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 作品数:12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莫菲氏管配合内窥镜放置智能胶囊的护理配合被引量:2
- 2013年
- 总结7例有胶囊内镜适应证,但不能顺利吞服智囊胶囊患者采用改良莫菲氏管配合内窥镜放置智能胶囊的护理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操作过程中使用器材,把普通输液器的莫菲氏管两端用无菌剪刀剪断制作改良莫菲氏管,操作过程中注意配合医生进镜,进镜至胃腔或十二指肠降段后将胶囊送至胃腔或十二指肠降段。本组患者共使用智能胶囊7颗,均完成胶囊内镜检查,成功检出空肠坏死1例,十二指肠水平部溃疡出血1例,十二指肠出血并空肠局灶性淋巴管扩张症及回肠末段多发息肉1例,回肠白塞氏病1例,小肠出血并憩室1例,小肠溃疡1例,小肠炎症1例。2例患者咽喉部轻度的损伤,3例咽喉部轻度疼痛,第2天自愈,其余无不适。
- 吴小琼张北平刘刚林益群林燕芬付朝丽杨四萍王静林燕凤赵小青刘日强
- 关键词:肠镜护理
-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腺瘤性大肠息肉的中药干预研究
- 目的:探讨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中药干预与非干预下内镜下摘除1年后的复发再发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140例,按照各自的不同辨证分为A组...
- 张北平赵喜颖刘刚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痛风1例被引量:8
- 2017年
-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复发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因长期不规律使用抗炎药,容易出现消化道损伤。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又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发急性痛风,给临床止血护胃与抗炎治疗决策造成了很大困扰。本文通过报道急性上消化出血合并急性痛风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例1例,探讨“中西结合,内外同治”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痛风治疗中的优势,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新思路。
- 陈向红王茂杰万赖思琪刘刚黄清春
- 关键词:急性痛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医案
- 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评估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经济效益。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7例,按照是否启用绿色通道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14例)和对照组(93例)。试验组患者启用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救治。比较两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2.1%,对照组为80.6%,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并可降低患者留观、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
- 林燕凤黄媛付朝丽张北平赵小青奚旭杰刘刚刘嫦亮
-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改良莫菲管配合内窥镜放置胶囊内镜的临床效果
- 2016年
- 【目的】观察改良莫菲管配合内窥镜放置胶囊内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存在吞咽困难、功能性胃输出道梗阻、胃手术后及胃轻瘫等18位患者,使用改良莫菲管配合肠镜把胶囊内镜推送到幽门以下,进行小肠检查。【结果】18例均完成全部小肠检查,发现小肠病变率88.9%,出现咽喉部不适率为56.25%。【结论】改良莫菲管配合内窥镜放置胶囊内镜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低廉、安全和实用的优点,但容易损伤患者咽喉黏膜。
- 吴小琼刘刚张北平付朝丽
- 关键词:胶囊
-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腺瘤性大肠息肉的重要干预研究
- 目的 探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中药干预对内镜下摘除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140例,根据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脾虚湿瘀组(A组)、湿热瘀阻组(B组)和气滞血瘀组(...
- 张北平赵喜颖刘刚
- 基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炎症性肠病精准护理方案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建立炎症性肠病的精准护理方案。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方便选取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符合该研究纳入标准以及知情同意的IBD缓解期患者94例,对其HRQOL评估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受试者HRQOL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建立精准的炎症性肠病护理方案提供依据。结果受试者的生理机能(85.51±22.764)分、生理职能(69.15±38.87)分、精力(64.68±21.21)分、一般健康状况(45.37±15.90)分、情感职能(69.5±39.91)分、躯体疼痛(76.99±12.28)分、精神健康(71.36±18.01)分、社会功能(75±27.25)分等8项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水平,影响IB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焦虑和抑郁[(SAS和SDS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2.23±11.77)分和(42.56±11.67)分],年龄、性别、生育情况等对精神因素存在影响。结论从精准护理角度出发,需要根据年龄、性别、生育情况及情绪情况,建立精准的护理方案,提高其生存质量,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 叶兰兰黄智斌魏裕涛刘刚何家鸣陈水林陈延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中医护理
- 基于病证结合的克罗恩病湿证量化诊断标准的回顾性分析与前瞻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的病证结合模式,建立克罗恩病湿证量化诊断标准并进行双向验证。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消化科及广东省中医院门诊256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8∶2比例随机分为运算组205例和验证组51例,运用频数优势法、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相关标准因素,运用条件概率法给相关条目赋分,最大似然法确定量化诊断阈值,建立基于病证结合的克罗恩病湿证量化诊断标准,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前瞻性验证。结果在候选20项克罗恩病湿证量化诊断标准条目基础上,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条目间的OR值,共获得舌苔腻(7分)、身体困重(13分)、腰膝酸软(8分)、头重(9分)、口淡无味(6分)、肛门重坠(8分)、排便不爽(8分)、大便黏腻(7分)8项条目及赋分,量化诊断阈值为11。结论克罗恩病湿证量化诊断标准相关条目赋分合理,诊断价值较好,可为克罗恩病的进一步证候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 郑婕莫嘉浩吴明慧黄智斌刘刚何家鸣陈延
- 关键词:CROHN病湿证
- 克罗恩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被引量:2
- 2023年
- 克罗恩病(CD)属于疑难疾病,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案。西医治疗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但临床上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如生物制剂失应答、药物不良反应等。中医药治疗具有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态、降低炎症反应、调整消化吸收功能等作用, 与西医方案协同治疗, 可以提高CD的临床疗效、促进黏膜愈合。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及实施策略进行论述, 旨在阐明中西医结合在CD治疗中的价值。
- 陈延黄智斌吴明慧郑婕刘刚
- 关键词:克罗恩病中西医结合
-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腺瘤性大肠息肉的中药干预研究被引量:3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中药干预对内镜下摘除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140例,根据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脾虚湿瘀组(A组)、湿热瘀阻组(B组)和气滞血瘀组(C组),每组再根据服不服用中药分为两个亚组:中药治疗组(A1组)和非中药治疗组(A0组)、中药治疗组(B1组)和非中药治疗组(B0组)、中药治疗组(C1组)和非中药治疗组(C0组),治疗周期为6个月,1年后复查肠镜。结果 A1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总平均症状积分为(3.00±0.96)分,治疗后为(0.87±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腺瘤性大肠息肉个数与复发率呈正相关(r=0.191,P<0.05)。6个亚组复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1(9.1%)
- 张北平赵喜颖刘刚
- 关键词:肠息肉腺瘤性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