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凡

作品数:73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儿童
  • 8篇蛋白
  • 8篇阴道
  • 8篇分析仪
  • 7篇妊娠
  • 7篇患儿
  • 6篇代谢
  • 6篇全自动
  • 5篇孕妇
  • 5篇妊娠期
  • 5篇贫血
  • 5篇分泌物
  • 5篇NT-PRO...
  • 4篇动脉
  • 4篇阴道分泌物
  • 4篇糖尿病
  • 4篇细胞
  • 4篇标志物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机构

  • 72篇四川大学
  • 8篇教育部
  • 2篇四川携光生物...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绍兴市妇幼保...
  • 1篇华西附二院
  • 1篇成飞医院

作者

  • 72篇于凡
  • 19篇江咏梅
  • 17篇胡正强
  • 15篇周文杰
  • 11篇张霞
  • 11篇钟永林
  • 9篇唐袁婷
  • 8篇邹盛杰
  • 8篇王霞
  • 7篇竺婷婷
  • 6篇林小能
  • 6篇黄冬悦
  • 5篇李熙鸿
  • 5篇张静
  • 4篇杨惠
  • 4篇张鸽
  • 4篇旷凌寒
  • 4篇周伟
  • 4篇屈艺
  • 4篇岳新爱

传媒

  • 8篇国际检验医学...
  • 6篇职业卫生与病...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四川医学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重庆医学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2篇血栓与止血学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的结果比对及分析
目的POCT血糖仪由于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和结果快速等优点,以被临床广泛用于临床。为保证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定期对全院的POCT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方法1.按照CLSI...
杨惠江咏梅李莹莹戴维于凡王霞甘春玉张晓东李丰益
关键词:生化分析仪
文献传递
临床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特征及患者炎症反应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感染的临床特征、药敏分析及患者产生的炎症反应特征,为进一步研究临床S.pn的定植、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
崔亚利江咏梅于凡邹盛杰张霞刘欢周伟张鸽石华李丰益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感染炎症反应万古霉素
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人类骨髓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表达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人类骨髓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的表达及其与外周静脉血Hb水平的关系。方法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5.5-11.0岁。其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儿10例;药物诱导性溶血性贫血患儿5例。选择同期本院血液/肿瘤科病房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骨髓检查正常患儿10例为对照组;4株K562细胞为阳性对照。采集G-6-PD缺乏症、药物诱导性溶血性贫血和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外周静脉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XE2100检测各组患儿外周静脉血Hb水平,采用Zinkham法检测G-6-PD缺乏症和对照组患儿血G-6-PD活性,分析二组患儿血G-6-PD活性的差别。采集急性溶血性贫血组和对照组患儿胸骨骨髓,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骨髓和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的hTERT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急性溶血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患儿、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hTERT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常规检测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外周血Hb水平。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骨髓hTERT表达水平与外周血Hb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6-PD缺乏症患儿血G-6-PD活性明显下降(t=8.373P=0)。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骨髓hTERT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t=6.052P=0),但明显低于K562细胞株(t=9.893P=0)。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骨髓hTERT表达水平与其外周血Hb水平呈负相关(r=-0.888P=0)。结论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急性溶血时,低水平Hb可在一定范围内上调骨髓hTERT表达水平。
李熙鸿屈艺王晓阳于凡毛萌母得志
关键词:急性溶血性贫血端粒酶
高校检验科进修学员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现状分析
2023年
对近期检验科进修学员教学模式进行回顾,并分析教学现状,为检验科进修学员教学模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期进修学员的教学模式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并分析检验科教学模式的改变。结果 检验科进修学员通过混合教学模式不断改进、优化进修流程,建立起进修学员教学的闭环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结论 混合教学模式完美解决了进修学员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习兴趣,并为检验科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李青胡正强于凡
关键词:教学模式进修教育
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的抗干扰性能研究
目的 对日本SYSMEX 公司生产的CS-5100 全自动血凝仪的抗干扰能力作试验研究.方法 1、干扰性实验 使用由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提供的干扰试剂检测盒,将血红蛋白、乳糜、胆红素F、胆红素C 按100 %、90 %…...
廖萍周文杰于凡彭磊文
NT-proBNP、PCT对川崎病患儿冠脉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在川崎病患者及其冠脉损伤风险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川崎病患儿,同期因发热入院的患儿(支气管肺炎、重症肺炎、...
竺婷婷于凡周文杰张霞钟永林
关键词:NT-PROBNPPCT川崎病冠脉损伤
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的抗干扰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对不同浓度血红蛋白、乳糜、胆红素C、胆红素F的抗干扰能力。方法使用SYSMEX干扰检测试剂盒,在CS-5100血凝仪上检测加入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乳糜、胆红素C、胆红素F干扰物的正常混合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 PTT)、凝血酶时间TT(thrombin time)、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结果以CV低于10%为标准,血红蛋白0-2435㎎/d L,胆红素C 0-1428μmol/L,胆红素F 0-999μmol/L,乳糜0-7050 FTU内PT的检测结果不受上述干扰物影响;血红蛋白0-1948㎎/d L,胆红素C 0-1428μmol/L,胆红素F 0-999μmol/L,乳糜0-5640 FTU内a PTT的检测结果不受上述干扰物影响;血红蛋白0-2435㎎/d L,胆红素C 0-1785μmol/L,胆红素F 0-1665μmol/L,乳糜0-7050 FTU内Fbg的检测结果不受上述干扰物影响;血红蛋白0-2435㎎/d L,胆红素C 0-1785μmol/L,胆红素F 0-1665μmol/L,乳糜0-4230FTU内TT的检测结果不受上述干扰物影响。结论该仪器具有强力抗乳糜、溶血性血红蛋白、胆红素F、胆红素C干扰的能力。
廖萍周文杰张霞于凡
关键词:抗干扰脂血
荧光高效液相色谱直接检测水中酚类化合物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水样中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水样经富集,甲醇洗脱,以乙腈-乙酸铵缓冲液(pH 4.0)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分离测定.
陈平岳新爱于凡戴维唐袁婷李丰益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固相萃取
IL-6和血清CRP对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效能评价
2004年
于凡张磊
关键词:CRPIL-6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血清非特异性
成都地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变化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儿童高血铅的流行情况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因素,为采取科学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基本生活信息,抽取儿童空腹静脉血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水平。将2007年与2004年结果比较分析。[结果]2004年成都市0~6岁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63.97μg/L,高血铅检出率为12.8%;住房临街、母乳喂养、几乎每天吃膨化食品是导致儿童高血铅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2007年平均水平为63.88μg/L,高血铅检出率为8.2%,代乳食品、居住临街、底楼或者平房是导致高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属铅中毒中高度流行区,2007年高血铅检出率比2004年有所下降。血铅水平受居住环境、喂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周伟江咏梅石华李佳圆柳晓琴于凡旷凌寒杨惠
关键词:铅中毒儿童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