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荣

作品数:1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楚雄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彝族
  • 2篇诗学
  • 2篇小说
  • 2篇抗战
  • 1篇代文
  • 1篇心态
  • 1篇意蕴
  • 1篇有效性
  • 1篇中国网
  • 1篇中国文化
  • 1篇人类生态
  • 1篇人生境界
  • 1篇社会关系
  • 1篇社会矛盾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意识
  • 1篇生死
  • 1篇诗歌
  • 1篇诗歌评论

机构

  • 13篇楚雄师范学院
  • 3篇红河学院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马建荣
  • 3篇布小继
  • 1篇孙拥军

传媒

  • 1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作家
  • 1篇编辑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国统区抗战小说创作的有效性及影响限度——以《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为例
2013年
《华威先生》和《在其香居茶馆里》是国统区抗战小说创作中典型的讽刺型作品,所引起的反响超越了一般的爱国、歌颂型作品。从整体上看,国统区抗战小说创作成就不高,这除了国民政府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严密制约外,还有抗战文学领导权的争夺,作家生活环境的意识形态化与所持政治理念之间的矛盾,文学的工具性与审美性之间的矛盾及作品有效性与时衰减等缘由。这些因素都极大地限制了抗战小说创作的影响力度。
布小继马建荣
关键词:国统区有效性
“梦”与“病”的双重交构:《呐喊·自序》思想内涵再解读
2015年
笔者通过对《呐喊·自序》的再度解读,重新探讨鲁迅前期思想体系的发展历程,呈现出鲁迅由实业救国走上文学启蒙道路的人生坎坷经历;构建起鲁迅以国民性批判为核心的人学思想,探究出这篇序言之于《呐喊》以及鲁迅其他作品的史料学价值,为研究者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以丰富和完善鲁迅学的研究。
孙拥军马建荣
关键词:《呐喊·自序》
“文气”论的生命意识探询被引量:2
2002年
“文气”论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活动中生命意识的理论概括。它积淀了中国哲学中“元气”论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规定性 ,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主体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和生命价值的肯定 ,在一定的层面上展示了古代诗学家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心态。“文气”论的形成影响了中国从古至今上千年的文学创作 ,它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表明了文学活动是真正的生命活动 ,文学是人类生命的观照和体现。以“气”论文 ,将文学与人的生命相联 。
马建荣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创作诗歌评论生命意识
论自然的原初内涵
2004年
“自然”概念的提出是先秦“士文化”的直接产物。从词汇意义上说 ,“自然”就是“本身的样子”、“自己成为这个样子”、“自己这样” ,它突出了万物所具有的自然生成性和本然自在性 ;在“士文化”为核心的社会背景下 ,“自然”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它是宇宙的普遍原则和终极价值 ,是当时人们修身、治世。
马建荣
关键词:士文化自为
沦落的焦虑——论《琵琶行》的社会关系呈现
2003年
本文运用“符号矩阵”分析了《琵琶行》文本所隐含的焦虑意识 ,发掘出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围绕着“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线 ,展示了中唐时代的社会矛盾及人际关系。
马建荣
关键词:沦落焦虑社会矛盾
民间文化的莫言建构——以《生死疲劳》、《檀香刑》为中心
2013年
民间文化是莫言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它既是莫言创作的泉源,也是其小说的底蕴和价值尺度,并形成了莫言建构,具有建构视角的独特性、建构语境场域的有限性等特征。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并非都是正面的。
布小继马建荣
关键词:民间文化小说
楚图南与艾思奇抗战文艺思想比较谈
2014年
楚图南与艾思奇同是云南籍的文化学者、政治活动家,他们对抗战文艺及其作用发表过不少重要言论和指导意见,具体体现在对文艺作为抗战力量的重视、对文艺形式的运用、对鲁迅及其精神的认识等方面。两人有着文学家型的政治活动家和哲学家型的政治活动家在思维视野、理性思辨能力以及党派性上的差异,更有近现代以来云南知识分子、文化人士所特有的朴素、务实和识大体、顾大局的观念,无愧于近现代以来云南人的优秀代表。其抗战文艺思想对今天的文艺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布小继马建荣
关键词:楚图南
别是一家风骨——论刘勰“风骨”的美学意蕴
2003年
刘勰以“风骨”论文独异于当时的书画论和人物品评。“风骨”从文章的整体性入手 ,重在追求一种独特、和谐。
马建荣
关键词:风骨气势
源于叟与昆的两元彝族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彝族起源是多元的,叟与昆是彝族起源时不同两元的基础。两元彝族分布不同,在同为彝族的基础上,两元彝族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
唐楚臣马建荣
关键词:彝族
论自然在诗学中的呈现被引量:2
2004年
自然范畴在诗学中主要从五个方面被呈现出来 :从本体维度上看 ,自然为诗的存在谋求到了合理存在的神圣性依据 ,使诗文具有了与天文、地文等同等的地位 ;从诗的生成维度上看 ,自然追求一种直寻兴会、无意天成的灵妙境界 ;从主体维度上看 ,自然表现为古人始终以虚静、修德的方式去追寻一种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状态和真诚无伪的处世态度 ;从作品之维度来看 ,自然就是合规律合目的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文与人在自然价值的追求上同构 ;从风格维度上看 ,自然是诗人、作品。
马建荣
关键词:本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