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 作品数:38 被引量:25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水稻种子空间搭载的诱变及基因组变化研究
- 应用自行研制、带空间重离子定位装置的夹心式水稻搭载装置,把广东籼稻栽培品种青华占干种子搭载于神舟飞船三号7天,返地后田间种植、观察,并以300Gy60Co- γ射线处理同类种子及未经处理种子为对照,对各代植株及后代选出的...
- 骆艺王旭杰庄楚雄卫增泉颉红梅周峰姚涓梅曼彤
- 关键词:空间搭载水稻种子抽穗期基因组
- 文献传递
- 高空气球搭载诱导水稻育性降低突变体RAPD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选用300对引物,对经高空气球30km搭载飞行8h后返地种植筛选获得的水稻育性降低突变体基因组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育性降低突变体与原种之间存在多态性.
- 余红兵周峰姚鹃梅曼彤
- 关键词:水稻高空气球RAPD分析
- 一种检测耐除草剂大豆中EPSPS基因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耐除草剂大豆中EPSPS基因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该试剂盒包括抗EPSPS多克隆抗体、包被有抗EPSPS单克隆抗体的酶标板、酶标二抗、转基因大豆标准品、非转基因大豆标准品、浓缩洗涤液、显色液、...
- 梅曼彤许少鹏赵均良姚涓穆虹周峰姜大刚
- 文献传递
- 转基因番木瓜“华农一号”事件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1
- 2009年
- 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环斑病毒番木瓜"华农一号"为研究对象,应用TAIL-PCR技术,用载体中靠近右边界的Nos启动子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插入的旁邻序列;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产物长度分别为753和298 bp但均跨越转化载体和番木瓜基因组序列的2套特异引物,对"华农一号"进行检测,证明其可特异地把"华农一号"从转基因番木瓜品系中检测出来;2对引物的检测灵敏度都可以达到0.05%的标准,高于欧盟0.9%的检测要求;利用2对特异引物对"华农一号"的果肉、果皮、种子进行检测,可得到特异性良好的扩增.
- 姜大刚周峰姚涓穆虹梅曼彤
- 关键词:转基因番木瓜TAIL-PCR
- OsKRP6,水稻KRP家族的一个特殊成员的功能分析
- 赵均良罗彩英姚涓周峰易继财梅曼彤
- 关键词:细胞周期调控水稻功能分析
- 一种鉴定水稻品种的CAPS分子标记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水稻籼稻和粳稻品种的CAPS分子标记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取水稻样本基因组DNA;S2.以权利要求3所述引物对步骤S1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S3.将步骤S2的PCR产物经<I...
- 张群宇刘耀光周峰王曼薛德星裴蕾江燕翔赵秀彩祝钦泷
- 转基因番木瓜基因组DNA的快速制备和PCR检测方法
- 2021年
- 转基因番木瓜检测中,模板DNA的制备是关键一步。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建立快速制备番木瓜样品基因组DNA和PCR检测方法十分重要。建立了番木瓜基因组DNA的快速制备方法,包括样品准备、制备缓冲液匀浆和稀释上清。在完成不同番木瓜样品的基因组DNA快速制备后,对获得的DNA进行PCR检测验证。普通PCR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制备的叶片和果肉基因组DNA溶液稀释5倍时,PCR扩增条带清晰,更高稀释倍数时,叶片基因组DNA扩增条带强于果肉基因组DNA;实时荧光PCR验证结果显示,叶片基因组DNA的PCR扩增效率位于合理区间。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含量低至0.1%的叶片和果肉样品,内标准基因和外源基因特异性片段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均能得到预期扩增,且重复性较好。本研究建立的番木瓜基因组DNA快速制备与PCR方法效果良好,体系稳定。
- 潘志文陈伟庭高洁儿周峰姚涓王声斌姜大刚
- 关键词:转基因番木瓜DNA制备PCR
- 一种鉴定水稻品种的CAPS分子标记和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水稻品种的CAPS分子标记和方法及其应用。所述CAPS分子标记在粳稻中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在籼稻中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上述CAPS分子标...
- 张群宇袁健铭王曼周峰
- 文献传递
- 水稻mTERF转录终止因子基因V14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mTERF转录终止因子基因<I>V14</I>,其籼稻型<I>V14‑I</I>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其粳稻型<I>V14‑J</I>...
- 张群宇刘耀光周峰王曼裴蕾薛德星谢敏江燕翔
- 高空气球搭载诱导水稻后代形态变异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以籼稻品种惠阳珍珠早干种子为材料 ,于 1999年经过高空气球 30km搭载飞行 8h后返地种植 ,通过对其连续 6代的田间观察、考种分析和显著性统计学分析 ,从第一代至第三代中发现较多变异单株。有些变异单株在其后代种植过程中稳定遗传 ,并且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 余红兵周峰姚鹃梅曼彤
- 关键词:变异单株后代水稻田间观察籼稻品种干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