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俊红

作品数:24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2篇灯盏
  • 2篇灯盏花
  • 2篇灯盏花素
  • 2篇星状神经节
  • 2篇星状神经节阻...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节阻滞
  • 2篇生理
  • 2篇中药
  • 2篇小鼠
  • 2篇吗啡
  • 2篇脊髓
  • 1篇大学生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多媒体

机构

  • 17篇河北工程大学
  • 3篇邯郸市中心医...
  • 3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邢台医学高等...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邯郸市第四医...

作者

  • 18篇乔俊红
  • 9篇刘宇宁
  • 7篇郭新华
  • 5篇单铁英
  • 4篇王彦华
  • 3篇王黎光
  • 3篇杨永忠
  • 3篇袁征
  • 2篇彭柏英
  • 2篇张莽
  • 2篇李梅杰
  • 2篇杨以会
  • 2篇王晓梅
  • 2篇贾力品
  • 1篇郭树东
  • 1篇关华
  • 1篇尚可
  • 1篇刘晓霞
  • 1篇唐军民
  • 1篇王庆书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云南财贸学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对《内经》“阴阳”理论总结中管窥肿瘤防治探索的方向被引量:6
2004年
采用了讲究整体性、全面性的《内经》“阴阳”理论为指导 ,通过中西医认知对比的研究方法 ,理论探索恶性肿瘤防治的探索方向。得出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应是“重阴 (肿瘤形成局部微环境 )的减少而造成轻阳 (肿瘤组织细胞的过度增殖与不能正常分化 )过盛” ;也评论了当今重金属类抗癌药物探索事宜。同时 ,也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探索模式应是目前攻克恶性肿瘤的方向和最佳途径。
王新华张莽乔俊红岳黎敏王晓梅
关键词:阴阳理论肿瘤防治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横纹肌溶解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横纹肌溶解引起的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否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肾衰组(ARF组)、急性肾衰+颈交感干离断组(ARF+TCST组)。每组大鼠于处理后24 h和48 h各取一半,观察24 h尿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细胞凋亡促进蛋白Bax的表达。结果术后24 h和48 h,ARF组和ARF+TCST组大鼠比Sham组尿量均显著减少,血浆Scr和BUN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管细胞破坏严重,Bax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RF组相比,ARF+TCST组尿量增加,血浆Scr和BUN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组织结构损伤减轻,Bax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GB可以减轻横纹肌溶解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乔俊红郭新华袁征单铁英乔雪敏李沙王黎光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
角叉菜胶炎性痛及痛过敏诱导大鼠脊髓后角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变化的时间特征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角叉菜胶炎性痛及痛过敏中脊髓后角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特别是其时间特征。方法:实验于2004-05/08在河北工程学院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注射角叉菜胶12h组,注射角叉菜胶24h组,注射角叉菜胶48h组,注射角叉菜胶72h组,大鼠右后掌足跖部皮下注射30g/L角叉菜胶0.1mL建立炎性痛模型,分别在注射角叉菜胶后12,24,48,72h取材。应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组织化学法测定脊髓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应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脊髓后角Ⅰ~Ⅱ板层内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阳性细胞数目;应用HPL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软件测定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阳性细胞的灰度值,用于定量分析染色深度,灰度值与染色深度呈反比。结果:纳入动物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L5脊髓后角Ⅰ~Ⅱ板层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对照组可见少量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阳性细胞,注射角叉菜胶后12,24,48h,无论是同侧还是对侧的脊髓后角Ⅰ~Ⅱ板层内,阳性细胞数目均较对照组增加,24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至72h,两侧均恢复至对照水平。此外,两侧脊髓后角比较,在注射角叉菜胶后各时间点,注射侧的阳性细胞数目均比对侧多。②L5脊髓后角Ⅰ~Ⅱ板层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阳性细胞染色深度的变化:注射角叉菜胶后,双侧脊髓后角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阳性细胞染色均逐渐加深,至24h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统计结果表明,12,24,48h组阳性细胞染色深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加深(即灰度值降低),其中24h加深最显著;至72h时,注射部位对侧脊髓后角Ⅰ~Ⅱ板层内的阳性细胞染色已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同侧尚未降至对
杨永忠郭新华刘宇宁王彦华乔俊红
关键词:疼痛痛觉过敏一氧化氮合酶脊髓
