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浩
- 作品数:46 被引量:3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骨科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方法和应用技术被引量:2
- 2002年
- 葛焕祥吴良浩
- 关键词: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CTA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推拿疗效与椎动脉SCTA成像对照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张杰范炳华吴良浩陈鹏吴玲光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椎动脉疗效观察
- 骨盆骨折急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骨盆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3%,病死率为8%~16%。大多数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引起。据统计,高能量损伤所致骨盆骨折伴多发伤的病死率可高达33%,其主要原因是早期(24h之内)难以控制的出血、头部及腹部损伤,以及晚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并发症的发生。
- 支中正禹宝庆敖荣广贾建波吴良浩
-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高能量损伤急救全身骨折腹部损伤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58例,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6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38例,良92例,可24例,差4例。4例出现肱骨头坏死,但肩关节活动度尚好。优良率达82.28%。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 周建华黄建明吴良浩叶秀章
-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 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30例大咯血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陈伏庆冯越吴良浩
- 关键词:经皮穿刺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疗效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
- 目的观察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方法对84例患者168支椎动脉进行TCD 检测和3D—CTA 检查结果两者对照比较。结果168支椎动脉中有形态学异常改变的126支,异常率为75%。有形态学改变的...
- 范炳华吴良浩张杰胡军飞吴玲光
- 关键词:颈性眩晕椎动脉血流TCD
- 文献传递
- 三维打印制备掺铁介孔硅酸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复合支架被引量:1
- 2017年
- 背景:由于三维打印技术便捷、快速、操控性强的突出优点及可构建复杂形状的能力,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领域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目的: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掺铁介孔硅酸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复合支架,并进行表征及细胞相容性实验。方法: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含铁摩尔百分比分别为0%,5%,10%,15%的掺铁介孔硅酸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复合支架,分别记为0Fe-MCS/PHBHHx、5Fe-MCS/PHBHHx、10Fe-MCS/PHBHHx及15Fe-MCS/PHBHHx;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浸泡于模拟体液前后的微观结构。将成骨细胞株MC3T3-E1分别接种于4组支架上,培养1,3,7 d,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7,14 d,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与浸泡前相比,在模拟体液中浸泡3 d后,各组支架上出现了由矿化而形成的球形颗粒;(2)培养第1天,4组间细胞增殖无差异;培养第3天,15Fe-MCS/PHBHHx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培养第7天,10Fe-MCS/PHBHHx组、15Fe-MCS/PHBHHx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0Fe-MCS/PHBHHx组(P<0.05),且15Fe-MCS/PHBHHx组高于10Fe-MCS/PHBHHx组(P<0.05);(3)培养第7天,4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差异;培养第14天,5Fe-MCS/PHBHHx组、10Fe-MCS/PHBHHx组、15Fe-MCS/PHBHHx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0Fe-MCS/PHBHHx组(P<0.05),15Fe-MCS/PHBHHx组支架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结果表明,掺铁介孔硅酸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复合支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能力。
- 张旭吴良浩李得见敖荣广陈帆成禹宝庆
- 关键词:生物材料硅酸钙MC3T3-E1细胞CCK-8
- 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与眩晕的关系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探讨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与眩晕的关系。方法:通过对86例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经3D—CTA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者10例12支,分析其特征及与眩晕的关系。结果:双侧异常2例,单侧异常8例,左侧异常7支,右侧异常5支;从C 5横突孔进入2支,C 4横突孔进入9支,C 3横突孔进入1支。分析V 1段入孔异常与解剖结构关系、血管形变及其危害。结论: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V 1段延长游离,易受到骨结构、软组织的压迫、牵拉、挤压及炎性刺激,是导致眩晕的主要原因,旋颈试验对诊断该病更有价值。
- 范炳华吴良浩
- 关键词:眩晕椎动脉横突孔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折30例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30例37节椎体,均为椎体后壁完整的疼痛性新鲜压缩骨折,无神经症状。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两侧椎弓根穿刺,用特制气囊扩张后,灌注骨水泥入椎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3例出现骨水泥侧方渗漏,无严重并发症。少部分椎体高度较术前改善。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因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部分矫正脊柱后凸,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 陈伏庆冯越吴良浩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椎穿刺
- 老年腰椎管狭窄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特点以及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我科自1998年6月-2002年4月,被延误诊治的1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有间隙跛行,首先以腰椎管狭窄症收治,6例骨科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疗效差。最后被确诊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硬化性闭塞改变,5例介入治疗,3例药物治疗,2例血管外科手术治疗,对治疗均表示满意。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相似,易混淆。老年下肢间隙性跛行的患者,诊断腰椎管狭窄症的同时必须排除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对下肢血管硬化性闭塞症缺乏认识是其被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
- 茹选良赵大正陈天国郝毅宋柏杉包建原吴良浩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下肢血管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