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英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水煤浆
  • 5篇煤浆
  • 3篇超声
  • 2篇水煤浆制备
  • 2篇煤浆浓度
  • 2篇超声波强化
  • 1篇单片
  • 1篇电路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效应
  • 1篇多谱勒频移
  • 1篇多相流
  • 1篇悬浮液
  • 1篇仪器
  • 1篇在线监测
  • 1篇沙量
  • 1篇泥沙
  • 1篇自动化
  • 1篇稳定性
  • 1篇流变性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山...

作者

  • 9篇刘玉英
  • 7篇刘增厚
  • 2篇周巍
  • 2篇葛军
  • 1篇孙成功
  • 1篇刘坤厚

传媒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应用声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9
  • 3篇1988
  • 1篇198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用超声技术测量河流含沙量的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超声在液固两相介质中传播衰减的原理监测河流含沙量的仪器,该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迅速,不需采样分析。经实验室模拟试验和现场实际测量,基本能满足水文测试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测量任一瞬间,任一位置的河流含沙量,并能连续记录沙量变化的全过程,为泥沙的自动化观测创造了条件,是泥沙测量技术的一种新途径。
刘玉英刘增厚任志德李风林
关键词:河流含沙量超声测量自动化
液固两相体中固相浓度超声测量仪的研制及应用
液固两相体中,固相浓度及其浓度场分布的测量在化工、冶金、石油、水文、水土保持研究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通过几年的研究试验,研制出液固两相体超声浓度仪,该仪器可适应悬浮微粒粒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液体的流速、温度、压力...
刘玉英刘增厚
关键词:悬浮液测量仪
水煤浆超声流速仪的研制
测量水煤浆的流速,对于水煤浆的制备和输送、计量水煤浆的流量、研究水煤浆在输送管道里的流变特性和雾化质量及燃烧特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测量水煤浆的流速,有用电磁流量计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受管径限制,而且仅适用于管道测试。我们...
刘玉英刘盛樑周巍刘增厚董沛
关键词:水煤浆多普勒效应煤浆浓度多谱勒频移流速仪
超声波强化水煤浆制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7
1996年
本文研究用超声波技术强化高浓度水煤浆的制备方法。选择适当的处理条件和设备,经超声波处理的水煤浆,煤粉级配明显向细的方向转化,不仅表观粘度大幅度降低,而且浆体静态稳定性和流变特性也得以显著改善。处理后煤浆的稳定性较原煤浆提高了几十倍,浆体流变性由原来的屈服胀塑性转化为屈服假塑性,从而表明超声强化水煤浆处理是使浆体成为优质煤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刘玉英刘增厚葛军孙成功
关键词:水煤浆流变性稳定性超声波处理
液固两相体超声浓度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固两相体超声浓度仪,包括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及发射和接收电路,发射电路采用复频波超声波发生器,接收电路中采用了宽频带的高频放大器,对输入及输出的数据通过所连接的单片机处理电路进行处理。用于管道测量的发射和...
刘玉英刘增厚
文献传递
超声波河流泥沙浓度测定仪
一种超声调制脉冲波河流泥沙浓度的测定仪器,由方波发生器、脉冲形成电路、控制门电路、振荡器、激励电路、发射和接收换能器、接收放大器、峰值检测器、模拟显示和/或记录器所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调制脉冲波激励发射换能器,测量精度高...
刘玉英刘坤厚
文献传递
超声波水煤浆浓度仪的研制
在水煤浆的制备、管道输送及贮存使用过程中,在线连续监测煤浓度是必不可少的,它对考察水煤浆制备的重复性,燃烧的热效率,雾化质量、管道输送中水煤浆的流变特性等提供非常有用的在线煤浓度的数据.我们用超声衰减原理研制的超声波水煤...
刘玉英刘增厚周巍刘盛樑董沛
关键词:煤浆浓度在线监测水煤浆水煤浆制备
多相流的超声检测技术实例
我们曾用超声衰减原理测油煤浆的煤浓度,在浙江大学和鞍钢发电厂进行了小试和中试鉴定,测量煤浓度的均方根差为1.73%。在北京印染厂进行了水煤浆煤浓度和水煤浆平均流速进行了测量,取得了一些测试结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
刘玉英
关键词:水煤浆多相流
一种超声波强化处理水煤浆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强化处理水煤浆的方法,采用20—30KHz的超声波对成浆后的水煤浆进行直接辐射处理,从而可使煤粉和添加剂充分作用并混合均匀,大大提高水煤浆的成浆性、流变性和稳定性。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工艺应用前景。
刘玉英刘增厚葛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