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恩江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硝酸羟胺在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流程钚线第三循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1993年
- 为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流程的设计之用,通过还原实验,研究温度、溶液酸度、硝酸羟胺(HAN)与钚的初始浓度比值对HAN还原Pu(Ⅳ)的还原百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低酸和合适的HAN用量有利于Pu(Ⅳ)的还原。用模拟料液进行3A槽和3B槽串级实验的结果表明:3A槽的钚回收率达99.9%以上,3B槽的达99.98%;钚中去铀分离系数达50左右。通过单级和串级实验,研究了含钚30%(V/V)TBP-煤油放置时间对钚反萃率的影响。反萃率随放置时间增长而下降。
- 于恩江黄怀安周兴权陶成英张林耀杨振书利黎明
- 关键词:硝酸羟胺钚核燃料后处理反萃取
- 络合剂用于 Purex 流程中铀线低浓镎、钚分离的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对络合剂用于提高Purex流程铀线低浓Np、Pu分离效果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比较了几种羧酸型络合剂对Np、Pu、U的络合分离效果。研究了络合剂浓度、HNO3浓度、温度、相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模拟料液的逆流串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络合剂能显著改善U中Np、Pu的分离效果,U-Np分离系数增大100—300倍,U-Pu分离系数增大近1个数量级。
- 江浩郑伟芳常志远于恩江潘永军朱建民刘黎明
- 关键词:络合剂
- 甲酸与 Pu(Ⅳ)的络合及其在铀二循环中对 Pu(Ⅳ)行为的影响
- 1998年
- 甲酸的存在降低了Pu(Ⅳ)在水相和30%TBP-正十二烷间的分配比,这是甲酸被萃入有机相所起的排挤作用及它对Pu(Ⅳ)的络合作用的结果。用萃取法测定了甲酸与四价钚的络合物稳定常数,并通过单级萃取实验,探讨了甲酸、甲酸加硝酸羟胺(HAN)应用于铀二循环铀中去钚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甲酸对铀、钚分离有一定的效果,但不理想。向HAN洗涤液中加入甲酸,洗涤效果改善不明显。
- 常志远于恩江江浩
- 关键词:甲酸
- 铀二循环中采用硝酸羟胺分离 U-Pu 的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通过对1CU溶液预处理、单级还原反萃和逆流萃取串级实验,对用硝酸羟胺分离U-Pu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2mol/L硝酸浓度下,用硝酸羟胺还原Pu(Ⅳ)后,再调到所需酸度的方法制备2DF料液是可行的;硝酸羟胺还原反萃Pu(Ⅳ)的适宜浓度为0.20—0.35mol/L,硝酸浓度为0.5mol/L;在所给实验条件下,串级实验铀回收率达99.97%,铀钚分离系数SF约为20。
- 于恩江刘黎明江浩郑伟芳王素兰
- 关键词:铀钚硝酸羟胺
- 铀-钚分离循环铀线低浓镎、钚分离的研究Ⅰ.氧化还原剂U(Ⅳ)的应用
- 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动力堆乏燃料燃耗大大增加,对回收再循环使用的铀产品中钚、镎及裂变元素净化也随之提高,由此增大了辐照乏燃料后处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为了获取符合质量要求的高纯铀、镎、钚产品,现行的辐照乏燃料后处理流程已不能...
- 江浩于恩江
- 关键词:乏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
- 文献传递
- U(Ⅳ)用作Purex过程中Pu(Ⅳ)还原剂的研究被引量:11
- 1992年
- 研究了U(Ⅳ)在分离的有机相(30%TBP-煤油)中、在两相振荡混合和逆流萃取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单级反萃实验研究了有机相中钚浓度、铀浓度,反萃剂的酸度和肼浓度,U(Ⅳ)用量(M_(u(Ⅳ))/M_(Pu)对钚反萃率的影响。通过串级实验研究了在1B槽工艺条件下,M_(u(Ⅳ))/M_(Pu)和U(Ⅳ)加入位置,反萃剂酸度和相比等条件的变化对铀钚分离的影响。给出了铀和钚的净化系数。
- 于恩江刘黎明费洪澄范元发居崇华赵燕菊黄怀安
- 关键词:钚铀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