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蓉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BV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EBV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对1例EBV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依据诊断指南进行诊断,使用甲强龙160mg q12h/天联合人免疫球蛋白20g/天共3天抑制免疫风暴治疗,同时降血氨、抗感染、纠正肝功及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人血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等支持治疗,对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明显下降,生命体征稳定,病情有好转过程,但该患者最终因肝性脑病、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通过对本例HLH患者使用大剂量甲强龙及丙球冲击治疗阻断细胞因子风暴,同时联合控制感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支持治疗,能控制免疫失衡,并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强龙方案适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极重症HLH患者。
- 何秋连曹红马春蓉全凤琼贾晋松
- 关键词:嗜血细胞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
-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 2008年
-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国内商品名: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利度胺治疗起始量为100 mg/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每周增加100 mg/d,直到400 mg/d维持治疗,地塞米松15 mg/d,每月治疗1-4天。结果18例MM部分缓解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嗜睡等副作用,均可耐受,无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副作用小,耐受性好,给药方便。
- 马春蓉曹红刘雅倩姚丽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 CHOP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一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化疗总有效率为76.9%,高于对照组的5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均无死亡病例。研究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17.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0.4%(47例),高于对照组的86.5%(4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OP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可提高患者一年生存率,有推广意义。
- 何旭全凤琼杨昆胡银山马春蓉
- 关键词:CHOP方案沙利度胺非霍奇金淋巴瘤生存率
- 沙利度胺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THP1细胞凋亡和DNA损伤的机制被引量:1
- 2022年
- 该文研究了沙利度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THP1细胞凋亡和DNA损伤的诱导作用及分子机制。以体外培养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中加入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 μg/mL)的沙利度胺,对照组中加入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经处理后,用CCK-8检测沙利度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Calcein/PI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JC-1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蛋白、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ax)和DNA损伤相关蛋白(pATM和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沙利度胺明显抑制THP1细胞的生长(P<0.05);沙利度胺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沙利度胺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促进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蛋白;沙利度胺诱导THP1细胞的G/M期发生阻滞;沙利度胺上调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和Bax)以及DNA损伤应答相关蛋白(pATM和γH2AX)的表达(P<0.05)。这些结果表明,沙利度胺可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THP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和诱导DNA损伤有关。
- 何旭胡银山杨昆马春蓉
- 关键词:沙利度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DNA损伤
- 骨髓增殖性肿瘤伴发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伴发脑卒中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8例骨髓增殖性肿瘤伴发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及诊治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伴发脑卒中,其中脑出血2例(11.11%),脑梗死15例(83.33%),混合性卒中1例(5.56%)。对18例患者进行骨髓穿刺,6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2例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采用急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小剂量羟基脲化疗后所有患者达到血液学缓解,且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骨髓增殖性肿瘤与中风关系密切,并发脑卒中以脑梗死多见,脑出血较少,采用急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羟基脲化疗及阿斯匹林治疗效果较好。
- 马春蓉龙继发曹红何秋连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脑梗死脑出血
- 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诊治的19例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及诊治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均伴发缺血性脑卒中。对19例患者进行骨髓穿刺及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6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3例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采用急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小剂量羟基脲化疗后所有患者达到血液学缓解,神经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缺血性脑卒中采用急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羟基脲化疗及阿斯匹林治疗效果较好。
- 马春蓉马春蓉曹红龙继发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缺血性脑卒中
-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AC)联合常规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对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0例M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传统组25例(采用CAG/DA方案),研究组25例(采用DAC联合CAG/DA方案),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Hb)减少、血小板减少、肺部感染、肛周感染、尿路感染、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黏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MDS患者,共计获得有效28例,无效22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的Hb水平、WHO分期、染色体核型对MDS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C联合常规化疗治疗MDS的疗效较好,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对MDS疗效的影响因素除了治疗方案以外,还与患者的Hb、WHO分期、染色体核型有关。
- 何旭杨昆胡银山全凤琼马春蓉
-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影响因素
- 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对比低剂量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与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42例,其中22例作为试验组给予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2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CAG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6.4%)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剂量国产地西他滨+半量CAG方案的总缓解率优于CAG方案,且不增加化疗相关风险,可作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线治疗方案。
- 杨昆马春蓉何旭胡银山何秋连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地西他滨CAG
- 氟达拉滨联合BEAM预处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BEAM方案预处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5例据人院序号分为两组,分别给予BEAM方案(卡莫司汀+阿糖胞苷+马法兰)预处理(对照组27例)及加用氟达拉滨治疗(观察组28例)。此后均给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移植后白细胞最低值、粒细胞计数小于0.5×10^9儿的下降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移植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与治疗前相比稍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移植后CD4^+淋巴细胞总数与治疗前相比降低,自然杀伤淋巴细胞总数与治疗前相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达拉滨联合BEAM预处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效果良好。
- 何旭季杰马春蓉杨昆胡银山邓学云刘丽华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氟达拉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成功救治老年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学习
- 2014年
- 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nfection associ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属于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由病毒、细菌或真菌等引起的全身感染而导致体内噬血组织细胞增生,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本病罕见,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对改善该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 马春蓉马春蓉杨昆何旭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