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增力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弹性体共混改性聚丙烯的增韧机理被引量:30
- 1995年
- 阐述了以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复合基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增韧剂经三元共混所得的性能优异的一类新材料.从三个层次(形貌结构转变、宏观力学响应和裂尖过程区演化)系统地探讨了其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由形貌结构控制和对早期体膨胀变形抑制可造成裂尖平面应变区的超钝化从而达到增韧.
- 孙以实张增民傅增力杨卫
- 关键词:聚丙烯增韧机理共混改性
- 聚丙烯材料的断裂韧性表征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对五种聚丙烯及改性聚丙烯材料在静态(慢加载)和动态(冲击)条件下的断裂韧性进行了表征。首先使用多试件J—△a阻力曲线法测量了这些材料在慢加载条件下的断裂韧性J_(1c)值;然后又用单边尖锐缺口三点弯曲冲击试件测量了冲击条件下的断裂韧性G_(1c)值。同时对上述方法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够表征这些聚丙烯材料在不同受力条件下的抗裂特性,为工程选材和材料的断裂机理研究提供了定量依据。
- 傅增力赵江滔孙以实
-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聚丙烯断裂韧性
- 裂尖超钝化:实验、理论与数值模拟被引量:4
- 1993年
- 本文报道了在改性聚丙烯裂尖平面应变段发生超钝化的实验发现。利用环向冷拉模型,可说明裂尖超钝化的形成取决于冷拉传播速率与加载率之比。裂尖超钝化可使材料韧性,尤其是冲击韧性的改善,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本文在超弹性-粘塑性各向异性损伤的有限变形本构模型下进行了详尽的数值计算。模拟结果成功地再现了裂尖超钝化的基本特征。
- 杨卫郭田福傅增力
- 关键词:裂尖聚丙烯增韧数值模拟
- 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 傅增力
- PP及其改性材料的拉伸体膨胀测量与微观形变机理分析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使用精密引伸计对五种 PP 及共混改性 PP 材料在10%应变范围以内的拉伸体膨胀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此类材料的拉伸体膨胀曲线具有三个阶段,即弹性变形,剪切屈服塑性变形和体膨胀塑性变形(如产生银纹、微裂纹或空洞等)。实验结果给出了加入 HDPE、SBS 以及增加形变速率对 PP 类材料的拉伸体膨胀行为的影响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揭示材料的微观形变机理及增韧改性机理有着重要意义。
- 傅增力林远华孙以实
-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体膨胀
- 颗粒第二相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增韧机理谱被引量:8
- 1992年
- 本文分析了颗粒第二相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各种增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应用增韧机理谱来描述这类材料的增韧行为.文中还介绍了增韧机理谱在若干实际体系中的应用.
- 孙以实傅增力
- 关键词:增韧机理热固性树脂树脂体系交联密度增韧效果银纹
- 聚丙烯多相改性体系的裂尖过程区与增韧模型被引量:5
- 1991年
- 本文对 PP/HDPE 和 PP/HDPE/SBS 两种聚丙烯多相改性体系利用边裂纹板条试件进行了裂尖平面应变过程区的 SEM 观察。与放射状银纹束所表征的纯 PP 裂尖过程区的演化过程不同,聚丙烯多相改性体系在低、中速拉伸过程中很难观察到银纹束,其增韧效应由裂尖过程区中逐步形成的蘑菇头状超钝化区所造成。
- 傅增力施松华孙以实杨卫
-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增韧
- 聚(异氰脲酸酯—噁唑烷酮)的增韧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对聚(异氰脲酸酯一噁唑烷酮)进行了增韧改性研究.端羟丁睛、端羧丁腈液体橡胶和端羟聚醚N220作为增韧剂均取得较好的增韧效果.本文还对其增韧规律以及增韧的主要耗能过程进行了探讨.
- 孙以实林秀英傅增力赵宝宗秦策
- 关键词:异氰脲酸噁唑烷酮增韧效果橡胶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