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麻金继

作品数:82 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天文地球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理学
  • 5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遥感
  • 16篇气溶胶
  • 12篇偏振
  • 12篇反演
  • 11篇MODIS图...
  • 11篇大气光学
  • 10篇气溶胶光学
  • 10篇MODIS
  • 8篇图像
  • 8篇光学厚度
  • 7篇海岸
  • 6篇气溶胶光学厚...
  • 6篇海岸带
  • 6篇大气校正
  • 5篇偏振遥感
  • 5篇污染
  • 5篇廓线
  • 4篇英文
  • 4篇云检测
  • 4篇神经网

机构

  • 65篇安徽师范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安徽省工程技...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作者

  • 71篇麻金继
  • 9篇杨世植
  • 6篇王家成
  • 4篇李超
  • 4篇王先兵
  • 4篇张鑫
  • 4篇陈浩
  • 4篇乔延利
  • 3篇陈瑾
  • 3篇许丹丹
  • 3篇梁晓芳
  • 3篇高一博
  • 3篇张洪海
  • 3篇陶圣荣
  • 2篇刘世杰
  • 2篇熊伟
  • 2篇沈非
  • 2篇曹卫东
  • 2篇李素文
  • 2篇宋姚

传媒

  • 25篇大气与环境光...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光学学报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遥感信息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物理通报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子学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激光技术
  • 1篇大学物理
  • 1篇测控技术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应用光学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2001―2020年近地面臭氧浓度估算
2024年
随着大气环境治理的不断推进,颗粒物污染显著下降,但臭氧污染问题却日益严峻,因此构建中国区域的长时间地面臭氧数据集对了解地面臭氧的分布传输、推动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治理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结合极端随机树和极端梯度提升两种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势,使用臭氧监测数据、遥感产品以及大气再分析数据构建了中国地表每日最大8 h平均臭氧(MDA8O_(3))浓度估算模型,从样本、空间、时间进行模型精度验证,并分年度、季度、历史尺度、区域尺度验证了模型的时空适用性,并衍生了中国区域全覆盖的2001―2020年臭氧数据产品。结果表明:(1)结合两种算法优势的臭氧估算模型表现出优良的精度,三种精度验证的决定系数R^(2)都在0.89~0.95之间,均方根误差(RMSE)为10.73~15.56μg/m^(3);(2)多种时空验证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能够应用于中国区域大范围、长时间的臭氧估算工作中;(3)本研究构建的臭氧数据产品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面臭氧的月级、年级的时空分异,更直观地显示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
黄凯骆文慧万城宫明艳麻金继
关键词:大气遥感臭氧
一种基于偏振图像的污染云分类识别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污染云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偏振图像的污染源分类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陆地上空的云像元进行相态识别,标识为陆地上空的水云像元和陆地上空的冰云像元;基于水云像元偏振辐射亮度曲线斜率绝对值和水云像元偏振...
麻金继宫明艳徐飞飞
文献传递
基于TMS320VC5402控制字符型液晶显示屏的简洁设计与实现
2008年
介绍了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的工作原理,以及运用TM S320VC 5402对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进行控制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简洁可行,能够方便地移植到其他的应用中去.
王家成李季麻金继
关键词:TMS320VC5402DSP
用Mie散射理论计算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被引量:29
2005年
本文在已知厦门海域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基础上,用MIE散射理论计算了该地区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得到了气溶胶粒子的散射截面、吸收截面、消光截面与波长的关系,散射相函数以及偏振相函数,并用实验对两个相函数加以了验证。此结论为研究大气矢量辐射传输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尤其偏振相函数的提出为今后用偏振的方法研究大气提供了理论依据。
麻金继陈瑾
关键词:气溶胶偏振光学特性MIE理论
利用太阳辐射计反演合肥地区的水汽含量被引量:4
2006年
介绍了利用太阳辐射计-CE318近红外940nm水汽吸收通道反演水汽含量的两种方法-改进的Langley法和比值法.用改进的Langley法反演了2003年10月中旬合肥地区的水汽含量,并与气象预报的数值进行对比,其误差在10%以内.研究表明太阳辐射计是一种便携有效的水汽测量仪器.
麻金继
关键词:光学厚度水汽含量
一种基于偏振图像的云检测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云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偏振图像的云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偏振多角度卫星数据的水陆标识将卫星数据划分为陆地上空的像元数据或者是海洋上空的像元数据;基于蓝光波段检测、表观压强检测及近红外波段的偏振反...
麻金继魏轶男李超
文献传递
灰霾型气溶胶粒子偏振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VLIDORT矢量辐射传输模型,应用灰霾型气溶胶的物理参量,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灰霾气溶胶偏振辐射特性,并与常用气溶胶模式下计算的偏振辐射进行分析对比,得到了灰霾气溶胶条件下偏振辐射对于几何位置、气溶胶光学厚度、气溶胶复折射指数、单次反照率、地表参数的敏感性。对于利用偏振辐射实现灰霾气溶胶监测以及气溶胶复折射指数与光学厚度反演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浩魏轶男宫明艳麻金继
关键词:大气光学灰霾气溶胶偏振遥感
中高层O_(2)A带夜气辉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气辉是中高层大气的重要光化学现象,其中O_(2)A带(762 nm)气辉是进行中高层温度探测的最佳观测目标之一。基于Optical Spectrograph and InfraRed Imaging System(OSIRIS)在2008年间探测的O_(2)A带夜气辉辐亮度数据,研究了该气辉全球性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夜气辉辐亮度在不同纬度带内的海拔-季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O_(2)A带夜气辉辐亮度的高值存在于海拔95 km附近,同时南北半球A带夜气辉辐亮度随季节的变化特征刚好相反,北半球辐亮度高值出现在第二、三季度,而南半球辐亮度高值出现在第一、四季度。另外,对于夜气辉辐亮度在不同季度的纬度-经度分布,发现O_(2)A带夜气辉在经向分布较均匀,而纬向分布波动较大。辐亮度高值所在的纬度区间在不同季度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相似,证明了本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从气辉季度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推断夜气辉的分布具有周年往复的趋势。O_(2)A带夜气辉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后续仪器设计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王维佳王维佳罗海燕罗海燕李志伟
关键词:大气光学
偏振探测技术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2009年
偏振探测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遥感探测技术,具有其他传统探测手段没有的特点。介绍了偏振探测的基本原理,从探测仪器、图像处理过程和获得的结果等几个方面将偏振探测技术与传统探测手段进行了比较,证明偏振探测技术在目标识别中具有优势。
麻金继邵长城
关键词:偏振目标识别遥感
云偏振遥感综述被引量:5
2022年
云是指停留在大气层中的水滴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也是地球上庞大水循环产生的有形结果,在全球气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偏振遥感对光的辐射强度、方向、相位以及偏振状态等波谱特性进行描述,丰富了观测信息量,提升了观测信息的维度。为了更好地了解偏振遥感云的优势,本文对国际上发射的POLDER、APS、DPC等标志性的偏振传感器的特征和云反演算法进展进行了总结,涉及到相关偏振载荷参数信息、云参量算法的介绍和产品等相关内容,并就经典偏振云参量算法做了详细的总结和评价。随着国际上后续偏振传感器快速增加,对未来偏振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和相关算法进行了展望。
王宇瑶麻金继麻金继洪津洪津
关键词:大气遥感偏振APSDPC反演方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