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贞
- 作品数:37 被引量:22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第四鳃裂畸形的走行探讨和治疗经验
- 钟贞赵恩民刘玉和肖水芳
- 先天性第四鳃裂畸形的走行探讨和治疗经验
- 目的对先天性第四鳃裂畸形的走行进行探讨,并提供我们的治疗经验。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的总结自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北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第四鳃裂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为:(1)瘘管开口于梨状窝尖;(2)...
- 钟贞刘玉和赵恩民肖水芳
- 关键词:鳃裂畸形喉返神经先天性
- 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诊治和分类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对第一鳃裂畸形的走行进行总结,并讨论其诊治和分类。方法:回顾性总结24例第一鳃裂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第一鳃裂畸形的走行和相应的诊治方法进行分析,并根据Olsen分类法和Work分类法对患者进行分类。结果:根据Olsen分类法,该组患者可分为囊肿型(4例)、窦道型(13例)和瘘管型(7例)。内瘘口位于外耳道16例,而2例瘘管走行则平行于外耳道及咽鼓管,内瘘口位于鼻咽部的咽鼓管口附近;病变与腮腺关系密切且需解剖面神经1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下颌缘支力弱2例;腮瘘1例,局部加压包扎2周后治愈;外耳道狭窄1例,于术后3个月行外耳道成形术。24例标本都含有鳞状上皮,其中6例有皮肤附属器,14例有软骨。2例通向鼻咽部的瘘管病理检查显示其外侧部分被覆鳞状上皮,内侧部分被覆纤毛柱状上皮。根据Work分类法,9例为一型,13例为二型,2例特殊患者不能用Work分类法进行分类。术后随访12~152个月,平均83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第一鳃裂畸形走行多样。对疑似患者均应检查外耳道有无内瘘口,并行CT等检查以了解病变范围,以免切除不彻底。对于外耳道无内瘘口的患者,应行CT瘘管造影等检查以明确瘘管走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2例特殊病例应属于一种新类型的病变。
- 钟贞赵恩民刘玉和柳平王全桂肖水芳
- 关键词:鳃裂畸形咽鼓管组织学
-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切除术之比较
-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等离子组)为2005年1月至2005年4月于我科做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12名,对照组为同期于我科做常规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12名。...
- 钟贞肖水芳王春燕
-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窝
- 文献传递
- 鳃耳肾谱系疾病2例病例报告
- 2021年
- 1病例资料例1:男,汉族,44 d。主因胎儿期发现双肾小、血肌酐升高43 d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儿科肾脏病房。患儿系G1P1,母亲孕期体健、规律产检,孕38^(+5)周时胎儿超声示双肾小(右肾长径2.3 cm~2.6 cm,左肾长径2.1 cm~2.5 cm)。患儿于母孕39+1周顺产娩出。43 d前查血肌酐为155.2μmol·L^(-1),41 d前复查为191.2μmol·L^(-1)。43 d前泌尿系超声示双肾小(右肾长2.6 cm、左肾长2.1 cm)、双肾多发囊肿。
- 孙留玉钟贞朱颖苏白鸽丁洁王芳
- 关键词:母亲孕期病例报告胎儿超声胎儿期左肾血肌酐升高
- 非综合征性聋分子病因学分析——TMIE基因突变筛查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TMIE基因突变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聋的关系以及TMIE基因突变频率和特性。方法收集中国人群中散发非综合征性聋患者123例、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聋家系先证者62例及部分成员、以及健康对照60例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TMIE基因编码区片段,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筛查TMIE基因突变,经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在两个散发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和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聋家系中先证者TMIE基因编码区PCR产物DHPLC结果异常,但序列检测没有发现TMIE基因编码区的突变,仅分别发现第二内含子区域IVS2-53G>A和第三外显子506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呈杂合状态。其中506A-G单核苷酸多态未见有报道。结论中国人群中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聋患者TMIE基因突变频率较低,不可能是中国人群中非综合征性聋的主要致病基因。
- 刘玉和毕青玲柯肖枚马祎楠钟贞王全桂戚豫肖水芳
- 关键词:遗传性疾病DNA突变分析基因
