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喜彬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生物接触
  • 1篇低碳氮比
  • 1篇低碳氮比污水
  • 1篇对景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折流板
  • 1篇厌氧折流板反...
  • 1篇氧化工艺处理
  • 1篇折流板反应器
  • 1篇生活垃圾
  • 1篇生活垃圾卫生...
  • 1篇生活垃圾卫生...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水体
  • 1篇水体中氨氮
  • 1篇碳氮
  • 1篇碳氮比
  • 1篇碳源
  • 1篇填埋
  • 1篇填埋场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吉林省环境工...

作者

  • 3篇丛喜彬
  • 1篇夏婷婷
  • 1篇高文翰
  • 1篇张伟
  • 1篇黄继国
  • 1篇苏君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碳源调配被引量:5
2011年
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由于碳源不足,采用传统A/O工艺处理难以出水达标。采用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碳氮比污水进行实验,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合理调配碳源,提高碳源利用率,确定了不同m(COD)/m(N)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有效提高碳源利用率和脱氮效率;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混合液回流比为2.5,温度为30℃时,系统碳源利用率和TN去除率达到最高;在不同m(COD)/m(N)条件下,TN去除率随着m(COD)/m(N)的减小而迅速降低。当进水m(COD)/m(N)为2~4时,TN去除率低于60%,处理效果不理想;当进水m(COD)/m(N)约为5时,TN去除率达到71.3%,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20 mg/L,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当m(COD)/m(N)为6~7时,TN去除率大于80%,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15 mg/L。
黄继国高文翰夏婷婷丛喜彬苏君
关键词:碳源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低碳氮比
生物接触氧化对景观水体中氨氮的去除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了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景观水体抽出处理回用中的应用,探讨了氨氮的去除规律。试验内容包括生物膜的挂膜及驯化;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曝气强度下,氨氮的去除效果及三氮的变化情况;最后研究了水温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即曝气强度为0.030 m3/h,水力停留时间为3 h时,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COD的去除率达到43.5%,并且没有出现亚硝态氮累积的问题。该技术对温度的适宜性较好,即使温度在5~8℃,对氨氮也可以保持较高的去除率,满足景观水体水质要求。当温度小于5℃时,系统氨氮的去除率迅速减小。
丛喜彬高继刚张伟耿辉李锰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景观水体回用脱氮
松原市江南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急剧增加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被列为亟待解决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解决垃圾问题的最终目标是使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目前,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卫...
丛喜彬
关键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设计HDPE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