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仁志
- 作品数:57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临床推广应用的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术前5d和术后1、8d分别检测多项免疫指标。结果术后免疫营养组免疫指标明显高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炎性指标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术后免疫营养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可在术后早期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 徐亮姚晖庞明辉魏仁志綦小龙
- 关键词:肠内免疫营养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并发症
- 家族性甲状腺腺瘤10例
- 2001年
- 吴斌魏仁志
- 结直肠癌组织中核因子-κB、C-myc和ICAM-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核因子 κB、C myc和ICAM 1的活性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 ,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定 5 0例结直肠癌、16例结直肠腺瘤、9例结直肠腺瘤癌变和 8例正常结肠组织中NF κBp6 5、C myc和ICAM 1的表达。 结果 :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癌变组织中NF κBp6 5、C myc的表达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 (P <0 .0 1) ,C myc在正常结肠组织中无表达 ;NF κBp6 5、C myc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成显著正相关 (r =0 .35 ;P <0 .0 1) ;NF κBp6 5和ICAM 1在有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无转移的结直肠癌显著增加 (P <0 .0 1) ;且两者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r =0 .2 9;P <0 .0 1)。结论 :NF κB通过对C myc、ICAM 1的转录调控在结直肠癌发生、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能将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吴斌王元正魏仁志徐亮周业江
- 关键词:细胞核因子-ΚB原癌基因C-MYC细胞粘着分子
- 原发性脾脏肿瘤23例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检查均首先发现脾脏肿块 ,14例再行CT检查 ,8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中 11例综合诊断为脾脏囊肿 ,8例术后病理证实 ;10例综合诊断为脾脏恶性肿瘤 ,8例术后病理证实。全组中 2 0例行手术治疗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 ,无手术并发症。脾脏良性肿瘤预后佳 ,8例脾脏恶性肿瘤仅 2例存活至今。结论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为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 ;良性肿瘤尽量保脾 ,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脾切除术及术后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 吴斌王元正魏仁志徐亮周业江
- 关键词:脾肿瘤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
- 纳米炭吸附紫杉醇对胃癌淋巴结内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纳米炭(CNP)吸附紫杉醇(PA)靶向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试验组术中先以纳米炭吸附紫杉醇行淋巴靶向化疗后再行手术,对照组直接手术。术毕即取胃癌周围淋巴结送病检,将病检证实有癌转移的淋巴结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及p16的阳性表达。结果试验组淋巴细胞的凋亡指数[(28.6±5.2)]%明显高于对照组[(7.0±1.9)]%(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淋巴细胞第一站与第二站间Bcl-2和p16阳性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试验组淋巴细胞Bcl-2的阳性表达率(1 6.7%)明显低于对照组(5 6.7%)(P<0.0 5),而p1 6的阳性表达率(63.3%)明显高于对照组(23.3%)(P<0.05)。结论 PA-CNP混悬液能靶向作用于胃癌转移淋巴结,使Bcl-2表达下降及p1 6表达增加,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 李伟徐亮姬俊成夏冬魏仁志
- 关键词:纳米炭紫杉醇细胞凋亡P16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对 486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加逍遥丸 (散 )或三苯氧胺加小金丹治疗。结果 :有效率 98% ,临床完全治愈 90 % ,部分治愈 8% ,无效 2 %。结论 :三苯氧胺加逍遥丸 (散 )或小金丹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
- 魏仁志王元正左怀全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三苯氧胺小金丹逍遥丸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 多原发性大肠癌6例报告
- 1991年
- 本文报告多原发性大肠癌6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的大肠癌的1.4%,其中同时癌4例,异时癌及异时同时癌各1例。6例中3例伴有腺瘤。对多原发性大肠癌的存在及腺瘤恶变重视不够,检查手段的缺陷是病员不能得到早期及适当治疗的重要原因。
- 兰祥海王同佑王元正魏仁志
- 关键词:大肠肿瘤多原发性病例报告
- 甲状腺癌再次手术44例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组44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残留”(第一次切除不够)的患者 ,再次施行手术治疗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2年内有2例死亡 ,其余病例存活。结论 :甲状腺癌多数为低度恶性肿瘤 ,手术效果良好 ;对于手术后复发或“残留”再次手术的病例 。
- 左怀全魏仁志付华
- 关键词:甲状腺癌疗效分析外科手术
-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胃肠手术后病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 ,18例 )、肠外营养组 (PN组 ,16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EN组接受能全力肠内营养液 ,共 7天。术后第 3和第 7天测定血浆蛋白、肝肾功能、血糖、淋巴细胞计数、IgG、IgA、IgM和体重 ,临床观察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不良反应和营养支持费用。结果 :肠内营养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后 7天明显升高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提前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术后体重均有下降 ,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其他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改善营养状态 ,并且安全可行 ,营养支持费用仅为肠外营养的 1 3。
- 徐亮魏仁志庞明辉付华
- 关键词:胃肠手术肠内营养术后胃肠功能
- 乳癌手术中超薄皮瓣移植的癌危险性分析
- 1992年
- 作者报告了两种超薄游离皮瓣移植法在136例乳癌手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原位取皮组和异位取皮组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2.1%和13.6%,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认为原位取皮超簿皮瓣移植法并不影响乳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 王颀王同佑吴斌魏仁志邱培才
- 关键词: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