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来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离子
  • 4篇提溴
  • 3篇水热
  • 3篇离子交换
  • 3篇晶须
  • 2篇氧化镁
  • 2篇水热合成
  • 2篇气态
  • 2篇气态膜
  • 2篇热合成
  • 2篇氯化镁
  • 2篇钾离子
  • 2篇碱式
  • 2篇碱式氯化镁
  • 2篇沸石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筛
  • 2篇
  • 1篇单晶
  • 1篇等温线

机构

  • 7篇国家海洋局天...
  • 7篇自然资源部天...

作者

  • 14篇马来波
  • 9篇吴丹
  • 8篇张慧峰
  • 8篇张雨山
  • 7篇路绍琰
  • 6篇姚颖
  • 5篇蔡荣华
  • 4篇王颖
  • 4篇黄西平
  • 3篇王俐聪
  • 2篇张琦
  • 2篇武海虹
  • 2篇刘伟
  • 2篇王玉琪
  • 2篇骆碧君
  • 2篇高书宝
  • 1篇王国强
  • 1篇张亚南
  • 1篇曹冬梅
  • 1篇董泽亮

传媒

  • 7篇盐业与化工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盐科学与化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芒硝型卤水中盐硝组分对碱法脱除钙镁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烧碱-纯碱"法,对芒硝型卤水中Ca2+和Mg2+的脱除进行了研究,在常温、两碱用量为理论用量、反应时间为30 min和陈化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详细考察了卤水中氯化钠和硫酸钠含量的变化对Ca2+和Mg2+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钠组分对Ca2+的脱除效果影响较大,当硫酸钠含量在30 g/L以下时,Ca2+脱除率在90%以上,硫酸钠浓度增加有利于Mg2+的脱除,但影响不大。氯化钠组分对Ca2+、Mg2+脱除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氯化钠含量增加,Ca2+脱除率明显增加,而Mg2+脱除率略有下降。
董泽亮张琦王俐聪蔡荣华马来波黄西平
关键词:硫酸钠氯化钠
中空纤维支撑液膜与气态膜法提溴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文章从传质机理、操作条件和稳定性三个方面对中空纤维支撑液膜提溴过程和气态膜法提溴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气态膜法相比,中空纤维支撑液膜过程在传质性能上不占优势;中空纤维支撑液膜提溴过程传质性能随原料液pH值、吸收液浓度、原料液和吸收液流量等操作条件的变化与气态膜法呈现出一致规律,但其传质性能随温度的变化比气态膜过程要缓和得多,说明中空纤维支撑液膜提溴过程在较低温度下具有技术优势;经长期使用,两种膜过程膜丝的接触角都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吴丹张慧峰马来波路绍琰蔡荣华张雨山
关键词:气态膜提溴
碱式氯化镁晶须的水热制备及热分解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镁溶液、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了碱式氯化镁晶须。通过SEM和SAED观察样品的显微形貌及晶体结构,晶须长度150μm以上,直径0.5~1μm,为单晶物质。通过XRD测定样品的晶相结构,产物为碱式氯化镁9Mg(OH)2·MgCl2·5H2O。通过红外光谱考察了不同镁离子浓度产物官能团的不同。升温速率为2~5℃/min,高温程序煅烧前驱体碱式氯化镁,制备出氧化镁晶须,很好的保持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形貌,仍为单晶物质,并推测了其可能的热分解的机理过程。
路绍琰武海虹吴丹马来波张慧峰姚颖
关键词:晶须碱式氯化镁氧化镁单晶
超声波场对中空纤维膜提溴过程的影响
2017年
文章考察了超声波对提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超声波的辅助强化,可以使传质系数k值提高近3倍。此外,在超声作用下,原料液的温度有明显的升高。超声强化过程中对中空纤维膜丝疏水性和断裂强度均没有影响。
王颖吴丹马来波高书宝
关键词:超声波中空纤维膜
气态膜法提溴伴生渗透蒸馏过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制盐工业卤水作为含溴原料液、NaCOOH溶液为吸收液、HBr+NaBr溶液为提溴产物,分别与流经膜另一侧的纯水组成试验体系,考察了料液流量、浓度和操作温度对渗透通量的影响,回归得到了渗透系数计算式。并对NaCOOH溶液-卤水体系的渗透通量进行了计算和试验测定。计算与试验结果具有相同的趋势。对气态膜法提溴过程和渗透蒸馏过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抑制渗透蒸馏现象发生的措施。
张慧峰王国强路绍琰吴丹马来波张雨山
关键词:提溴气态膜膜接触器渗透蒸馏
三水碳酸镁合成与形貌演变过程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设计正交实验,以MgCl2·6H2O和NH4HCO3为原料,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三水碳酸镁晶须。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现了对三水碳酸镁晶须形貌的调控。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40~50℃、n(Mg2+):n(HC03-):1:2.2、pH=8.8—9.0、搅拌速度130r/min、陈化时间3h、反应时间70min,制备出的MgCO3·3H2O晶须呈一维针状,沉降性能好,长径比可达29.60。最优实验条件同样适用于卤水资源体系。
吴丹王玉琪武海虹马来波骆碧君张琦
关键词:晶须长径比正交实验
Mg(OH)_2纳米片层结构的无模板水热合成及形貌表征被引量:3
2015年
以六水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在无模板剂存在条件下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了具有规则形状的氢氧化镁六方片层及其组合玫瑰花球纳米结构,并分析了镁离子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对晶体制备的影响。通过SEM和SAED观察样品的显微形貌及晶体结构,厚度为20 nm^50 nm,为单晶物质。通过XRD测定样品的晶相结构,产物为结晶性Mg(OH)2。
路绍琰王俐聪姚颖吴丹马来波刘伟黄西平
关键词:氢氧化镁
聚丙烯中空纤维支撑液膜提溴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聚丙烯为膜材料、煤油为有机溶剂构成支撑液膜体系,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提溴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液甲酸钠的浓度为0.1 mol/L时吸收效果较好;脱溴效率和传质系数均随原料液pH的增大而明显下降;原料液流量和吸收液流量越大,传质系数增大,脱溴率升高,在原料液体积流量达到80 L/h时,传质系数稳定在3.0×10-6m/s;原料液温度升高,溴在煤油和水中的分配系数升高,传质速度加快,脱溴率增加。
马来波吴丹蔡荣华路绍琰张雨山张慧峰
关键词:提溴传质
新型大孔树脂吸附浓海水中溴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文章重点研究了D301大孔树脂在浓海水体系中提溴的应用。考察了该树脂最大吸附量、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行为;同时对吸附洗脱速率、还原剂及其用量、洗脱剂及其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溴的总回收率可达85%以上。
刘伟蔡荣华张慧峰马来波吴丹路绍琰张雨山
关键词:树脂离子交换浓海水
碱式氯化镁晶须的水热合成及生长机理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以六水氯化镁、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碱式氯化镁晶须[9Mg(OH)_2·MgCl_2·5H_2,basic magnesium chloride,BMC],并分析了镁离子浓度、镁离子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R、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晶体制备的影响。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选区衍射等对产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80℃反应6h合成的BMC晶须长度为150μm以上,直径在0.5~1μm,长径比为150~400;BMC的生长实质上是以负离子配位多面体[Mg-(OH)_4]^(2-)及[Mg-Cl_4]^(2-)为生长结构基元,不同的晶体取向和叠合速度而形成的晶须。
路绍琰马来波王俐聪骆碧君张亚南王玉琪王亮黄西平
关键词:碱式氯化镁晶须水热合成负离子配位多面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