躯体健康总评分(PCS)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MCS、PCS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在职、性别、合并其他疾病、学历、有无抑郁情绪均对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MCS、PCS呈负相关(r=-3.054,r=-3.134,P<0.05)年龄增加MCS、PCS有降低趋势。结论:MHD患者生活质量相对于正常人群明显降低,其中抑郁情绪、无职业、女性、合并其他疾病、学历低等均对MHD患者的精神健康以及身体健康造成明显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各项生活质量也显著下降。
- 孙蕾邓娜常颖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 动静脉内瘘手腕锻炼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静脉内瘘手腕锻炼仪,带体与手腕接触一侧上设有充气部,所述充气部内设有至少两个充气槽,多个充气槽之间平行设置,每个充气槽的表面均设有一个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充气部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带体两端设有粘扣带;...
- 孙蕾
- 文献传递
- 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以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主体,探究其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配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定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纳选徐州市中心医院定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基本信息,共计80例。应用常规护理的42例为对照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的38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水平和尿素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及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低于透析前(P均<0.05)。透析后及随访1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尿素清除率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大于透析前(P均<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在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配合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水平,提高尿素清除率。
- 常颖孙蕾刘金凤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延续性护理并发症
- 5E康复护理方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水钠摄取不合理及睡眠状况的研究被引量:4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5E康复护理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水钠摄取不合理及睡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其中58例给予5E康复护理方案者设为观察组,另外58例常规方案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水钠控制依从性、血压情况、睡眠质量以及希望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水钠控制依从性、血压控制及睡眠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希望水平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5E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尿毒症血液析患者水钠摄取不合理,提高睡眠质量及希望水平。
- 邓娜孙蕾刘金凤郭楚
-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
- 基于VA护士主导的绳梯式穿刺策略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VA护士主导的绳梯式穿刺策略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择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绳梯式内瘘穿刺方法进行穿刺(责任护士评估内瘘,根据经验判断穿刺点进行穿刺),观察组患者采用VA护士主导的信息化绳梯穿刺策略进行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绳梯穿刺依从性,记录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的发生情况,计算患者的规律复诊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绳梯穿刺执行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观察组中发生穿刺点渗血、血栓形成、血管狭窄、血管瘤样扩张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例、3例、1例、3例,对照组中发生穿刺点渗血、血栓形成、血管狭窄、血管瘤样扩张患者的例数分别为6例、7例、5例、5例;观察组穿刺点渗血、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瘤样扩张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规律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护士主导的信息化绳梯穿刺策略可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绳梯穿刺依从性,延长患者的内瘘使用寿命,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VA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价值感,值得临床推广。
- 刘金凤孙蕾
-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动静脉内瘘
- 自制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固定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自制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对于固定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胶布固定导管)和实验组(使用自制固定带固定导管),观察患者舒适度、视觉美观、缝线脱落和皮肤过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舒适度、视觉美观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缝线脱落和皮肤过敏死亡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对于固定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导管具有舒适美观安全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 孙蕾邓娜高珺
- 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
- 血液净化中心常见不良事件分析与安全管理措施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探讨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见细节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做好透析患者安全隐患评估及不良事件的分析和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保证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达到了质量持续改进、确保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安全的目的。结论:通过各项核心制度落实,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理论和技能,提高沟通技巧,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确保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
- 高福英陈宝云孙蕾
- 关键词:血液透析安全隐患
- 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
- 一种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属于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该固定带包括连接带、短带、管袋、袋口、长带和尼龙搭扣;在管袋的二端分别连接有短带和长带,管袋宽于短带和长带;在短带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带,在管袋上有袋口,在长带...
- 孙蕾
- 文献传递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并发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每周透析2次,透析联合灌流1次,将灌流器串联于高通量透析器前,血流量150~2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灌流治疗时间为2 h,之后继续血液透析2 h。对照组采用高通量透析器每周透析2次,每次透析4 h。观察2组患者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食欲、睡眠及自主感觉等临床症状变化,检测肾功能、电解质、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同型半胱氨酸(tHcy)、C反应蛋白(CRP)。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多数患者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自主感觉良好;尿素、肌酐、血磷、血钾、血PTH、血β2-MGt、Hcy、CRP降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降低尿毒症患者血中PTH、β2-MGt、Hcy、CRP等中分子物质,对患者的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等症状疗效显著,并且能够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及自主感觉。
- 孙蕾王惠新高珺高福英
-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