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玉珍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精子
  • 7篇甘露糖
  • 6篇甘露糖受体
  • 5篇受体
  • 4篇顶体
  • 4篇人精子
  • 4篇人精子甘露糖...
  • 3篇电镜
  • 3篇电镜观察
  • 3篇获能
  • 2篇电子显微镜
  • 2篇顶体反应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学
  • 2篇组织胚胎学
  • 2篇细胞
  • 2篇显微镜
  • 2篇精卵融合
  • 2篇教学
  • 1篇蛋白

机构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魏玉珍
  • 9篇江一平
  • 4篇林芸秀
  • 3篇钟秀容
  • 3篇吴翊钦
  • 1篇刘卉
  • 1篇陈勇
  • 1篇陈国华
  • 1篇蔡泽骏
  • 1篇魏建恩
  • 1篇林典梁
  • 1篇逄丽丽
  • 1篇韩咪莎
  • 1篇高学勇
  • 1篇高福禄

传媒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精子甘露糖受体表达的细胞生理状态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精子甘露糖受体 (MR)的表达与精子所处生理状态的关系。 方法 对人精子进行体外获能和诱导顶体反应处理 ,以 FITC- DMA为探针检测获能前后和诱导顶体反应精子的 MR表达率 ,以 CTC染色监控精子的生理状态 ;对 MR表达的分类百分率与 CTC染色的精子分类百分率作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MR- 、 型表达率变化均与 CTC监控的精子顶体反应率变化高度正相关 ,MR- 型与获能负相关。 结论  MR的表达反映了精子的顶体反应状况而非获能状况 。
江一平魏玉珍
关键词:甘露糖细胞表面精子精子获能顶体
以建构主义学习论指导组织胚胎学教学被引量:4
2006年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学习理论,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文章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论及其在组胚教学中的应用。
魏玉珍江一平
关键词:建构主义组织学胚胎学教学
己酮可可碱、孕酮和A23187对人精子甘露糖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1998年
人精子经BWW获能5~6小时后,分别用己酮可可碱(PF)、孕酮(P)和A23187三种已知的获能及(或)顶体反应促进剂处理1小时,对实验和对照组精子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甘露糖化牛血清白蛋白(MFITCBSA)作探针标记精子甘露糖受体(MR)。结果表明,获能促进剂PF并不促进MR表达而P和A23187则有显著促进MR表达的作用。P对MRII型的促表达作用略强于对II型,而A23187则对II型的促进显著强于I型。认为MR的表达是一种依赖于钙离子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并与顶体反应有密切关系。推测MR可能具有介导精子与卵膜融合的作用。
江一平林芸秀魏玉珍韩咪莎熊良玉
关键词:精子顶体甘露糖己酮可可碱孕酮A23187
人精子甘露糖受体的表达与获能/精卵融合的关系
该文探讨了人精子甘露糖受体(MR)的表达与精子获能、顶体反应和精卵融合的关系.于体外采用两种介质使精子获能:①穿透排卵期宫颈粘液2小时;②人工培养基BWW培养6小时.用CTC荧光染色鉴定精子获能、顶体反应状态,并用异硫氰...
