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海燕

作品数:22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近岸
  • 9篇近岸海域
  • 9篇海域
  • 6篇综合评价
  • 3篇AO原则
  • 2篇地下水
  • 2篇生态
  • 2篇生态风险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物指数
  • 2篇污染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质量
  • 2篇海洋环境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底栖生物
  • 1篇底栖无脊椎动...
  • 1篇端足目
  • 1篇多毛类
  • 1篇亚硝酸盐氮

机构

  • 16篇国家海洋局第...
  • 9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9篇吴海燕
  • 8篇陈克亮
  • 7篇陈庆辉
  • 6篇傅世锋
  • 5篇蔡晓琼
  • 4篇张景飞
  • 4篇陈朝华
  • 4篇吴吉春
  • 3篇吴耀建
  • 2篇刘希
  • 2篇余兴光
  • 2篇徐红霞
  • 2篇陈志梅
  • 2篇洪宜斌
  • 2篇朱嘉
  • 2篇陈鹏
  • 1篇文超祥
  • 1篇汤坤贤
  • 1篇邱宇平
  • 1篇廖连招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导刊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第五届青年海...
  • 1篇福建省海洋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如何加强港区海洋溢油风险管理被引量:1
2012年
对港址选址阶段、港区运营期如何加强海洋溢油风险管理,提高溢油应急防范能力和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刘希吴耀建吴海燕
关键词:溢油风险管理港区
基于多级模糊识别模型的罗源湾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基于多级模糊识别模型构建了我国近岸海域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指标分为非生物指标(水质、沉积物)和生物指标,将生态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低、中等、较高、高).以罗源湾为例,2007~20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2007~2...
陈志梅余兴光陈克亮吴海燕
关键词:近岸海域生态风险污染治理
文献传递
基于多级模糊识别模型的罗源湾生态风险综合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多级模糊识别模型构建了我国近岸海域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指标分为非生物指标(水质、沉积物)和生物指标,将生态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低、中等、较高、高).以罗源湾为例,2007 ~ 20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0年罗源湾的生态风险等级都在中等和较高之间,生态风险的年际变化特征为L2009<L2010<L2007<L2008;空间变化特征为:生态风险程度从罗源湾顶至湾口呈递减态势;主要风险因素以污染因子为主,主要风险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根据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罗源湾生态环境呈退化趋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出现明显的减少,生物组成与多样性发生了变化.
陈志梅余兴光陈克亮吴海燕
关键词:海洋环境科学近岸海域生态风险评价
不同底栖生物指数在福建省近岸海域的适用性被引量:6
2018年
将3个底栖生物指数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多毛类机会种和端足目动物指数(BOPA)、底栖动物多毛类和端足目指数(BPA)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H)应用于福建省近岸海域4个典型海湾和1个河口的生态质量评价,评估这4个指数在研究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4个指数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评价等级完全相同的站位仅有4个,占总评价站数的8.7%;AMBI将76.1%的站位评价为等级"良",BOPA将89.1%的站位评价为等级"优",BPA和H的评价结果等级梯度变化明显;对于海湾,BOPA、BPA和AMBI与营养盐因子活性磷酸盐(DIP)和无机氮(DIN)无显著相关性,不能响应研究区的富营养化压力;而H与DIN呈显著负相关.对于河口,BOPA、BPA和AMBI与DIP和DIN均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与入海口距离的减小,7个断面生态质量评价等级没有明显变化,不能识别河口高强度的富营养化压力,评价结果偏高;而H与DIN呈显著负相关,且随着与入海口距离的减小,7个断面生态质量评价等级呈现提高的趋势.总体上,BOPA、BPA和AMBI在福建近岸海域的适用性较低,而H更合适该研究区,能够响应研究区主要的环境压力.
吴海燕傅世锋蔡晓琼陈庆辉
关键词:生态评价
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由于填海造地、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渔业养殖、污染物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影响,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正遭受着日趋严峻的污染和损害,包括物理化学变化、生境衰退、生态多样性变化等。综合评价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Ecological...
吴海燕
关键词:近岸海域
文献传递
2,4-二氯苯酚在太湖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吸附、解吸动力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太湖沉积物对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的吸附、解吸规律,同时探讨了环境因子如温度、pH值以及离子强度等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4-DCP在太湖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在4h内快速达到平衡;线性等温式和Freundlich等温式都可以较好地描述太湖沉积物对2,4-DCP的吸附行为,即存在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作用两种吸附机制;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加有利于沉积物对2,4-DCP的吸附,pH值对2,4-DCP吸附等温线的影响则不明显;2,4-DCP在贡湖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逆吸附,即吸附/解吸迟滞行为。
徐红霞吴海燕张景飞吴吉春
关键词:沉积物解吸
欧盟近岸海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价方法
目前对海洋环境进行单一介质(水质、沉积物和生物体)的污染评价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海洋生态综合管理的需要.本文对欧盟近岸海域综合评价研究的方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国内仅有少量关于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
陈克亮陈朝华吴海燕
关键词:近岸海域生态状况环境质量
文献传递
基于'OOAO原则'的罗源湾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由于福建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岸海域开发利用的不断升级,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罗源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人为环境压力,包括生境的破坏、港口活动、城镇生活废水、工农业废水排放、人工养殖等。综合评价罗源湾生态质量状况,为研究区受到...
吴海燕吴耀建陈克亮陈庆辉
关键词:近岸海域综合评价
东山岛地下水“三氮”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4
2015年
东山岛地下水是岛上居民饮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灌溉、淡水养殖的主要来源.研究东山岛地下水中"三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污染来源、影响因素,对了解东山岛地下水"三氮"污染状况、"三氮"污染的控制和防治、居民健康风险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山岛地下水中"三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采用Kriging方法对未观测点进行趋势面分析,并分析了东山岛地下水中"三氮"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东山岛地下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总体较低,但空间变异性较大,自相关性较差,而硝酸盐氮的含量普遍较高,空间分布表现为中等变异,空间自相关性较好;"三氮"在全岛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浓度高值区均分布在近海陆域;城镇和村庄生活污染和人畜排泄物是东山岛地下水"三氮"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东山岛地下水污染控制的首要措施;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地下水埋深、p H、溶解氧、季节和Fe2+等都是影响东山岛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的要素,是东山岛地下水氮污染治理需要考虑的因素.
吴海燕傅世锋蔡晓琼汤坤贤曹超陈庆辉梁修雨
关键词:地下水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空间分布特征
海岛保护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2016年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实施后,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取得显著进展,海岛保护规划进入实施评价阶段。文章以海岛保护规划实施结果为评价对象,从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出发,提出海岛保护规划实施后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海岛保护规划实施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蔡晓琼朱嘉张悦傅世锋吴海燕
关键词:规划实施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