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俊彪

作品数:43 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1篇正极
  • 21篇正极材料
  • 19篇电池
  • 17篇电化学
  • 17篇LIFEPO
  • 12篇电池正极
  • 12篇电池正极材料
  • 12篇LIFEPO...
  • 11篇锂离子
  • 11篇磷酸铁
  • 11篇磷酸铁锂
  • 11篇SUB
  • 10篇电化学电源
  • 10篇电源
  • 10篇动力能源
  • 10篇能源
  • 10篇化学电源
  • 9篇锂离子电池
  • 9篇离子
  • 9篇离子电池

机构

  • 40篇清华大学
  • 1篇航天医学工程...

作者

  • 40篇卢俊彪
  • 39篇张中太
  • 39篇唐子龙
  • 20篇沈万慈
  • 17篇罗绍华
  • 11篇闫俊萍
  • 9篇李俊荣
  • 4篇郑子山
  • 3篇康凯
  • 3篇乐斌
  • 1篇金永拄
  • 1篇唐凯
  • 1篇金永柱

传媒

  • 7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纳米科技
  • 1篇2005(第...
  • 1篇2004年中...
  • 1篇中国硅酸盐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15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尖晶石钛酸锂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纳米管的低温制备方法.采用低温水热法由钛酸纳米管与锂离子在碱性的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产物经后处理得到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纳米管.用XRD,TEM,BET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研究表明,用水热离子交换法能够将钛酸纳米管转化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纳米管,制备的钛酸锂纳米管粗细均匀,比表面积大,基本保持了其前驱体钛酸纳米管的形貌.并对尖晶石型钛酸锂纳米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李俊荣卢俊彪唐子龙张中太
关键词:尖晶石
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钛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钛酸纳米管/纳米线、锐钛矿TiO2纳米管以及尖晶石钛酸锂纳米管/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特殊的电化学储锂性能,阐明了一维纳米材料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复合电池中的应用前景。
李俊荣唐子龙张中太罗绍华卢俊彪
关键词:纳米材料锂离子电池
文献传递
LiFePO<Sub>4</Sub>/Li-Ti-O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锂离子传导能力的LiFePO<Sub>4</Sub>/Li-Ti-O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利用强碱水热法将二氧化钛转化成具有纤维型显微结构的纳米纤维A,并与含Li<Su...
唐子龙卢俊彪李俊荣张中太沈万慈
文献传递
氧位掺杂型磷酸铁锂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化学电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氧位掺杂型磷酸铁锂粉体的制备方法。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用分子式LiFeP(M<Sub>x</Sub>O<Sub>4-x</Sub>)表示,其具体制备方式有掺杂物与母...
张中太罗绍华唐子龙卢俊彪闫俊萍
文献传递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2
2005年
对比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锂钴氧系、锂锰氧系、锂镍氧系材料以及目前颇具潜力的正极替代材料:含铁的聚阴离子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微观晶体结构特征,讨论了由于材料晶体结构的差异产生的不同电化学性能,提出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在结构上所必须具备的特征。
卢俊彪唐子龙张中太沈万慈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晶体结构
表面修饰与镁离子掺杂对LiFePO4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在固相合成工艺下引入了球化和掺杂工艺,从而制备出了镁离子掺杂的LiFePO4粉体材料,该材料与裂解的碳黑形成尺寸10μm~15 μm的团簇体.在团簇体中,材料颗粒与碳黑接触的界面接触良好.材料的充放电测试实验表明,经过表面修饰和高价离子掺杂的材料具有比未掺杂材料更大的充放电容量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在充放电不同状态下的交流复阻抗谱表明,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电池电化学阻抗减小.利用等效电路拟合数据表明在掺杂的电极材料中,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在10-9cm2s-1数量级,在充放电平台附近达到最小值.
卢俊彪李俊荣唐子龙张中太沈万慈金永柱
关键词:正极材料LIFEPO4球化工艺
一种橄榄石结构的多晶LiFePO<Sub>4</Sub>粉体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橄榄石结构的多晶LiFePO<Sub>4</Sub>粉体制备方法。其LiFePO<Sub>4</Sub>粉体是以Fe(Ac)<Sub>2</Sub>、FeSO<Sub>4</Sub>...
张中太卢俊彪唐子龙郑子山沈万慈
文献传递
LiFePO_4材料的制备与电池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通过固相法合成了裂解碳包覆的具有亚微米球形颗粒团簇微结构的LiFePO4粉体材料.材料中裂解碳百分含量为5.01%,一次颗粒粒径在200-600nm,团簇体粒径在10μm左右. 在0.1、0.2、0.5和1C的充放电速率下,研究了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变化.当充放电速率<1C时,随着充放电速率的增大,材料的充放电平台和比容量并不随速率的增大而发生较大变化,当充放电速率≥1C时,材料的充放电电压平台迅速升高(充电)或降低(放电),比容量也有较大的降低;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材料的比容量有所增加,然后趋于稳定.在30 个循环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1.7、129.1、123.5和114.4mAh/g.
卢俊彪唐子龙张中太沈万慈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造粒
银包覆对LiFePO4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以聚已二醇(PEG)为分散剂,利用球磨工艺让AgNO3与预合成的LiFePO4充分混合,在氮气气氛下原位合成了LiFePO4/Ag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表明材料颗粒细小,分布均匀;背散射电子图像和元素分布图显示了银在材料中的分布情况.材料表面的光电子能谱表明银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以合成材料为正极的电池的循环伏安特性曲线表明,在锂离子插入和脱出过程中只有单一机制的存在.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池容量没有明显的降低,但是电极极化效应逐渐明显.当充放电电流密度达到C时,电池只有很小的容量和较大的电极极化效应.把电流密度减小到C/10时,电池的容量又得到了恢复.在C/8的电流密度下,电池循环了45次,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容量衰减现象.
卢俊彪乐斌唐子龙张中太李俊荣沈万慈
关键词:正极材料LIFEPO4
LiFePO_4 基正极材料容量的温度敏感特性及交流阻抗谱研究(英文)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原位碳包覆法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用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考察了环境温度对LiFePO4/C电池容量的影响,得到容量与绝对温度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运用交流阻抗谱分析了温度与电池电化学特性的关系,并对电极基于电荷和质量传递控制过程给出了一种新的模拟等效电路,通过Zview拟合软件得到了各个模拟元件的数值及变化趋势,从而定量地解释LiFePO4/C复合电极容量与温度的关系。
罗绍华唐子龙卢俊彪张中太闫俊萍
关键词:LIFEPO4正极材料交流阻抗谱锂离子电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