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略述解放战争期间平津知识分子的抉择
- 1990年
- 饱经忧患的平津知识分子在八年抗战的离乱之后,喘息方定,又听到了解放战争的炮声。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随即入关与华北人民解放军协同进逼平津。官僚富豪闻风丧胆,纷纷南逃。平津两地的知识分子甘愿忍受冻馁之苦,不顾国民党当局的威胁劝诱,毅然拒绝南迁,留居平津,坚守岗位,迎接解放。本文仅对知识分子这一历史性的抉择作一粗浅的分析。一北平是我国的文化古城,当时平津两地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
- 黄振华冯承柏
- 关键词:解放战争期间八年抗战中共地下党迁校抗战后期
- 关于周恩来致冯文潜的几封亲笔信和他们的交往
- 1998年
- 先严冯文潜,字柳猗,1912年至1915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与周恩来是同学。二人虽非同级,但志趣相投,一起开展社团活动,过从甚密,结下了终生的友谊。冯文潜于1915年12月毕业于南开学校,随即考入本校高等予备班学习。1917年8月赴美国留学,入依阿华州葛林乃尔大学,1919年又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哲学。1922年秋转赴德国入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深造。1928年回国,曾在南开大学任哲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天津历史博物馆馆长、天津市政协委员等职。1963年4月逝世。 冯文潜赴美后,周恩来亦东渡日本。他们海天万里,相互系念,时有鱼雁往还。此后,几十年中历尽艰险,冯文潜一直精心珍藏着周恩来给他的三封亲笔信、中学时代的照片,贺卡以及一封周恩来给留日同学的信。这些珍贵的文物已于周恩来逝世后在先慈黄扶先的主持下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在家中尚存有原件的复制品。 为了便于有关人士研究、参考现将原信及信中有关人物、事件、背景略加诠释如下。
- 黄振华冯承柏
- 关键词:周恩来图书馆馆长敬业乐群青年会传统美德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