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军
- 作品数:52 被引量:33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委属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工资增长推升了通货膨胀水平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 2015年
- 通过分析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认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结构老龄化和政策因素驱动我国实际工资增长,并构成长期通货膨胀压力。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实际工资与GDP平减指数(10%显著水平)、消费者价格指数(1%显著水平)、商品房销售价格(1%显著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实际工资增长不但从成本方面推升了通货膨胀,还通过直接扩张需求、在消费者信贷市场上承担"资本品"功能和杠杆效应,从需求方面拉升通货膨胀。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价格的看涨预期、工资增长导致的按揭能力增强和银行住房贷款增长,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工资—通货膨胀循环传导机制。
- 孙力军严丹
- 关键词:工资增长通货膨胀省级面板数据
- 金融信用非均衡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2010年
- 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增长。金融信用的非均衡表现为城乡、地区、国有-民营、虚拟-实体经济、内外经济结构的非均衡。金融信用的非均衡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降低了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因此,以金融信用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均衡增长,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
- 孙力军朱洪
- 关键词:金融信用非均衡货币政策经济均衡增长
- 中国会发生金融危机吗?——基于金融部门、ICOR和金融监管的一个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股市由于规模小且估值已经相对合理,外债指标都在安全线以内,因而股市崩溃和外债危机的风险极小;银行系统的资本充足率已获得改善,坏账比例近几年来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政府金融监管机制运作正常。我们预测,短期内(比如说5年内)中国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可能性极小。但是,银行体系大量产生坏账的机制并没有铲除,而资本产出比率的持续上升也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效益不高,因而远期中国金融安全仍然面临严重挑战。
- 孙力军齐春宇
- 关键词:金融危机银行坏账
-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动态关系——基于2001~2008年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被引量:6
- 2009年
-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引起了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的同向变动,而名义利率则引起了反向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贡献度小于名义利率;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反应是迅速的。并且建议,中央银行应当继续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逐步改革汇率制度,发挥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功能。
- 孙力军黄波
-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市场定位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认为明确市场定位是农村合作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提出协调农村、城郊、城镇三个市场,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是农村合作银行市场定位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 孙力军
- 关键词:农村合作银行
- 股价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股票价格是影响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的重要变量;股票价格是通货膨胀、通胀预期的格兰杰原因,反向因果关系不明显;股票价格的上升,在相当短的时期内,即1—2个季度内,与通货膨胀率和通胀预期负相关,然后从第2—3季度开始,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和通胀预期正相关,第9季度开始,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和通胀预期负相关。利用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假说,本文认为当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股价与通货膨胀正相关;当财富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股价与通货膨胀负相关。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 孙力军张云
- 关键词:股票价格通货膨胀通胀预期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 金融非均衡状态下的通货膨胀成因与治理
- 2010年
-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控制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非均衡发展及其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金融非均衡发展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金融非均衡的政策策略:一是货币政策事前策略;二是加强金融监管和运用财政政策的策略。
- 孙力军齐春宇
- 关键词:金融非均衡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 中国宏观波动“大缓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次贷危机”冲击与结构突变视角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采用1993-2014年间中国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长率数据,在考虑经济增长及其条件波动结构突变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的AR(p)-GARCH(1,1)-M模型,检验了宏观波动影响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并探讨了次贷危机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宏观波动在样本区间内分别发生了两次和三次结构突变,后危机时代,宏观波动重返"大缓和"且经济增长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均值、条件波动的双突变,宏观波动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二、三阶段分别对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负效应和不显著的正效应;次贷危机导致经济增长下滑并助涨宏观波动,也显著提升了宏观波动在经济增长第三阶段对其的正效应。因此,为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新常态"形势下应在一定程度内包容结构性调整引致的宏观波动。
- 黄波孙力军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结构突变次贷危机
- 理解中国通货膨胀—紧缩交替现象——基于BVAR模型的估计被引量:1
- 2016年
- 1992年投资冲击和2008年"四万亿投资"冲击分别导致了接下来的通货膨胀-紧缩交替。B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发现,投资冲击发生后,2-3年,将发生通货膨胀,而第4年开始,转为通货紧缩。前后两次投资冲击的制度背景不同,前者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后者是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时期;投资主体不同,前者是地方性国有企业和村、镇乡镇企业;后者是政府以基础设施投资为目的的融资平台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形成机理不同,前者主要是投资冲击导致的供给短缺造成的,后者微观主体的预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影响程度不同:前者通胀更严重,后者紧缩更严重。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以促进出口;推进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以化解中上游行业过剩产能;降低利率和准备金率,以促进内需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将帮助中国经济摆脱目前的通缩,走向内生驱动的良性发展之路。
- 孙力军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于实体经济。本文阐述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汇率传导渠道以及信用传导渠道的主要理论,指出我国三种非信用传导渠道因缺乏市场机制和微观基础发挥作用受限,在目前以间接金融为主,银行金融中介作为金融体系主体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
- 张云张利兵孙力军
-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信用传导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