体外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度和激活性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成熟度和激活性。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PBM),加入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1000U/ml、重组白细胞介素-4(IL-4)500 U/ml,体外培养7d。然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a(TNF-a)100ng/ml,体外培养3d。培养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两次DC的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分析其成熟度和激活度。结果:PBM经GM-CSF和IL-4诱导培养7d后,细胞成簇,表型为CD83 22.6%、CD86 55.5%、CD11c 36.1%、CD64 3.2%、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 13.4%;加入TNF-a培养3d后,细胞表型为CD83 81.5%、CD8699.3%、CD11c 98.8%、CD64 3.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 83.3%。结论:GM-CSF和IL-4诱导培养PBM 7d,可获得大量不成熟DC,该体系有利于DC扩增,加入TNF-a继续培养3d后,DC成熟度高,激活性好。
刘晓霞贾力品乔俊红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成熟度激活性
以中西比较观点评当今西医对人体3个常数使用中的偏误
2004年
笔者以中西比较观点 ,评价了当今西医临床中对人体体温、血压和白细胞计数等 3个常数使用中出现的偏误问题 ,分析了其原因与可能的不良后果 ,提议尽快健全个人健康基础资料档案和应重视灵活使用常数。
张莽乔俊红单铁英王晓梅
关键词:体温血压白细胞计数偏误
东莨菪碱抗吗啡依赖作用与海马细胞内钙的关系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scopolamin,Sco)对吗啡(morphine,Mor)致小鼠依赖性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方法:连续7 d腹腔内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热板法测定痛阈;纳络酮(naloxone,Nal)催促实验计数小鼠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流式细胞术测量海马细胞内游离Ca2+([Ca2+]i)浓度。结果:吗啡依赖小鼠的痛阈明显下降,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明显增加,海马[Ca2+]i明显增加。给予东莨菪碱(4mg.kg-1×7 d)后,吗啡依赖小鼠海马[Ca2+]i明显减少(P<0.05),痛阈提高(P<0.01),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减少(P<0.05)。结论:东莨菪碱具有对抗吗啡依赖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有关。
王黎光郭新华刘凌云彭柏英刘宇宁乔俊红
关键词:吗啡海马[CA^2+]I
中药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增高,我国虽然属乳腺癌相对低发地区,但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在某些大城市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治疗仍以手术和化疗为主,因此,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不断增多,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尚可乔俊红王庆书朱利民王晓军王彬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
枸杞多糖对实验性食管癌大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食管癌大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F344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治疗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其余两组以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0.5 mg/kg皮下注射于大鼠诱导食管癌模型,治疗组在诱癌同时预防性给予枸杞多糖10 mg/kg灌胃治疗,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kg灌胃。在诱癌9周、15周每组分别取5只大鼠抽取外周血,EDTA抗凝,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细胞数,另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L-10的含量。结果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大鼠食管癌后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4+CD25+Tr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此过程随诱癌时间而加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用药后9周、15周枸杞多糖治疗组CD4+CD25+Tr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枸杞多糖治疗后显著下降。结论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大鼠食管癌后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表达增强,IL-10分泌显著增加,枸杞多糖可有效抑制其表达,显著改善实验性食管癌大鼠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单铁英乔俊红杨书良苏安英唐军民
关键词:枸杞多糖食管癌流式细胞术T细胞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肾缺血-再灌注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肾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否预防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颈交感干离断组(IR+TCST组),每组12只。术后24h和48h各取一半大鼠,测Scr、BUN,HE染色观察肾组织细胞变化。结果术后24h和48h IR组和IR+TCST组大鼠尿量均少于Sham组,血浆Scr和BUN水平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TCST组尿量多于IR组,血浆Scr和BUN水平低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完整,未见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管腔内未见管型。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变性和坏死,肾小管管腔扩张,轮廓可见,蛋白管型易见,肾小球结构基本完整。IR+TCST组病变较IR组减轻。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乔俊红袁征李梅杰刘宇宁王淑珍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星状神经节血尿素氮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生理学实验教学是生理学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多年传统实验教学基础之上,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之结合,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刘宇宁乔俊红宋永红
关键词:教学改革生理课实验教学教育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