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西恒

作品数:88 被引量:67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经济管理
  • 35篇社会学
  • 34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社会
  • 12篇城市
  • 11篇社会工作
  • 10篇主义
  • 9篇社会主义
  • 7篇党建
  • 7篇社会管理
  • 7篇个案
  • 7篇和谐社会
  • 6篇政府
  • 6篇社区建设
  • 5篇政治
  • 5篇社会政策
  • 5篇社会主义和谐...
  • 5篇主义和谐社会
  • 4篇行政
  • 4篇政党
  • 4篇群众
  • 4篇经济危机
  • 3篇中国共产党

机构

  • 45篇中共上海市委...
  • 29篇上海行政学院
  • 5篇南京大学
  • 5篇上海市委党校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江苏沿江地区...
  • 1篇中共浙江省嘉...
  • 1篇中共上海市宝...

作者

  • 82篇马西恒
  • 5篇刘中起
  • 5篇矫海霞
  • 4篇何海兵
  • 2篇童星
  • 2篇张晓杰
  • 2篇何海兵
  • 2篇夏军
  • 1篇张晓华
  • 1篇贺亚男
  • 1篇陈国强
  • 1篇马立
  • 1篇李炼忠
  • 1篇季学明
  • 1篇胡晓亚
  • 1篇顾建键
  • 1篇周耀虹
  • 1篇顾梅宝
  • 1篇何雪松
  • 1篇周敬青

传媒

  • 15篇理论文萃
  • 11篇中国社会工作
  • 5篇上海行政学院...
  • 4篇探索与争鸣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科学发展
  • 2篇党政论坛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学海
  • 2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上海党史与党...
  • 2篇中国延安干部...
  • 2篇中国浦东干部...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新东方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江南论坛
  • 1篇江海学刊

年份

  • 1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工公房使用权上市流通的理论界说及规范——兼谈改革过程中的制度传承与利益关系协调
1998年
一、职工公有住房使用权能否通过差价交换进入市场: 一个来自房改前沿的现实问题 经过十余年的曲折探索,我国已经确立了“改革低租金的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这一住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但现实生活中“高房价”和居民“低收入”的矛盾,却依然是推行房改和住房商品化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之一。房价与居民的购买能力脱节,导致社会对住房的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消费市场低落,商品房大量积压,严重滞缓了住房体制由福利分配向商品化、市场化的转换。而要改变这种状况,简单化地期盼大幅度降低房价或提高职工收入,短期内显然不太现实。
马西恒
关键词:住房体制改革已售公房差价换房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被引量:2
2001年
马西恒周海燕
关键词:优秀分子社会阶层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内党员忠诚
上海城市化进程中“镇管社区”的治理路径及趋势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和大型居住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同时外来人口聚集于郊区,这导致郊区常住人口在短时间内快速膨胀,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新型城市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镇管社区"正是适应郊区快速城市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管理创新机制。上海实行"镇管社区"的镇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创新,其结果表明:"镇管社区"模式基本适应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现实需求,有利于推动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
张晓杰马西恒
关键词:郊区城市化社会管理体制社区管理
治理经济危机应走出经济中心主义的思维
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探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从而寻求通过社会建设解决经济问题的可能性。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国内经济困局,实质只是凸显了中国经济久治不愈的老问题,这表明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主义及其现代经济学...
马西恒
关键词:中国经济社会建设政治经济学
群众工作的组织体制与社会工作的体制化路径
2024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体制化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界的重要关切。所谓体制化,即社会工作服务经由组织化过程进入国家治理体系,从而获得结构性的角色、机会和资源保障,因此自然成为社会工作摆脱现实困境、彰显专业优势的理性选择。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相继组建社会工作部,党委领导、上下贯通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制基本建立。
马西恒
关键词:社会工作党委领导体制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升
2002年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提出了党和国家在未来20年新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了系统、科学的规划。深入理解这个目标以及当前发展的现实。对于我们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脚踏实地抓住21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分重要。以下几篇短文,主要从社会发展角度,反映了作者各自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一些体会和思路。
马西恒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群众利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治与社会稳定:转型时期的不利因素及其控制
1999年
马西恒
关键词: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行政主体政治系统
关于中国入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分析被引量:12
1996年
关于中国入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分析马西恒80年代以来,中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涌入城市。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对城市生活形成了强劲的冲击。关于这一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话题,研究成果已经很多。然而这些研究却大多仍停留在农村外流劳动力本身的...
马西恒
关键词: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
建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基础
2010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遭遇内生动力不足的瓶颈制约,根源于现有发展方式所依存的利益格局和制度安排。向资本和管理者倾斜的政策及权利布局难以刺激企业增加创新性投入,也固化了普通劳动者的低收入地位,从而导致人力资本和社会消费难以提升,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财富难以转化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实业投资。因此应通过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权利结构,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范式,发挥社会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作用,充分激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
马西恒
关键词:社会基础社会政策
社区建设:理论的分立与实践的贯通被引量:12
2002年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 ,使社会产生了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多元利益主体 ,也因管理与功能承载的缺位而突出了稳定与秩序的重要。这是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原初动因。尽管理论上存在“行政化”与“社区化”的分野 ,社区建设的实践却出现了两者的贯通 ,并创造了整合行政权力与社会权力的新方式。由此 ,改造传统国家权力结构并重组中国社会的近代命题在当代中国被再次提出。
马西恒
关键词:社区建设基层政权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