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先培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光谱
  • 7篇红外
  • 7篇红外光
  • 7篇红外光谱
  • 7篇傅里叶变换红...
  • 7篇傅里叶变换红...
  • 3篇烟叶
  • 2篇烟草
  • 2篇烟草病害
  • 2篇光谱研究
  • 2篇红外光谱研究
  • 2篇傅里叶
  • 2篇傅里叶变换
  • 2篇FTIR
  • 2篇病害
  • 1篇野生
  • 1篇野生菌
  • 1篇中红外
  • 1篇中红外光谱
  • 1篇生物光

机构

  • 7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淮阴工学院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任先培
  • 6篇周在进
  • 6篇刘刚
  • 2篇张玉宾
  • 2篇罗庇荣
  • 2篇刘飞
  • 1篇李志永

传媒

  • 3篇激光与红外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年份

  • 5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病斑、病斑附近烟叶和正常烟叶的FTIR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赤星病、角斑病和气候型斑点病3组病斑、病斑附近烟叶和正常烟叶,发现3组烟叶样品红外光谱的吸光度比A1631/A1025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有正常烟叶<病斑附近烟叶<病斑的规律。对3组烟叶样品整个光谱区的原始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进行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病斑附近烟叶与正常烟叶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于病斑与正常烟叶的Pearson相关系数,即与病斑相比,病斑附近烟叶与正常烟叶具有更紧密的关系。吸光度比A1631/A1025和Pearson相关系数的这种变化趋势表明病斑附近烟叶的化学成分在逐渐改变,即病斑附近烟叶处于正常和病变的过渡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有望成为诊断烟草潜育期病害的方法。
任先培刘刚周在进刘飞李志永宋黎立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烟草病害
中红外光谱和分层抽样法应用于野生菌的快速鉴别被引量:8
2010年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分层抽样法对4种牛肝菌进行鉴别研究。分别测试了4种牛肝菌99个样品的FTIR光谱,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它们的光谱特征极其相似,难以从表观上直接对其鉴别,利用分层抽样法对它们原始光谱与一阶导数光谱进行相似度比较,给出的匹配结果表明,原始光谱的匹配结果反映了未知样品鉴别的正确率达到了98%,而一阶导数光谱匹配正确率达到了100%。因此,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分层抽样可以快速、方便地对不同种野生蕈菌进行鉴别分类,为大型的蕈菌系统正确分类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
周在进刘刚任先培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牛肝菌分层抽样
病害烟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正常烟叶和四种病害烟叶,结果显示,它们的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化合物及多糖的振动吸收谱带组成。烟叶光谱整体相似,仅在1800-750 cm^-1范围,正常烟叶和病害烟叶的光谱峰位、峰形及吸收强度比有一定差异。为了提高光谱灵敏度,对光谱进行二阶导数相关性分析,五个样品的二阶导数光谱在1750-1500 cm^-1和1200-950 cm^-1范围内的相关系数差异明显,表明五种烟叶样品所含化学成分或各成分相对含量各不相同,即病害影响烟叶的化学成分。正常烟叶的吸收强度比A1025/A1631大于1(为1.417),而其他四种病害烟叶对应的吸收强度比均小于1,表明四种病害烟叶中蛋白质所占比例增加,多糖所占比例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鉴别病害烟叶方面具有方便、快速等优点。
任先培刘刚周在进张玉宾罗庇荣宋黎立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烟叶烟草病害
不同产地小美牛肝菌的红外光谱聚类分析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同一种蕈菌子实体,由于外观形貌相似,凭传统外观形貌特征难以鉴别产地来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了5个不同产地的63个野生小美牛肝菌子实体样本。结果表明,原始红外光谱在4000-400 cm^-1总体特征相似,主要是由蛋白质、多糖等吸收谱峰组成,在1800-1000 cm^-1范围不同产地样本的原始光谱存在微小的差异。对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处理,用导数光谱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显示,一阶导数光谱在1800-1000 cm^-1范围按不同产地样本聚类效果较好,63个样本按5个不同产地很好地聚类,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0.5%。结果提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快速、方便地对不同产地野生蕈菌进行鉴别分类。
周在进刘刚任先培
关键词:生物光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系统聚类分析
基于曲线拟合的普通花叶病烟叶与正常烟叶的FTIR研究
2010年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普通花叶病烟叶和正常烟叶的光谱,结果表明,两种烟叶的红外光谱在峰频率、强度、吸收强度比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从对其甲基和亚甲基伸缩振动区、酰胺Ⅰ带吸收区和多糖物质的特征吸收区这三个区吸收峰的变化及其主要成分含量和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讨论的结果看:FTIR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普通花叶病烟叶与正常烟叶的特异性,能够对烟草病害的研究提供大量振动光谱和化学信息.
刘飞任先培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野生蕈菌孢子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9种野生蕈菌的孢子,分析了主要吸收峰的归属,结果显示孢子的主要成分为脂类物质、蛋白质和多糖等。在1800—750cm-1光谱范围内,不同属、不同种的野生蕈菌孢子光谱显示了一定的差异,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种类的孢子。对1800—1500cm-1和1200—1000cm-1范围的二阶导数光谱分别进行相关分析,9种孢子在1800—1500cm-1范围内的相关性相对较好,相关系数在0.843—0.998范围,表明它们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脂类物质、蛋白质等比较相似;在1200—1000cm-1范围内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最大为0.780,最小为0.144,表明多糖物质构型或含量具有较大差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特征峰分析和相关分析极有可能用于鉴别蕈菌孢子。
周在进刘刚任先培张玉宾罗庇荣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不同产地双色牛肝菌FTIR光谱鉴别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同一种蕈菌子实体,由于外观形貌相似,凭传统外观形貌特征难以鉴别产地来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云南省5个不同地区58个野生双色牛肝菌子实体样品的红外光谱。借助于红外光谱具有的指纹特性,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1350-750cm^-1范围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根据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8.87%以及主成分载荷分析,表明前三个主成分能够反映样品在该段光谱的主要信息。对前三个主成分作投影显示并进行比较,发现以主成分1和主成分2作二维线形投影,对不同产地的双色牛肝菌有较好的聚类和鉴别作用,所有样品被划分为5个区域,98.3%的样品被正确归类。研究结果提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不同产地的同一种野生双色牛肝菌进行鉴别分类。
周在进刘刚任先培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