- 隐蔽性乳突炎诊断和治疗的再认识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和再认识隐蔽性乳突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预防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至2005年2月,经颞骨薄层CT扫描结合手术中所见乳突病变,证实为隐蔽性乳突炎的11例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分析隐蔽性乳突炎的临床特点。结果11例11耳隐蔽性乳突炎,病程2个月至16年。在出现颅内外并发症之前临床症状不典型,包括听力下降8例次,耳钝痛5例次,轻度头痛3例次;颅内外并发症包括面神经麻痹4例次,眩晕1例次,耳后骨膜下脓肿1例次,颅内感染症状2例次。CT显示板障型乳突5例,气化型乳突6例。10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上鼓室开放术(1例),乳突凿开术(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术(7例)以及完壁式乳突根治术(1例)。术中发现乳突腔和鼓窦内肉芽形成,5例乳突腔肉芽包裹脓肿形成,明显骨髓炎和骨质破坏。经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均治愈,未手术的1例死亡。结论隐蔽性乳突炎临床症状不典型,颞骨薄层CT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对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 刘玉和秦永王全桂钟贞王军肖水芳
- 关键词:乳突炎中耳炎
- 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被引量:44
- 2006年
- 目的比较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等离子组患者25例,对照组14例。等离子组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连接45号刀头,行下鼻甲前、后部中隔侧的4~6通道消融。对照组用吸切钻自前向后切割下鼻甲肥厚黏膜,术后需填塞止血2日。术后患者对疼痛和鼻堵程度采用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由医师对每侧下鼻甲进行评分,由患者评估鼻堵程度和频度。结果等离子组术中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和鼻堵程度较轻。术后1个月等离子组和对照组的鼻堵程度、鼻堵频度和下鼻甲体积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二者改善的程度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两种术式均疗效稳定且等离子组鼻堵频度进一步改善。术后6个月两种术式疗效依然稳定。结论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痛苦小;术后1个月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患者主观症状进一步改善;术后6个月内疗效均稳定且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疗效相当。
- 钟贞肖水芳王惠丽王桂香
- 关键词:等离子鼻甲消融
- 腺相关病毒转导EC-SOD对耳蜗药物性损害的保护作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作为载体,介导分泌型超氧化物歧化酶(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EC-SOD)基因,转染耳蜗细胞后对卡那霉素致大鼠耳蜗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AAV8血清型载体,携载绿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或EC-SOD基因,体外感染细胞,蛋白电泳检测EC-SOD的表达;将AAV8-EGFP和AAV8-EC-SOD分别微注射到卡那霉素耳聋模型大鼠耳蜗内,检测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变化,生化法检测耳蜗外淋巴液EC-SOD酶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C-SOD蛋白在耳蜗细胞内的表达,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的数量。结果AAV8转导的绿荧光蛋白可在耳蜗内毛细胞、螺旋韧带细胞、内沟细胞等多种细胞内表达。体外蛋白电泳检测EC-SOD在细胞培养液中存在单体、二聚体、四聚体等;在AAV8-EC-SOD组注射载体的耳蜗外淋巴液中EC-SOD酶活性明显高于AAV8-EGFP组,转导的EC-SOD在耳蜗内的表达分布与绿荧光蛋白的表达相似。在卡那霉素耳聋模型鼠中,AAV8-EC-SOD组的ABR反应阈值变化比AAV8-EGFP组明显小,AAV8-EC-SOD组的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比AAV8-EGFP组的存活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AAV8型载体可转染耳蜗内多种细胞,AAV8型转导的EC-SOD可以拮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耳蜗的损害。
- 刘玉和柯肖枚钟贞
-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中、重度OSAHS
- 目的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外科治疗,临床上已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和激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等,患者术后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进食、饮水及睡眠。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轻症OSAHS多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对中、重度OS...
- 肖水芳钟贞王桂香刘玉和
- 关键词:OSAHS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文献传递