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一梅

作品数:82 被引量:33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4篇水利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6篇航道
  • 14篇护岸
  • 13篇内河
  • 8篇生态
  • 8篇内河航道
  • 6篇丁坝
  • 6篇神经网
  • 6篇神经网络
  • 6篇网络
  • 6篇河床
  • 5篇遥感
  • 5篇疏浚
  • 5篇泥沙
  • 5篇河道
  • 5篇河段
  • 5篇港口
  • 4篇生态型
  • 4篇护岸工程
  • 4篇航道整治
  • 4篇河床演变

机构

  • 65篇东南大学
  • 8篇河海大学
  • 2篇江苏省交通运...
  • 1篇交通部天津水...
  • 1篇连云港建港指...

作者

  • 70篇陈一梅
  • 5篇马骏
  • 4篇廖鹏
  • 4篇林强
  • 3篇虞娟
  • 3篇徐造林
  • 3篇杨苗苗
  • 2篇刘奇
  • 2篇张东生
  • 2篇罗健
  • 2篇王震
  • 2篇黄昊
  • 2篇陈康
  • 2篇施文杰
  • 2篇史云霞
  • 2篇郝建新
  • 2篇朱三宝
  • 2篇范丽婵
  • 2篇马丽佳
  • 2篇陈博

传媒

  • 14篇水运工程
  • 8篇水道港口
  • 7篇东南大学学报...
  • 5篇水利水运工程...
  • 3篇中国水运(下...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珠江水运
  • 2篇现代交通技术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水利水电快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中国水运·航...
  • 1篇遥感信息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港口工程
  • 1篇泥沙研究
  • 1篇中国港湾建设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P模型在闽江岸线变形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河道岸线变形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问题,文中利用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问题的优势,以闽江竹歧至侯官河段为研究对象,建立预测河道岸线变形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河道岸线变形影响因子的分析,确立了2种输入、输出因子模式。结果表明,模型输入、输出因子的选择对模型预测结果影响很大,选用合适的输入、输出因子,会得到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虞娟陈一梅
关键词:BP网络
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算方法探讨被引量:14
2002年
在分析影响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因素的基础上 ,将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问题概括为一种非线性输入输出的泛函关系 ,以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建立推算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BP神经网络模型 .用此模型 ,对闽江水口坝下观音岐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进行网络计算 .在此基础上 ,将BP网络模型与模拟分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2种方法所得结果相近 ,但BP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
陈一梅徐造林
关键词:神经网络模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水利枢纽BP网络模型航道规划
内河限制性航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2021年
本文对航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义并分类,采用当量因子与直接市场价值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航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以通扬线高邮段航道为例,计算整治前后的航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整治后航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至81929.45万元,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通航服务五个一级服务均有增加,各项二级服务功能价值均有增加。航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水域贡献最大,达到90%以上,各类生态用地服务价值均有增加。整治后通航服务价值大幅度提升,但仍小于调节服务价值,航道生态服务功能不可忽视。
曹定维李真真陈一梅
关键词:运行控制
灰色系统模型在内河港口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06年
根据淮南港吞吐量实际调查资料,选择灰色系统理论对其进行吞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的预测时期应采用不同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于短期预测,采用GM(1,1)模型与Verhulst模型的组合模型;对于长期预测,采用Verhulst模型并用GM(1,1)模型对其残差进行修正。实例验证以上两种模型是可行性的。
刘燕陈一梅
关键词:灰色系统GM(1,1)模型VERHULST模型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灰色系统法在岸线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选定岸线前沿水深条件、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域宽度以及岸线后方陆域宽度作为岸线评价的主要指标。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时应用了信息熵理论,随后将灰色系统法引入到岸线评价中,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出6条岸线的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表明岸线与最优岸线越相关,最终得出各岸线与最优岸线的相关性排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岸线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性建议。
陈博陈一梅
复航河流沿岸港区的吞吐量预测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多种方法对复航河流沿岸港区吞吐量发展水平作出预测。近期预测主要采用时间序列法、灰色模型法和修正指数曲线法,对各方法预测结果加权平均得出吞吐量预测值。远期预测时,利用灰色模型曲线和修正指数曲线构造复合曲线获得吞吐量预测值。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吞吐量预测值作出修正。
林强陈一梅
关键词:时间序列
灰色多元回归模型在港口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08年
利用灰色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建立3种灰色多元回归模型:并联型、串联型和嵌入型。将各模型用于上海港吞吐量预测,可得结论:串联模型和嵌入模型是利用灰色理论对多元回归模型的改进,其能弱化原始数据的随机型,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并联型模型本质上是组合模型,能综合多种信息,预测具有非劣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林强陈一梅
关键词:吞吐量预测并联型串联型
一种生态型护岸结构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型护岸结构,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一级护岸、护岸平台和二级护岸;一级护岸为阶梯形,其包括1个以上台级,每个台级的迎水侧设有挡墙,挡墙外侧设有充砂管袋;挡墙上设有通水孔,其下端固定于水下土壤中;护岸平台...
陈一梅马骏朱三宝廖鹏
文献传递
一种内河航道维护疏浚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挖掘融合技术的内河航道维护疏浚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获取疏浚施工、船舶航行安全相关资料,其次用事故因果频数统计方法和python jieba词频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然后采用...
陈一梅孟萍萍王立东程东陈康刘奇黄昊戴越聪郝建新刘义武
文献传递
内河水深遥感的应用被引量:8
2003年
利用陆地卫星TM影像研究闽江竹岐至侯官河段的水深,建立了遥感信息与水深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用最低通航水位时的水域边界裁取研究水域,可消除边界点因水陆信息混合产生的误差,提高遥感水深精度;用两个时相遥感所得的水下地形计算河床冲淤值,进一步削减了由遥感信息源转换成水深信息时的误差,结果与用实测地形资料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能满足河床演变分析和冲淤量计算的要求.
陈一梅张东生罗健
关键词:河床冲淤水深遥感内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