魏玉珍
关键词:精子甘露糖受体获能顶体反应精卵融合
文献传递
人精子甘露糖受体的胶体金标记电镜观察被引量:12
1998年
本文首次报道人精子甘露糖受体(MR)的电镜标记技术和初步观察。采用甘露糖化牛血清白蛋白(DMA,Sigma,A8303)结合10nm胶体金制备探针,标记获能前后精子和甲醇处理或A23187诱导顶体反应(AR)的精子。结果表明,甲醇处理后MR表达于顶体区质膜表面,活精子在AR过程中以不同方式表达MR活性;MR定位于:1.AR早期的精子顶体区质膜表面;2.AR期间精子的顶体小泡表面、顶体内膜及顶体基质;3.AR后精子的赤道带顶体内膜和顶体后区质膜;4.AR后精子的顶体后区质膜。作者认为MR原来存在于顶体内,大部分可能是膜结合蛋白。在精子发生AR的过程中MR才得以暴露并于AR后逐渐转移至赤道带和顶体后区,可能在精-卵膜融合中发挥介导作用。
江一平魏玉珍吴翊钦钟秀容林芸秀熊良玉
关键词:精子甘露糖受体电子显微镜
人精子甘露糖受体的表达与精卵融合的关系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人精子甘露糖受体(MR)的表达与精卵融合的关系。方法:正常人活精子获能培养后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行精子穿透试验(SPA)监测精卵相互作用,同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偶联的甘露糖化牛血清白蛋白(FITC-DMA)检测精子甘露糖受体的表达并分析SPA各项指标与精子甘露糖受体表达的关系。结果:SPA指标中穿透指数、结合指数均与精子MR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人精子MR与精-卵膜融合密切相关,可能起某种介导作用。
魏玉珍江一平
关键词:甘露糖受体精卵融合精子
膜联蛋白A1在小鼠精子的定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对小鼠精子膜联蛋白A1(AnxA1)进行定位,了解其与精子睾丸后成熟、获能、顶体反应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对睾丸、附睾精子以及诱导获能、顶体反应的精子进行膜联蛋白A1定位,同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鉴定顶体反应率。结果取自睾丸、附睾头、体、尾部的精子膜联蛋白A1均分布于顶体帽区及尾部;诱导获能、顶体反应的精子头部荧光呈现2种类型:顶体帽型(Cap),赤道段-顶体后区型(Ep)。获能组精子Cap型(97.3±1.0)%,Ep型(2.7±1.0)%;顶体反应组精子Cap型(41.8±4.1)%,Ep型(58.2±4.1)%。考马斯亮蓝染色呈顶体反应(AR)型精子获能组为(5.4±2.5)%,顶体反应组为(64.7±3.7)%。相关分析表明AnxA1荧光标记Ep型百分率与考马斯亮蓝染色AR型百分率呈高度正相关(P<0.001)。结论在附睾成熟过程中及获能后小鼠精子膜联蛋白A1分布无明显变化,顶体反应后转移至赤道段、顶体后区,可能参与精子的钙依赖事件如顶体反应、精卵融合过程。
魏玉珍逄丽丽江一平高福禄
关键词:膜联蛋白A1染色体图精子小鼠
“自主学习”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建立"自主学习"模式。方法:应用学生主讲的"自主学习"模式,对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结果:自主学习组的实验成绩均值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问卷调查显示,自主学习组对组织胚胎学的兴趣较传统学习组高,更愿意接受自主学习模式。结论:学生主讲的"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及成绩。
林芸秀魏玉珍蔡泽骏陈国华刘卉高学勇陈勇魏建恩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游离细胞甘露糖受体的亲和细胞化学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人精子的甘露糖受体 (MR)进行超微结构定位。 方法 采用甘露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 (DMA)结合 10 nm胶体金制备探针 DMA- G1 0 ,以此探针标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获能前后的人精子 ,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 所制备的 DMA- G1 0 具有甘露糖基结合特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可分为明、暗两种类型。“暗细胞”不含 MR;“明细胞”细胞膜表面含 MR,该受体与 DMA- G1 0 结合后内化入细胞内。人精子发生顶体反应后其顶体内膜、顶体小泡或赤道带含 MR,顶体完整的精子其 MR未被标记。 结论 小鼠巨噬细胞MR位于胞膜上 ,人精子 MR可能存在于顶体内。胶体金亲和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的甘露糖受体定位具有可靠性 ,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于其他细胞 MR的定位。
魏玉珍卓丹心林典梁吴翊钦钟秀容江一平
关键词:甘露糖受体巨噬细胞精子
不同功能状态精子表面复型的透射电镜观察
1999年
目的建立实用的实验程序,观察不同功能状态下的精子表面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用BWW上游法分离活动的人精子:BWW体外获能、诱导顶体反应和低渗膨胀试验处理后,将精子贴附于阳离子膜玻片上,叔丁醇冷却干燥后真空铂-碳喷镀复型。复型膜经3%氢氟酸剥脱,次氯酸钠腐蚀,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人精子表面复型图像清晰,立体感强,细节较丰富、清晰,获能精子顶体区呈网络状,顶体反应时可见顶体区大量互相吻合的小泡,经低渗处理的精子顶体区出现类似获能和顶体反应的现象。结论表面复型-透射电镜技术可用于观察精子的不同生理状态引起的表面形貌变化,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江一平吴翊钦钟秀容林芸秀魏玉珍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获能顶体反应精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