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琴
- 作品数:33 被引量:193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苏南地区教学医院临床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
- 目的探讨苏南地区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本地区抗菌药物临床经验治疗。方法收集2006—2010年我院细菌室分离的细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
- 吴旭琴张险峰冯薇乔美珍金美娟吴琛
- 关键词: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耐药率医院临床
- 文献传递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目标性监测2011年5月-2012年11月神经外科住院择期和急诊的脑肿瘤、脑积水、颅骨修补、脊髓疾病等疾病1 862例实施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反馈临床,提出干预对策,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神经外科1 862例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22例、249例次,感染率11.32%、例次感染率13.37%;其中脑肿瘤术后感染率15.83%,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率11.8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2.97%,其次为颅内占41.37%、泌尿道12.45%;分离出病原菌149株,前3位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8.79%、14.77%、10.74%;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伤口清洁度、术前外周白细胞数、气管切开、颅内置管、植入物、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和住院时间是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尽量缩短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加强急诊手术和无菌物品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术患者的全程管理。
- 吴琛冯薇乔美珍刘月秀吴旭琴金美娟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 手术野皮肤消毒的评估分析
- 人体皮肤黏膜是一个非特异性防御屏障,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不能穿透。一旦皮肤出现破裂或任何损伤,既可减弱其机械屏障作用,有可能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外科手术就是破坏皮肤屏障的不可避免操作,等于为局部乃至全身微生物感染打开了入侵...
- 吴影秋蔡珊青刘月秀吴旭琴
- 关键词:皮肤消毒手术野
- 文献传递
-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的数据,评价监测与干预的效果。方法按照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中要求,对多重耐药菌MRSA、VRE、CRE、CR-AB、PDR-PA采用前瞻性监测与时时干预,利用χ2检验比较两年的发生率。结果经过干预,2011年与2010年相比,MDRO的绝对数量有所减少,普通科室和ICU的发生率均有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监测和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 吴旭琴冯薇乔美珍金美娟吴琛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干预
-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对策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定期分析反馈临床,提出干预对策。结果 1 862例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3例,感染率5.53%;脑血管病变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为7.09%,居首位,其次为脑肿瘤占5.76%和脑积水占4.73%;感染部位以颅内感染为主占98.06%,其次为浅表部位感染占1.94%;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手术类型、颅内置管、气管切开、住院时间是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应尽量缩短住院天数,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急诊手术管理,加强无菌物品管理,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术患者的全程管理。
- 吴琛冯薇乔美珍刘月秀吴旭琴金美娟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职职工利器伤调查分析
- 2007年
- 采用回顾性的问卷调查方法,就医疗废物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以往利器伤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造成利器伤的原因与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不强、不重视和操作流程不规范等因素有关。认为医院应加强监测和防护,以减少和避免医务人员利器伤的发生。
- 吴影秋刘月秀吴旭琴吴琛
- 关键词:利器伤
- 规范化管理模式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3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执行规范化管理,对2009年前后我院临床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执行前监测护士总人数共1 055人,护士职业暴露332例,发生率31.47%;执行后监测护士总人数共2 412人,护士职业暴露260例,发生率10.78%,执行后较执行前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建立职业暴露规范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士职业暴露,保障护士职业安全。
- 金美娟乔美珍吴琛吴旭琴
- 关键词:护士职业暴露
- G_(12)亚型G蛋白对M_3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的磷脂酶D调控
- 2006年
- 目的:阐明何种Gα亚型蛋白偶联M3乙酰胆碱受体(M3mAChR)并介导PLD的激活。方法:将带有Gαq、Gα12及Gα13基因的质粒转染入HEK293细胞,在细胞内过度表达,用免疫杂交检测相应的表达蛋白,并测定胞内M3mAChR介导的PLD及PLC活性。结果:Gα12、Gα13亚型野生型及功能增强型蛋白的过度表达,导致胞内M3mAChR介导的PLD活性明显升高(P<0.001);而过度表达Gα12、Gα13功能缺陷型蛋白,则使胞内M3mAChR介导的PLD活性明显降低(P<0.001);但Gαq野生型及功能增强型蛋白的过度表达仅影响胞内PLC活性,对M3mAChR介导的PLD激活没有影响。结论:M3mAChR介导的胞内PLD激活极有可能是Gα12、Gα13而不是Gαq亚型G蛋白。
- 韩黎吴桂芝吴旭琴孟玉芬
- 关键词:磷脂酶D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普外科住院的胃,肠,乳房等疾病并实施手术的1706例次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切口感染65例,感染率为3.81%,其中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68%、3.92%、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9,P﹤0.01),手术时间、手术类型、输血与否及患者年龄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输血,提高老年患者防御能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特别是急症手术,胃肠道手术,术前做好肠道准备,有效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
- 吴琛冯薇乔美珍刘月秀吴旭琴金美娟
-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
- 荧光标记法在临床环境清洁效果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随机选取条件相近的3个普通病区和1个ICU病区,每个病区随机选取5间病房,对病房的门把手、床头柜、呼叫器按钮、输液架等高频接触物表作荧光标记。在清洁后4h内进行复核,计算荧光标记的清除率评价清洁效果。及时反馈清洁评估情况和对保洁员培训后再作一次环境清洁荧光标记考核,对干预后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干预前普通病房清除率为15.31%,ICU病房清除率为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56,P<0.01)。干预后普通病房清除率为52.94%,ICU病房清除率为8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5,P<0.01)。普通病房清除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54,P<0.01)。ICU病房清除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43,P<0.01)。荧光标记法简捷有效,成本低廉,在临床上容易普遍开展,适用于快速环境清洁效果的评价。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无法代替常规环境微生物检测对于致病菌的检出。
- 马文霞陈凯乔美珍吴旭琴吴琛金美娟赵瑶
- 关键词:荧光标记法临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