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陆

作品数:19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急性
  • 5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血清
  • 3篇疗效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心病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乙肝患者
  • 2篇乙肝五项
  • 2篇预后
  • 2篇治疗急性脑梗...
  • 2篇溶栓
  • 2篇肾功能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17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冯陆
  • 8篇韩凯
  • 6篇胡云芝
  • 6篇李军民
  • 4篇李卫
  • 4篇钱琪
  • 1篇张三军
  • 1篇魏景景
  • 1篇李晓辉
  • 1篇赵峻波
  • 1篇杨加青
  • 1篇周转
  • 1篇费萍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小板黏附性(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常规组的76.00%(38/50),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IL-6、hs-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PAdT、PAg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3/50)与常规组(10.00%,5/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可改善炎症状态和凝血功能。
韩凯冯陆李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丁苯酞替罗非班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0年4~8月收治的70例HFMD患儿临床诊治及疗效资料。结果 70例患儿经诊治,预后良好,46例轻症患儿7d内治愈出院,伴有并发症者治疗7~14d后治愈出院。本组患者未发现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须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加强早期干预和患儿病情观察,是降低HFMD患儿危重症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胡云芝冯陆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术后随访90 d(失访2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4分,n=38)和预后良好组(mRS<4分,n=60)。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98例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8.78%(38/98)。年龄≥60岁、T2DM病程、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底动脉梗死、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预后的因素(P<0.05);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史、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酗酒史、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介入治疗方式及随机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的预后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lc、术前NIHSS评分、T2DM病程、基底动脉梗死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在时间窗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发生率仍较高,NIHSS评分、HbAlc、T2DM病程及基底动脉梗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钱琪韩凯冯陆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2型糖尿病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BI评分)及预后情况(m RS评分)。根据mR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佳两个亚组,并通过单、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53例,预后不佳7例;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脏疾病史、糖尿病、营养状况是影响观察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恢复,而心脏疾病史、糖尿病、营养不良会影响其预后情况。
冯陆韩凯
关键词:RT-PA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预后
300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分析300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乙肝患者300例,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单项标志物阳性例数与标志物阳性总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组最易感染乙肝病毒。结论乙肝五项是检测乙肝患者的重要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对乙肝的诊断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军民冯陆胡云芝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五项
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控制和治疗心脏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2013年进行心脏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93例,分析其感染部位分布,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试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率为12.65%;3年来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心脏术后感染的形势严峻;93例心脏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经取样、培养、分离、鉴定共检出病原菌102株,其中9例患者合并两种病原菌感染,分离出革兰阳性菌41株占40.20%,革兰阴性菌57株占55.88%,真菌4株占3.92%;心脏术后感染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红霉素、氨苄西林和青霉素G的耐药率较高,均>40.00%,对乙酰唑胺、利奈唑胺、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均<10.00%;心脏术后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红霉素和土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40.0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均<10.00%;心脏术后感染的真菌对咪康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均>50.00%,对灰黄霉素和制菌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且感染病原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心脏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并分离培养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进行及时治疗。
李军民胡云芝冯陆李卫费萍
关键词: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孤立性中脑梗死致单眼内直肌麻痹3例被引量:1
2022年
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临床症状,而由孤立性中脑梗死致内直肌麻痹者少见,现报告3例孤立性中脑梗死致单眼内直肌麻痹患者如下。1病例1.1例1男性,52岁,右利手,因“头晕伴视物成双1 d”于2019年3月11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血压控制可。吸烟30年(20支/d)。入院查体:血压124/78 mm Hg(1 mm Hg=0.133 k Pa)。双眼视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睑无下垂,右眼球内收受限,左眼球各方向活动正常,左视呈水平复视,虚像在实像内侧,遮右眼虚像消失,视野正常。
魏景景宰海燕魏正延韩凯钱琪冯陆魏长林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双眼视力视物成双双眼睑左眼球
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的检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的变化规律与临床意义。方法总结研究78例慢性肾衰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水平,并与83例健康人作对比。结果慢性肾衰患者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值为(8.59±5.23)mg/L,甘油三酯值为(2.65±2.02)mmol/L;健康对照组(hs-CRP)值为(2.85±2.31)mg/L,甘油三酯值为(1.15±0.62)mmol/L,两者都低于慢性肾衰患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甘油三酯是诊断慢性肾衰患者良好的生化指标。
李卫岳晓静冯陆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慢性肾功能衰竭
两药联合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共10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思密达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思密达治疗,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思密达与醒脾养儿颗粒剂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住院日,安全性好,应在临床普及推广。
胡云芝冯陆
关键词:思密达醒脾养儿颗粒轮状病毒腹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与冠心病诊疗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与冠心病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心内一区和心内二区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38例及健康对照者56例,分别对冠心病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和HCY水平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s-CRP和HCY水平测定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敏感指标。
李军民冯陆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