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4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治疗非侵袭型霉菌性上颌窦炎(fungal non-invasive maxillarysinusitis,FNIMS)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96—2007年我科64例非侵袭型霉菌性上颌窦炎行FESS治疗。对手术径路及使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 64例在术后不同时间内均获治愈。复合术式(经上颌窦前壁开孔加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愈合期(3.56±1.87)周;经上颌窦自然窦口术式愈合期为(8.25±2.42)周,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术式术后各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氟康唑和(或)0.9%生理盐水冲洗术腔,氟康唑Ⅰ组愈合所需时间为(8.40±3.76)周;对照Ⅰ组愈合时间为(8.33±3.88)周。氟康唑Ⅱ组所需时间为(4.26±2.56)周;对照Ⅱ组愈合所需时间为(4.18±2.26)周。两种冲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上颌窦前壁开孔加上颌窦自然窦口复合术式的疗效比单一经上颌窦自然窦口术式好;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冲洗术腔对疗效无影响;术后坚持在鼻窦内镜下换药,换药时间不少于6周。
- 姜元芹易志勇郑建华赖世佳陈小霞
- 关键词: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霉菌性上颌窦炎ENDOSCOPICSINUSSURGERYENDOSCOPICSINUSSURGERY
- 原发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1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观察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以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2—2007年12月间诊治的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肿瘤多位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其中中鼻道5例,鼻中隔4例,中鼻甲1例,下鼻甲1例,肿瘤呈黑色或紫褐色8例,呈结节状或菜花状,淡红色表面光滑如息肉状3例;肿瘤触之易出血。结论本病临床少见,易误诊,应与鼻腔癌、血管瘤、鼻息肉相鉴别。对鼻腔发现的黑色或紫褐色肿物,触之易出血者可作该病的临床诊断,而不必取活检,以免促进肿瘤转移。
- 姜元芹易志勇郑建华陈小霞
- 关键词:鼻腔外侧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中鼻甲中鼻道下鼻甲
- uPARAP、MMP_9、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相关蛋白(uPAR-associated protein,uPAR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58例鼻咽癌组织和3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uPARAP、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uPARAP、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44/58)、60.3%(35/58)和77.6%(45/58);与慢性鼻咽炎比较,uPARAP、MMP9和VEGF在鼻咽癌中的阳性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uPARAP、MMP9和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协同表达对促进鼻咽癌的扩散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望成为判断鼻咽癌恶性程度和估计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 姜元芹颜志平赖世佳郑建华陈小霞
- 关键词:鼻咽肿瘤MMP9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